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AI原生應用收入超200%增長 萬興科技跑步進入AI增長周期

2025-09-08 09:23

當全球科技巨頭紛紛押注AI、爭奪下一代技術制高點時,一家深耕數字創意軟件領域的上市公司,正憑藉清晰的AI商業化路徑走入聚光燈下。

近期,AIGC軟件A股上市公司萬興科技(300624.SZ)發佈2025年中期財報,上半年實現總營收7.6億元,同比增長7.77%。

其中,移動端收入同比增100%;AI原生應用實現收入超6000萬元,付費用户數和收入同比增速均達兩倍,佔公司軟件業務總體收入超過8%,初具規模且增長迅猛。

隨着AI大模型技術逐步成熟,AI正在從技術概念加速走向產業落地。從自研音視頻大模型的迭代、全球多模型能力的整合,到AIGC視頻創作平臺與AI Agent產品的推出,萬興科技正在系統性地構建AI時代的技術-產品-商業化閉環,而在政策與市場的雙輪驅動之下,其全球化佈局和產品矩陣正迎來新的爆發周期。

雙模驅動產品創新,構築增長「護城河」

2025年上半年,全球AI產業迎來關鍵拐點。CB Insights《2025年Q2全球人工智能報告》指出,AI已經從「狂飆」進入「深耕」階段,標誌着行業進入新一輪發展周期。隨之而來的是產業鏈價值分佈的重構,價值中心正快速從底層(算力基礎設施提供商)到提供通用技術能力的中層(平臺型AI企業),最后向上層(各垂直行業的應用服務商)遷移。

長期來看,能夠將AI技術與行業Know-How深度結合的廠商,將釋放AI商業化的最大潛力。Gartner《2025中國AI趨勢》報告指出,中國企業在AI基礎設施建設上普遍採用「自建策略」,目的是爲了在關鍵環節掌握核心技術,佔據戰略主動地位。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中國已發佈的大模型數據達1509個,在全球已發佈的3755個大模型中數量居首位。

萬興科技積極順應趨勢,採取了「內部自主研發+外部博採衆長」的「雙模驅動」策略,走出了一條務實且高效的AI能力建設路徑。

今年上半年,萬興科技推出萬興天幕音視頻多媒體大模型2.0,基於華為雲盤古多模態大模型進行迭代優化。依託百億級數據沉澱,垂類原子能力得到全面躍升,相比1.0版本性能平均提升約90%,在多層次立體音效生成、首尾幀智能補齊過渡等方面業界領先。

據瞭解,萬興天幕2.0基模Pangu-T2V在SuperCLUE7月榜單中居國內Top4,綜合評分超越OpenAI的Sora。

此外,萬興科技還完成了OpenAI、谷歌、Deepseek等一批外部廠商優質大模型最新能力的接入。

「雙模驅動」策略的成果,直接體現在萬興科技快速迭代和創新的產品矩陣中。

基於萬興天幕2.0,萬興科技持續推出AIGC新品擴充產品矩陣。近期,萬興科技開放AIGC視頻創作平臺萬興天幕創作廣場,以及移動端AIGC視頻創作工具萬興天幕AI App,面向創作者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創作者可實現視頻生成(文生視頻/圖生視頻/視頻續寫等)、圖片生成(文生圖/局部重繪/參考圖生圖等)、音頻生成(文生音樂/文生音效/文生語音/視頻配樂等)等多樣化的創作需求。

此外,萬興科技近期還發布了旗下首款AI Agent產品萬興超媒Agent,進一步擴充AI原生應用,強化AI音視頻一站式解決方案的能力。

不難發現,萬興科技在AI商業化路徑中逐漸形成了一項關鍵差異化優勢——圍繞音視頻創意生產流程構建一站式服務能力,併成為響應用户複雜需求、提升產品粘性的重要支撐。

「雙模驅動」背后,萬興科技近年來持續加大研發投入。2025上半年,其研發投入持續增加11.66%,達到2.33億元,在AI技術快速迭代、行業格局未定的背景下,這種「以投入換時間、以技術換空間」的策略,反映出萬興科技的「長期主義」發展策略,以換取更堅實的技術底座與中長期商業化優勢的決心。

從長遠視角看,AI絕不是某一領域的爆發,而是在多個場景釋放想象空間,萬興科技所推進的矩陣式產品創新與用户體驗深化,有助於其在音視頻這一垂直領域,構建多點觸達與生態聯動能力。

