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08 19:10
空氣中充滿了一種幾乎可以感受到的能量。每個風險投資家的收件箱里都擠滿了推介,每次科技會議都有一個龐大的人工智能展館,而股市儘管最近出現了不安,但似乎正在屏住呼吸,期待着下一次量子飛躍。不可否認,我們正處於人工智能熱潮之中。
周復一周,我們看到人工智能領域的大規模投資:
截至8月15日,人工智能相關公司已融資1180億美元,高於2024年全年的1080億美元。
資料來源:Crunchbase
僅在2025年第二季度,人工智能初創公司就籌集了1015億美元的總資金中超過500億美元,而非人工智能資金跌至7年來的最低點。
資料來源:奧利維爾·哈提布
隨着人工智能公司獲得前所未有的資金和市場估值飆升至極高的高度,問題出現了:我們是否正在目睹另一個註定要破裂的投機泡沫,或者人工智能革命是否代表了一種根本不同的經濟現象?
歷史是在重演,還是這次真的不同?我們是否正在衝向另一場陡峭的崩潰,還是正在目睹根本性技術變革的曙光,這場變革將為子孫后代重新定義行業和社會?這項廣泛的分析將明確地認為,今天的人工智能繁榮與歷史上的互聯網泡沫破滅有根本不同。
要了解人工智能熱潮的獨特性,首先必須重新審視互聯網泡沫的性質和后果。
1995年至2000年間,互聯網公司估值經歷了爆炸式增長,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從1,000點以下上漲至5,000點以上。這一時期充滿了大規模的猜測,投資者將資金投入到通常只有「. com」后綴和模糊商業計劃的公司。
當時,1996年之后成立的網絡公司中,只有48%在2004年底仍在運營。2000年初后的三年內,至少有4,854家互聯網公司被收購或關閉。
資料來源:Andre Bourque人工智能生成
互聯網泡沫的特點是:
這次逮捕是殘酷的。公司一夜之間消失了,投資者投資組合大幅減少,「網絡公司」一詞成為投機愚蠢的代名詞。
雖然炒作存在,而且在任何新興市場中投機因素都是不可否認的,但今天人工智能熱潮的DNA與昨天的互聯網熱潮明顯不同。許多因素都參與了這一點。
Dot-Com時代:20世紀90年代末的互聯網仍處於起步階段。寬帶普及率很低,大多數用户通過撥號調制解調器連接。支持雄心勃勃的在線業務所需的基礎設施根本不存在規模。
人工智能時代:當今的人工智能熱潮建立在數十年的研發、強大的雲計算基礎設施和海量數據集的基礎上。英偉達等公司花了數年時間開發支持現代人工智能應用的專業硬件,而云提供商則構建了訓練大型模型所需的分佈式計算系統。
與90年代末的投機性互聯網公司不同,當今領先的人工智能公司正在成熟的數字基礎設施和成熟的計算方法的支持下開發技術
網絡時代:許多網絡公司遵循「不惜一切代價增長」的原則,將用户獲取置於可持續收入模式之上。臭名昭著的「眼球重於盈利」方法導致公司估值巨大,但卻沒有明確的盈利途徑。
人工智能時代:雖然一些人工智能初創公司尚未盈利,但許多領先的人工智能公司已經展示了清晰的商業應用和收入來源。OpenAI的ChatGPT在推出五天內就獲得了100萬用户,並迅速建立了訂閲模式。Palantir和Databricks等公司的企業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已經從財富500強客户那里產生了可觀的收入。
當今的人工智能公司在其生命周期的早期就展示了貨幣化潛力,企業採用甚至推動了新興參與者的收入增長。
網絡時代:傳統企業採用互聯網技術進展緩慢,通常將其在線業務視為實驗性副業項目,而不是核心業務功能。
人工智能時代:各行各業的大企業都在迅速將人工智能融入其核心業務。從使用人工智能進行藥物發現的醫療保健巨頭到實施人工智能進行風險評估的金融機構,該技術正在融入現有的業務流程中,而不是並行存在。
企業人工智能的採用速度代表了與互聯網時代的根本區別。公司不僅在嘗試人工智能,還在圍繞人工智能重組業務。
資料來源:Andre Bourque人工智能生成
網絡時代:互聯網泡沫的特點是散户投資者的狂熱,日間交易員和個人投資者推動了大部分市場投機。首次公開募股(IPO)急於上市,以利用投資者的熱情。
人工智能時代:雖然散户對人工智能股票肯定感興趣,但對人工智能的大部分投資來自成熟的風險投資公司、私募股權和企業戰略投資。許多領先的人工智能公司保持私有化的時間更長,在考慮公開市場之前建立了堅實的技術和業務基礎。
