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04 17:05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張偉澤 香港報道
9月4日,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大中華區股票主管李智穎在線上簡報會中表示,中國AI發展呈現兩大亮點:AI變現能力取得實質性進展以及芯片本土化進程加速推進。
李智穎在會上指出,中國部分互聯網企業在AI變現方面已實現突破。她以某遊戲公司為例,通過AI定製內容與短視頻,廣告點擊率顯著提升,從過去的1%躍升至2-3%,其廣告收入增長20%。
除了廣告領域,AI技術在遊戲開發中也發揮着重要作用。李智穎指出,遊戲公司正將AI技術融入新遊戲的開發流程中。同時,電商平臺的雲收入也呈現了強勁增長,市場預期這一增長趨勢將持續。
在芯片領域,李智穎指出,面對外部供應限制,內地的AI芯片本土化進程正在加速。她表示,在推理層面,中國已基本可以依賴國產芯片,但在訓練芯片方面仍需依賴進口。
"芯片本土化已成為所有中國公司的關鍵項目,"李智穎説,"大量資本支出正投向國內本地芯片研發,這確保了中國AI發展計劃能夠穩步推進。"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股票策略師Sundeep Gantori指出,中國在全球AI資本支出中佔據15%,且增速高於全球平均水平。當前市場規模足以容納中美企業共同發展。
對於中國市場AI相關的投資機會,李智穎認為相關股票估值仍具吸引力。她指出,恆生科技指數目前市盈率約為17倍,而未來三年該指數成分股企業的預期盈利增長率可達20%-25%,顯示出良好的投資價值。
關於AI相關股票的選擇標準,李智穎強調應重點關注標的的增長前景、利潤率潛力和當前估值三大要素。投資決策不應僅基於絕對股價或絕對市盈率,而要綜合考慮市場份額、利潤率、增長潛力和估值合理性。
在AI Agent發展方面,Gantori指出中美兩國存在明顯差異。他表示,美國AI Agent市場年收入規模達150億-200億美元,主要集中在企業軟件領域,而中國的AI代理應用更多聚焦於消費端,如電商等領域。他預測,2026年將是中國AI代理變現的關鍵轉折年。
李智穎進一步解釋了這種差異的深層原因:"在中國,企業文化尚未發展到願意為企業軟件支付月度訂閲費的成熟階段,多數商業安排仍以一次性付費為主。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AI代理的潛在收入規模。"不過她也指出,在一些AI垂類領域,已有中國的AI公司成功進入國際市場,與美國領先企業形成有力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