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盧俊卿攜《贏在下半場》巡講,助民企跨越「中年危機」

2025-09-04 11:07

(來源:蚌埠新聞網)

轉自:蚌埠新聞網

近日,北京大成企業研究院針對民營經濟發展現狀展開深度調研,通過對全國13個省(市)58位企業家的訪談發現,外部不穩定因素疊加國內需求疲軟,民營企業正面臨內卷加劇、利潤下滑的嚴峻挑戰。傳統行業在寒冬中艱難求生,而新興領域卻逆勢上揚,折射出中國民營經濟結構性轉型的迫切性。天九共享集團董事局主席盧俊卿攜《贏在下半場》公益巡講登陸北京,以「告別悲壯、擁抱從容」為主線,為2000余位民營企業家點亮轉型之路。

從「悲情創業」到「智慧生存」的三重躍遷

盧俊卿以「56789」數據開篇,揭示民營經濟貢獻半壁江山的輝煌成就,卻直指體檢報告比財報更驚心、財富增長比爬坡更艱難、子女接班比創業更頭痛的隱痛。面對數字化顛覆、全球化逆流與代際傳承三重壓力,他提出三大破局戰略:健康革命需重構生命優先級,以「百歲規劃」替代「過勞模式」;財富躍遷要抓住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新風口,通過資本經營與平臺共享實現生態共贏;傳承覺醒則需以「言傳身教事上練」培養創二代,將家族基因昇華為時代密碼。

這場演講恰逢《民營經濟促進法》實施的前夕,盧俊卿強調政策紅利需與企業家認知升級共振。當革命重構商業邏輯,民營企業必須從「汗水經濟」轉向「智慧經濟」,從「規模擴張」升級為「價值創造」。他以天九共享平臺賦能的獨角獸企業為例,揭示「抱團發展」模式如何助力傳統企業嫁接創新資源,實現跨界增長。現場首發的AI神曲《老闆難》,更以民企版《孤勇者》的姿態,傳遞出「難中求進」的基因力量。

平臺賦能,天九共享構建民營經濟轉型生態圈

作為大數據驅動的企業家資源共享平臺,天九共享集團深耕34年,打造出覆蓋全球40多個城市的創新生態。其獨創的「老闆雲」平臺鏈接新經濟與傳統產業,通過「天九商機大模型」實現政策精準匹配與商業決策智能化;旗下網科集團入選工信部中小企業示範平臺,數科集團、通航集團獲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手握64項國家專利、269項軟著證書。平臺核心優勢在於「共創、共享、共贏」的賦能機制:通過自動升降機制、浮動底薪機制等「七劍祕笈」,破解民企治理困局;以「超級生意圈」「老闆碼名片」構建高效人脈網絡,助力企業突破增長瓶頸。

時代答卷,「獨行快」到「眾行遠」商業文明進化

「創業不是百米衝刺,而是馬拉松接力賽。」盧俊卿的論斷直指民營經濟可持續發展本質。他呼籲企業家羣體告別「猛虎式」孤勇,擁抱「羣狼式」共生,在健康為基、智慧為翼、傳承為錨的框架下,構建具有抗風險能力的現代企業治理體系。這種理念與天九共享「賦能商界、共享幸福」的使命深度契合,更與《民營經濟促進法》倡導的「競爭中性」環境形成戰略呼應。

當中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深水區,天九共享集團用34年實踐為中國民營經濟「第二春」提供了可複製的轉型範。在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交織的當下,天九平臺與民營企業的共生進化,正在書寫屬於這個時代的答卷。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