儘管互聯網泡沫存在過度行為,但它確實為真正的經濟轉型奠定了基礎。然而,互聯網採用帶來的生產力提高花了數年時間纔在經濟數據中體現出來。
人工智能對生產力的影響已經被證明是更加直接和可衡量的。人工智能可以在未來十年內將全球經濟產出提高高達15%。這種生產力的提高來自人工智能自動化複雜認知任務、優化流程和增強幾乎所有行業的人類能力的能力,包括:
互聯網最終創造的就業機會多於它取代的就業機會,但這種轉變需要時間並造成了重大破壞。短期內,人工智能對勞動力市場的影響可能更加複雜,並且可能更具破壞性。雖然人工智能將創造新的工作類別並增強許多現有角色,但到2030年,它還可以加速整個經濟中約30%工作活動的自動化。這表明勞動力市場的轉型比互聯網革命期間更顯着、更快。
互聯網泡沫的特點是天文數字的市淨率和儘管收入微薄但估值仍高達數十億美元的公司。雖然一些人工智能公司相對於當前收入的估值很高,但也存在重要的區別。
雖然人工智能市場的某些領域表現出泡沫估值,但基本業務基本面總體上比我們在互聯網時代看到的要強。公司的價值不僅取決於潛力,還取決於所展示的能力和採用指標。
互聯網時代是在一個相對不受監管的環境中運行的,互聯網公司的商業行為或投資者保護幾乎沒有護欄。人工智能格局正在一個更加成熟的監管框架內發展,人們越來越關注以下方面:
圍繞人工智能的監管環境代表了一種穩定力量,而這種力量在互聯網繁榮期間基本上不存在。這種監督可能有助於防止最具投機性的過度行為,同時仍然允許創新。
資料來源:Andre Bourque人工智能生成
也許今天的人工智能繁榮和互聯網泡沫之間最重要的區別在於,投資者、企業家和政策制定者正在有意識地應用早期的經驗教訓:
互聯網崩盤的集體記憶創造了一種更加嚴格的方法來建設和投資人工智能公司。這種歷史視角可能有助於該行業避免重複過去最具破壞性的模式。
儘管存在這些差異,人工智能的繁榮並非沒有重大風險:
人工智能技術,尤其是生成性人工智能,面臨着包括幻覺(生成虛假信息)、高計算成本和推理能力限制在內的挑戰。如果進展停滯,公眾對人工智能能力的認知與實際技術限制之間的差距可能會導致「幻滅谷」。
尖端人工智能開發所需的巨大計算資源已將權力集中在少數大型科技公司和資金充足的初創公司手中。這種集中可能會限制創新並創造贏家通吃的動態,最終損害更廣泛的生態系統。
與相對開放的互聯網技術發展不同,人工智能的進步越來越多地從國家安全的角度來看待,各國實施出口管制和投資限制。這些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可能會分裂人工智能市場並限制其經濟潛力。
雖然人工智能繁榮和互聯網泡沫之間的表面比較很誘人,但技術成熟度、商業模式、採用模式和市場動態方面的根本差異表明,我們正在目睹一種獨特的經濟現象,而不是簡單的歷史重複。
人工智能革命代表了一場更深刻的變革性技術變革,它建立在已建立的數字基礎設施的基礎上,並解決了人類認知工作的更基本的方面。它與現有業務流程和行業的整合為可持續增長提供了比許多互聯網企業更堅實的基礎。
這並不意味着人工智能行業不會受到市場調整的影響,也不意味着所有人工智能公司都會受到影響--事實上,不太可行的參與者的淘汰幾乎是不可避免的。然而,人工智能繁榮的潛在技術和經濟基礎似乎比支撐互聯網泡沫的基礎要強大得多。
資料來源:Andre Bourque人工智能生成
對於投資者來説,謹慎仍然是最重要的。盡職調查、關注基本面和長期視角至關重要。然而,將整個人工智能現象視為「另一個互聯網泡沫」將是一個深刻的誤判,類似於將早期的互聯網或個人計算視為純粹的時尚。
當前的人工智能浪潮不僅僅是讓現有的任務更有效率;它是關於實現全新的能力,培育新的行業,並從根本上改變我們與技術和周圍世界的互動方式。從加速科學發現到徹底改變創造力和自動化複雜決策,人工智能有望成為21世紀的決定性技術力量。
我們不僅僅見證了繁榮;我們正在參與深刻的技術演變。由人工智能驅動的未來不僅僅到來;它正在我們眼前一片一片地建造。與互聯網泡沫破滅不同的是,這一次的基礎要堅實得多,影響也要深刻得多。
由Andre Bourque人工智能生成的專題圖像
Beninga免責聲明:本文來自無薪外部撰稿人。它不代表Benzinga的報告,也沒有對內容或準確性進行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