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05 07:16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興證策略張啟堯,作者:興證策略團隊
近期市場調整幅度加大,核心在於兩點,一是此前上漲斜率加快、二是此前行情結構極致分化,需要短期波動進行消化、整固。
首先,8月以來市場上漲斜率加快、波動率加大,需要短期震盪休整迴歸「健康牛」本色。我們此前強調,從資本市場的歷史使命看,要實現國家的高質量發展、承載居民的財富效應,當前更需要一輪「慢牛「,這便決定了本輪市場一定是底部緩慢抬升的穩步市場。但8月以來,隨着賺錢效應持續吸引增量資金入市,市場正在逐步擺脫此前穩步向上、波動率降低的「健康」狀態,需要短期震盪休整迴歸「健康牛」本色。
其次,此前行情結構極致分化,也不利於本輪「健康牛」的演繹。本輪指數是一個穩步抬升的過程,需要各板塊「多點開花」,交替輪動、交替向上,行情才能走得更平穩、更持久。而上周我們觀察到,以通信、電子為代表的算力板塊大幅跑贏,帶動市場結構極致分化,不利於本輪「健康牛」行情的充分展開。近期通信、電子、軍工等前期強勢品種補跌,消化前期市場過熱情緒的同時,本質上也是對前期結構極致分化的迴歸。
總結來看,近期市場調整的本質,更多在於「健康牛」的大環境下,市場需要一輪休整,以消化前期過快的上漲節奏以及極致的結構分化。支撐本輪行情的核心邏輯並沒有發生任何變化,也不必因為短期行情的休整就改變對本輪大行情趨勢的基本判斷。指數穩步抬升的大方向並沒有變,后續依然是結構比節奏重要。
結構上,后續重點關注具備產業邏輯支撐、情緒消化已較為充分成長主線,包括港股互聯網、創新葯、新消費、新能源。
港股互聯網:6月以來,港股互聯網持續跑輸A股TMT產業鏈,后續港股互聯網具備多重補漲邏輯:第一,美國新一輪降息周期有望啟動,利好外部流動性敏感、此前受壓制較多的港股互聯網;第二,阿里最新一季雲收入、資本開支均超市場預期,有望帶動板塊逐漸從「外賣內卷」敍事,迴歸AI敍事、科技成長敍事,有利於板塊估值修復;第三,AI行情有望向中下游擴散,具備最佳社交場景和生態的互聯網平臺作為應用落地率先受益的方向,擴散邏輯更加順暢。
創新葯:經歷前期調整后,擁擠度已降至中等水平,情緒已消化較為充分;中報驗證龍頭業績,產業鏈已進入新一輪業績釋放期;9月及四季度具備降息交易、WCLC和ESMO(歐洲腫瘤內科學會)等行業大會、醫保政策調整、潛在對外授權交易等多重催化。
新消費:前期調整后擁擠度已降至較低水平,短期已經來到賠率較高階段。中長期看,消費升級疊加Z世代崛起,新消費受益於消費趨勢的結構性轉變,有望成為拉動內需增長的長期新引擎,是當前低位順周期板塊中具備景氣預期、有望晉升爲中長期主線的方向,當前值得積極關注、佈局。
新能源:作為製造板塊中前期滯漲較多的行業,有望迎來追求收益彈性的資金進行「高切低」配置;9月行業進入固態電池等新技術的核心催化期;「反內卷」政策高度重視、庫存+產能周期底部明確、籌碼出清較為徹底,行業正處在對利空鈍化、對利好敏感的階段。一旦有超預期政策和新技術催化落地,整個板塊的修復空間和斜率較為可觀。
此外,我們結合25H1淨利潤增速和6月23日以來漲跌幅篩選當前的低位績優方向,也大多集中在上述領域,主要包括:醫藥(創新葯產業鏈、中藥)、新消費(飲料乳品、個護用品)、服務消費(教育、影視院線)、家電、農林牧漁;製造(電網設備、風電設備、航海裝備、汽車零部件、摩托車、工程機械);周期(鋼鐵、貴金屬、農化製品、水泥);金融(券商、保險、銀行);TMT(計算機、光學光電子、出版)。
風險提示:經濟數據波動,政策寬松低於預期,美聯儲降息不及預期等
注:本文來自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9月4日發佈的《調整之后怎麼看?重視哪些方向?》,報告分析師:張啟堯、胡思雨、張倩婷、程魯堯、張勳、吳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