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05 22:58
來源:Tech星球
文 | 林京
封面來源 | 豆包AI
卡牌行業迎來今年最大一筆投資。近日,閃魂宣佈完成數億元融資,由高瓴創投領投,高榕創投、凱輝基金跟投。比起企業本身知名度,閃魂背后的兩位創始人——卡遊前高管盛川和撲克牌生產商「姚記科技」董事長姚朔斌,更為圈內熟知。
沉寂已有的新消費賽道上,潮玩正在成為資本關注的新方向。
一方面,行業掀起併購熱潮,多以上市公司收購初創企業為主。很多短時間內密集出現在各大商場快閃店、社交平臺上的潮玩品牌,都離不開背后資本的加持。譬如,量子之歌收購了潮玩企業Letsvan,后者旗下IP「wakuku」正在是正在復刻Labubu的爆火路徑。
另一方面,投資機構也在關注卡牌、盲盒等細分賽道。包括52TOYS、TOPTOY、集卡社等在內的企業,都在今年迎來新的融資。
泡泡瑪特市值飆升時,其背后的投資機構蜂巧資本「清倉式」套現22億離場,曾受到頗多關注。如今,資本還有機會押注出下一個幾千億市值的潮玩企業嗎?
從已披露的投資來看,一類是以衝擊上市的企業為主,包括已經遞交招股書的52TOYS和屢次陷入上市傳聞的名創優品旗下潮玩品牌TOPTOY,前者獲得了萬達電影等投資約1.44億元,后者則是收穫來自淡馬錫領投的戰略融資,投后估值約100億港元。
另一類則是押注下一個潛力企業。過去,盲盒、卡牌、積木賽道,都已誕生出代表性的上市企業,分別是泡泡瑪特、卡遊和布魯可,前兩者的年營收已經是百億級規模。
知名投資機構的入局,讓潮玩賽道更加受到關注。其中,高瓴投資的企業「閃魂」,與卡遊經營模式相似,主要是各類卡牌產品,不同的是,閃魂主要和騰訊、網易、米哈遊等企業的遊戲IP合作為主。
外界普遍認為,投資機構在押注下一個「卡遊」。據一位閃魂前員工向Tech星球透露,「第五人格」佔據閃魂大部分營收,與其他卡牌企業類似,閃魂對單一IP的依賴度高,也是以授權IP為主。相比於卡遊,主要面向成年消費羣體。
最近被傳融資的另一家盲盒類潮玩企業是「TNTSPACE」,其市場規模,一個可以參考的指標是,此前在52TOYS遞交的招股書中,援引灼識諮詢報告顯示,按照GMV計算,在中國IP玩具公司里,其在泡泡瑪特、布魯可、52TOYS之后,排名第四。
業內人士向Tech星球透露,「TNTSPACE」最近剛剛完成新一輪融資,有頭部投資機構參與其中。
一級市場不斷傳出潮玩投資熱的同時,潮玩行業也正掀起新一輪併購熱潮。且很多上市企業皆是跨界而來,在主營業務遭遇挑戰,潮玩一時間成了「救命稻草」,讓其股價在短時間內迎來暴漲。
以成人教育業務為主的量子之歌,在今年3月收購wakuku母公司Letsvan之后,股價逆市暴漲140%。與此同時,作為wakuku營銷的主要推手,受綁定的潮玩IP影響,樂華娛樂在二級市場的市值也不斷飆升,股價在今年6月一度漲400%。
"B.Duck IP」運營公司港股上市企業小黃鴨德盈,則在發佈2025年中期業績的同時,選擇收購潮玩企業HIDDEN WOOO。
HIDDEN WOOO創始人告訴Tech星球,整個併購籌劃在投資之初已有妥善的安排,因此併購過程比較順利。小黃鴨德盈本身就是股東,雙方發力點比較契合,對HIDDEN WOOO而言,主要能獲得更充裕的資金去進行海外等業務拓展。
無論是一級市場投資,還是併購熱潮,潮玩行業正在加速整合,未來「二八效應」只會更加明顯。
資本押注下一個千億市值潮玩企業
受今年Labubu爆火影響,泡泡瑪特市值曾一度飆升至3000多億。在最新發布的2025年度半年報里,泡泡瑪特上半年營收138.8億元,同比增長204.4%。經調整淨利潤47.1億元,同比增長362.8%。
從各個IP賺錢能力來看,其IP矩陣里,有5個IP營收破10億,13個IP營收破億。
投資人自然都希望投出下一個千億市值的潮玩企業。從當下市場格局來看,以52TOYS招股書援引灼識諮詢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前四大中國IP玩具公司GMV分別為87.2億、43億、9.3億和9億,市場份額分別為11.5%、5.7%、1.2%、1.2%。
在市場份額存在一定差距之下,投資人還能投出下一個千億市值潮玩企業嗎?