全產品「AI化」,萬興科技跑步進入AI增長周期

更值得關注的是,萬興科技加速推進產品全線「AI化」與用户真正鏈接,形成新的增長空間。業績表現層面,其多線產品的AI賦能正在加速形成收入貢獻,並展現出清晰的增長軌跡。

從存量產品來看,視頻創意板塊表現尤為亮眼。萬興喵影/Wondershare Filmora上線AI靈感成片等20多項創新功能,產品內AI積分收入同比大幅增長,其桌面端AI功能滲透率超過40%;移動端產品收入同比增長超100%,佔比超過20%。萬興優轉/Wondershare UniConverter產品內AI積分收入環比持續增長,同樣貢獻了約6%的產品收入。

在繪圖創意領域,萬興圖示/Wondershare EdrawMax通過AI生成PPT、AI圖示底座能力等功能升級,顯著提升用户體驗,整體AI功能次日留存率提升6個百分點。

文檔創意方面,萬興PDF/Wondershare PDFelement產品內AI收入同比超過翻倍增長。

創新產品同樣展現出強勁勢頭。AI人像圖像產品Wondershare SelfyzAI單月付費用户率創新高,收入環比高速增長,AI商業化價值潛力持續釋放。

可以看到,AI賦能公司各產品條線進一步形成差異化的競爭力,並且AI也滲透到移動端產品。這種全面AI化的產品矩陣,有效降低了企業與個人用戶的使用門檻,提升了創作效率,在擴大用户基礎的同時,也進一步推高了用户粘性與付費意願,形成「產品體驗優化—用户活躍與留存提升—收入持續增長」的正向循環。

強有力的數據提供了佐證:上半年,萬興科技AI服務器累計調用量已超過5億次,同比增幅逾200%,反映出用户對AI功能的接受度和使用頻次正在迅猛提升。高頻次的調用不僅意味着產品AI化策略取得實際成效,也為后續模型效果優化、功能場景拓展奠定了紮實的數據基礎。

總體上來看,收入結構中AI貢獻佔比的提升、用户相關數據的大幅增長,均表明其AI轉型已逐漸探索出一條較為清晰的商業化路徑,其長期價值值得重估。

政策市場雙重利好,商業價值釋放前景可觀

從政策來看,近期關於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等明確表示,到2027年,實現人工智能與六大重點領域廣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終端、智能體等應用普及率超70%。十年后,我國全面步入智能經濟和智能社會發展新階段。

這一政策導向不僅為AI產業鋪設了快速發展的軌道,也為像萬興科技這樣專注應用落地的企業提供了堅實的政策支撐。

從市場需求看,當前,數字創意與人工智能加速融合,AI應用正迎來爆發期。據Bloomberg數據,2032年生成式AI市場規模有望達1.8萬億美元以上,全球AI Agent市場規模2033年有望突破1391億美元。

全球AI領域龍頭的發展態勢或可提供參考。比如OpenAI將陸續發佈新的Agent產品,提供不同價格的會員服務,面向「高收入知識工作者」的價格為每月2000美元,面向博士級研究的價格為每月20000美元。OpenAI預計,到2029年,Agent收入將達290億美元,佔收入比例近25%。

此外,UI設計龍頭Figma,也通過AI驅動公司收入、用户數的提升。2023年,Figma各季度收入環比均在10%附近,在2024年6月首次發佈AI功能后,得益於付費用户驅動,24年二季度、三季度提升至13%和12%,24年全年收入同比增長48%。25年Figma小幅上調旗艦會員價格,收入有望實現量價齊升。

對比這些全球標杆,萬興科技已經展現出類似的增長特質:AI原生應用收入同比增長超2倍,移動端收入實現翻倍增長,可以預見其后續AI商業化進度有望「小步快跑」。

總的來説,AI商業化將屬於那些能夠平衡技術創新與商業回報的企業。萬興科技以AI驅動產品創新,並積極推動AI商業化,在AI賽道中形成優勢卡位,有望釋放更大的商業價值。

長遠來看,AI技術的發展仍處於高速上升期,遠未觸及極限,AI賽道藴含的數萬億商業價值也僅僅處於早期釋放階段。對於在AI賽道中逐步找準自身定位、漸入佳境的萬興科技而言,其價值重估之路纔剛剛拉開帷幕。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