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05 14:51
8月29日,由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下稱「糧農組織」)、浙江大學和拼多多共同舉辦,農業農村部對外經濟合作中心、杭州市濱江區人民政府支持的「2025 年全球農創客大賽」決賽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
經過近三小時線下路演環節的激烈比拼,最終,坦桑尼亞SafeSip團隊憑藉其設計的禽業安全用水創新方案,一舉斬獲大賽金獎;中國「豬羣實時守護戰團隊」研發的AI養豬方案,以其完善的產品設計和成熟的商業模式拿下銀獎;美國PlanPulse Patch團隊瞄準温室番茄等高附加價值作物,設計的植物生長預警監測方案獲得銅獎。
全球農創客大賽是糧農組織與浙江大學共同發起創立的面向全球青年的農業科創活動,如今已經成長為糧農組織系統的旗艦項目,旨在匯聚全球青年力量,鼓勵青年以數字技術和創新推動農業與糧食體系可持續發展。自2020年創辦以來,該賽事已成功舉辦五屆,拼多多也連續五年投入支持並參與其中。
本屆大賽規模空前,共吸引全球97個國家的519份數字農業解決方案報名參賽,項目申請數量和覆蓋範圍均創歷史新高。通過線上初選,來自肯尼亞、烏干達、坦桑尼亞、中國、泰國、哥倫比亞、匈牙利和美國的9個青年主導創新解決方案成功晉級決賽。決賽前三名會獲得由拼多多資助的「項目推進種子資金」,其中金銀獎團隊的負責人,還將受邀參加在羅馬舉行的2025年糧農組織科學與創新論壇,在世界舞臺上展示其農業科創成果。
「當前,氣候變暖、資源減少等挑戰威脅着數百萬小農户和農村社區的生計,而青年主導的創新方案正是破解這些難題的關鍵。」糧農組織創新辦公室主任馬文森表示,糧農組織未來將繼續與浙江大學、拼多多等夥伴深度合作,推動創新方案從地方試點走向全球落地,助力實現「提升氣候韌性、供應鏈效率和營養安全」的目標。
「青年、農業、創新」成大賽最鮮明底色
探索數字新興技術與傳統農業的深度融合,不僅是本屆大賽的核心議題,也受到全球青年創業者和農業研究者的廣泛關注。
獲得本屆大賽金獎的SafeSip團隊聚焦坦桑尼亞、肯尼亞、烏干達、盧旺達、布隆迪、南蘇丹、埃塞俄比亞等七國的禽類飲水安全問題,推出了「五級仿生超濾系統+太陽能IoT監測+分級訂閲」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在這片水生病原體致家禽死亡率高達58%的區域,小農户只要想檢測水中病原體含量或是淨化家禽用水,可以插卡接入數字系統,「即用即付」。試點階段,使用該方案的家禽傳染病下降67%、死亡率降低58%。
爲了讓更多小農户用上這套方案,團隊採用了更環保、經濟的太陽能物聯網技術,在不通電的情況下,系統亦可實時監測、提前預警。據團隊負責人Faith Sebastian Kuya介紹,該方案月訂購價僅6美元,小農户使用4.5個月就能回本。
SafeSip團隊以精準的家禽飲水衞生解決方案,重新定義了東非禽業的韌性,將本屆大賽金獎收入囊中。在這個只有6名成員、年齡在25-35歲之間的團隊看來,得獎是一份意外的驚喜。頒獎典禮現場,Faith Sebastian Kuya激動落淚,「能闖進決賽已經非常意外,我們完全沒想到還能拿金獎,這簡直是個奇蹟!給了我們團隊巨大的信心和鼓勵。」
取得本屆大賽銀獎的中國豬羣實時守護戰團隊,整體更加年輕態。全部10名隊員,平均年齡不到30歲,用隊長胡義勇的話説,「我們是敢用少年大將軍。」
自2022年12月組建以來,團隊收集、處理20多萬條豬養殖數據后,系統已經可以實現「聽聲辨病」,通過豬的深咳、淺咳、乾咳等聲音,判斷豬的健康狀況,可提前7天預警豬呼吸道疾病。
除了聽聲辨病,團隊還開發出一套24小時不間斷AI視覺識別與多傳感器融合的智能裝備,用以替代傳統人工巡檢,實時捕捉豬隻體温、採食、運動等細微變化,及時識別發熱、咳嗽等異常並推送預警,實現「早發現、早干預」。智能化技術的應用,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也提高了勞動效率,目前在育肥階段,1名飼養員一年可以飼養1萬頭豬。胡義勇表示,「我們期望通過我們的技術,讓養豬工人能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在更自由的環境中工作,受人尊重。」
來自美國的PlantPulse Patch團隊同樣將研究聚焦在了農業生產領域,為封閉環境中的高附加值作物提供「植物級早期預警系統」。團隊將納米材料 VOC 傳感器貼在葉片附近,實時捕捉植物在染病前釋放的極微量氣體,並結合AI模型在症狀出現前2-3天發出警報,從而幫助降低病蟲害。