事實上,在這一輪融資熱潮之前,比起潮玩賽道今年在C端消費市場的熱鬧,很長一段時間里,一級市場的潮玩投資案例並不算密集、激進。
一位消費投資人向Tech星球坦言,因為擁有自有IP和銷售渠道的潮玩企業非常少,大部分潮玩企業,或者是授權IP為主,或者是依賴單一IP在短時間內的爆火。大部分原創IP都需要跨過「缺乏內容支撐」的短板,能否爆火受太多偶然因素影響,且無法判斷IP熱度的長久性,企業持續打爆款的挑戰和難度都很大,這幾乎是懸在各個潮玩企業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眼下,多個潮玩企業選擇學習、甚至復刻Labubu的路徑。譬如,今年被眾多明星掛在包上的「wakuku」,背后操盤手之一是樂華娛樂。今年4月,在Labubu爆火的同一時間節點上,樂華娛樂創始人杜華的個人社交平臺,上開始密集發佈「wakuku」,她不僅將其送給多位明星,還作為禮物贈予了足球明星貝克漢姆。
從明星帶貨到打造IP專屬歌曲,以及相似的精靈形象設計,以wakuku為代表,依賴背后的資本,潮玩品牌們批量通過明星、網紅KOL進行帶貨,短期內進行造勢,幾乎形成行業新的運營公式。
除了押注下一個泡泡瑪特,一位正在看卡牌賽道的消費投資人向Tech星球表示,比起盲盒,卡牌的優勢是玩法更加豐富,遊戲性和互動性更強。比如,集換式的TCG遊戲(類似「萬智牌」),或者拼圖式(比如「大英博物館」系列卡牌),或者稀缺性(比如「球星卡」)等等,遊戲性和互動性更強,考驗的是企業「拿IP能力+運營能力+渠道能力」,在他看來,卡遊所在的卡牌賽道,企業有更多彎道超車的機會。
相比於純財務投資,資本對於潮玩企業的投資更偏向於CVC投資,一位潮玩從業者對Tech星球如此説道。比如,擁有各類影視IP的萬達影業本身就在發力谷子經濟,52TOYS可以進行內容補充。根據萬達影業披露數據,其戰略投資52TOYS已在萬達影城合作開設175家合作專營店。
同樣,在今年6月,卡牌企業「集卡社」背后母公司傑森娛樂集團,則是獲得了擁有影視文旅資源的橫店資本的戰略投資。
搶佔市場,血拼豪賭未來
在潮玩熱潮之下,從生產、設計研發到銷售渠道,整個上下游產業鏈也同步受到關注。
擁有影視、遊戲、小説等IP資源的企業,具有下場做潮玩的先發優勢,但在IP設計、生產方面有短板,通常會投資上下游企業,進行產業鏈完善。以閲文集團為例,今年6月參與毛絨潮玩品牌「超級元氣工廠」的戰略投資,助力其在當下火熱的毛絨潮玩品類上的設計和研發。
但作為潮玩企業線下主要售賣渠道,九木雜物社、酷樂潮玩以及The Green Party等潮流集合店,則是另一番景象,也鮮少再有融資消息傳來。
根據「九木雜物社」背后的文具企業晨光股份發佈的2024年財報,「九木雜物社」實現營業收入14.06億元,同比增長13%,但淨利潤虧損1244萬元。
「九木雜物社」加盟商告訴Tech星球,目前已有的加盟商都已經放棄再新開門店。
一位潮玩集合店的員工向Tech星球表示,單個潮玩品牌爆火會一定程度提升潮玩集合店業績增長,但真正受益的是工廠和版權方。以今年爆火的《哪吒》電影為例,對門店來説是流量,而不是業績。銷量高的IP,主動權在供應商,而不是渠道商,不僅拿貨價更高,且熱度最高的時候,能否拿到貨都是問題。
潮玩集合店也可以自己下場做原創IP,但是屬於產品向IP,上述員工表示,以他所在的品牌為例,自研的IP年銷售額也可以達上億元,其特徵是利用門店用户消費數據推出產品,短時間內榨取最高的商業價值,但不會成為爆品,也不會長久。真正的內容IP,是需要有內容、有形象、有個性。
除此之外,即使是面向年輕人的潮玩品類,但集合店所面臨的的共同難題也難以破除。這些讓用户眼花繚亂的門店,通常有5000余個SKU,上述員工介紹,以門店100萬元營業額為例,至少有50萬元的貨品成本,按照產品全部賣完的理想情況計算,去掉倉儲、運營等成本,大約能賺30萬。
據上述員工透露,實際在日常經營中,通常是100萬元營業額,需要運營好70萬左右的成本,最終賺5萬~10萬。
目前以酷樂潮玩為代表的企業,通過加盟/直營模式,在一二線城市的商圈里皆已經達到300余家門店規模。據上述員工透露,因為加盟門店由總部代運營,這個行業的加盟擴張企業並不是爲了賺錢,而是搶佔市場份額。
無論是一張卡片撬動數億融資、上市企業跨界「吞併」,還是企業血拼擴張,潮玩行業繁榮背后,各方的廝殺只會變得更加激烈。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