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高盛:人人都在談論AI,但目前AI仍難與公司利潤直接掛鉤

2025-09-05 20:10

人工智能已成為美國企業界最熱門的流行語,但其帶來的收益尚未顯現,這是華爾街大行高盛給出的最新觀點。

高盛分析師在周四(9月4日)的一份報告中寫道,在第二季度,標準普爾500指數成分股公司中有58%在財報電話會議上提及了人工智能。

報告稱,這些企業大力宣傳了其在客户支持、軟件編程和市場營銷方面的新的人工智能工具,但是目前能夠量化人工智能對盈利影響的公司所佔比例仍然有限。也就意味着,目前幾乎沒有公司能夠將人工智能與利潤直接掛鉤。

這與麥肯錫的一項調查結果相呼應,該調查顯示,超過80%的公司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並未對他們的利潤產生實質性影響。

股市依舊狂熱

不過,這並未減緩市場人士對人工智能的熱衷程度,這同樣體現在股市表現上。

根據高盛的分析,那些受人工智能影響的公司股票今年已上漲了17%,而去年則大幅上漲了32%。

高盛的分析師表示,目前標準普爾500指數的交易價格已達到有史以來的最高水平。

人工智能交易的四個階段

此外,爲了弄清楚市場現狀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高盛將人工智能交易劃分成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由英偉達主導的,該公司是為人工智能模型提供動力的主要芯片製造商。

第二階段,即目前市場所處的階段,由超大型科技企業主導,包括了亞馬遜、微軟、谷歌、Meta和甲骨文。預計到2025年,它們將在資本項目上的投入總計將達到3680億美元,高於2024年的2390億美元和2023年的1540億美元。

第三階段是企業將人工智能技術融入產品以促進銷售的過程。這一階段更為複雜,一些投資者擔心人工智能可能會擠佔SaaS(軟件即服務)公司的市場份額,並影響其利潤率,同時降低新競爭對手進入市場的門檻,從而對其造成不利影響。這也就意味着,SaaS公司自身也要繼續推出具備人工智能功能的產品以不斷推進發展。

第四階段則是人們期待已久的生產力大幅增長期。不過后兩個階段仍存在不確定性,主要風險在於,炒作可能會遠遠超出現實情況。

目前,高盛表示,美國在人工智能應用方面仍處於「初期階段」,僅在大型企業以及信息和金融等行業,人工智能的應用程度較高。

高盛還警告稱,如果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回落到2022年的水平,這將使2026年的銷售預測減少1萬億美元,並使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市值減少15%至20%。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