據悉,系統可實現無創、連續監測,填補了現有環境傳感器與滯后 PCR 檢測之間的空白,預計可將病害損失降低50%,全球年損失減少超1000億美元。首批產品將服務 CEA 番茄温室,后續擴展至其他温室作物及露地栽培,並通過低成本版本惠及資源受限的小農户。
「本屆大賽評委意見高度一致,我們一直在尋找兼具創新性和包容性的項目,真正做到讓更多地區的小農户受益。」本屆大賽評委、籌備小組負責人、浙江大學食物經濟與農商管理研究所所長衞龍寶在點評賽事時表示,「SafeSip團隊從方案設計理念到監測處理技術都令人耳目一新,在服務對象上體現出更大的包容性,因此榮獲金獎。銀獎和銅獎方案則在商業模式上更為成熟,我們也期待優秀方案能儘快落地,走向更廣泛的應用。」
除獲獎方案外,其他隊伍的方案也聚焦以新興科技賦能傳統農業,為全球農業與糧食體系可持續發展提供創新解決方案。例如,匈牙利團隊藉助高空智能氣球監測系統,實現對農田灌溉、病蟲害及野生動物侵害等情況的低成本實時觀測;烏干達團隊充分利用太陽能技術,有效支持農田灌溉及冷鏈倉儲運營;泰國團隊則結合衞星遙感與人工智能技術,實現對秸稈焚燒風險的精準預測與預警。
拼多多持續加碼農研「最初一公里」
「本屆大賽在賽事規模、主題高度、主辦陣容上都展示出了突破性。」衞龍寶表示,本屆大賽收到來自97個國家的項目方案,覆蓋除南極洲以外的全球六大洲,其中八成以上來自非洲、亞洲和歐洲國家;大賽主題深度契合聯合國數字契約與糧農組織的科學與創新戰略,引發國際廣泛關注。
他還強調,「由名校、名企攜手國際組織搭建起來的助力青年主導的科技創新、推動全球農業食物系統轉型的平臺,必將會鼓勵更多農村青年、婦女投身農業科創事業,為構建更具韌性、更可持續的農業食物系統營造一個良好生態。」
浙江大學副校長周江洪在致辭中表示,自學校與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簽署合作備忘錄,特別是聯合舉辦農創客大賽以來,雙方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共同激發了全球青年的創新活力,推動了農業食物系統向更加可持續的方向發展。「通過大賽,我們看到許多優秀的數字農業解決方案、創新理念和技術正在改變全球農業食物系統,這些創新和奉獻將成為改變農業食物系統未來的種子,讓全球農業食物體系更具韌性。」
「特別感謝糧農組織、浙江大學和拼多多提供支持,讓我們有了一個與全球青年交流學習機會。」SafeSip團隊拿到金獎后,Faith Sebastian Kuya對未來的工作已有清晰規劃,「接下來,我們會繼續優化技術、推廣項目,讓更多東非小農户實現安全用水。」
作為以農業起家的綜合性電商平臺,拼多多始終以農業為長期核心戰略,既致力於打通農產品上行「最后一公里」,也在持續加碼農研創新的「最初一公里」,為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注入新動力。
在助力農業創新技術基礎研究方面,拼多多已積累深厚經驗。早在三年前,拼多多就榮獲糧農組織頒發的2022年度創新獎。2024年,拼多多企業發展副總裁王海薇出席了糧農組織舉辦的2024世界糧食論壇活動,並在科學與創新論壇上,作為亞洲企業代表分享了拼多多在應用數字農業前沿技術促進鄉村振興等方面的實踐經驗。
今年5月,拼多多還聯合糧農組織、浙江大學舉辦了「2025數字農業創新訓練營」,深度參與到全球青年農業人才培養與交流中,邀請了來自祕魯、烏干達、肯尼亞、坦桑尼亞、巴基斯坦、中國等八個國家的18名青年農業創業者,與雲南大理古生村科技小院的學生共同切磋助農興農技術,推動數字農業創新持續深化。
近年來,拼多多除了支持五屆全球農創客大賽外,還連續主辦了五屆「多多農研科技大賽」和支持三屆「全國科技小院大賽」,鼓勵和推動前沿技術研究和複合型人才培養。今年4月,拼多多在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下犧牲短期利潤宣佈推出「千億扶持」計劃,繼續投入真金白銀助商惠農,農業科研創新與技術推廣就是其中一部分。
「發展數字農業、推動鄉村振興,離不開農業科技人才。」在決賽開幕儀式上,拼多多副總裁侯凱笛表示,公司將一如既往支持全球農業創業者和工作者,「未來三年,依託‘千億扶持’計劃,進一步發揮數字化優勢,幫助農村地區改善生產和生活」。
編輯: 何黛璐
責編: 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