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牛氣!漲幅第一

2025-09-03 18:23

上證指數來到3800點附近,市場波動加大,風格輪動加快

上午,A股交易額就有所縮量,回調個股也不少,主要指數均翻綠。不過,午后隨着AI硬件方向走強,中際旭創刷新歷史高點,新能源權重表現搶眼,陽光電源放量大漲創近4年新高,帶動創業板指最終收漲0.95%。

從資金面的監測中,我們也發現了一些資金切換的特徵,例如有資金開始流入寬基ETF。

其中,創業板ETF(159915)近2個交易日資金淨流入超8億元,A500ETF易方達(159361)近20個交易日資金流入超20億。

兩個ETF所跟蹤的指數,一個代表了中國經濟轉型的「新質生產力」主題一個匯聚了A股各行業最具代表性的500家公司,兼顧中國經濟的成長主題和價值主題。

兩大主題,也代表了時下A股的主要投資主題,屬於資金熱門的流入地。其中,創業板指自4月8日低點以來,漲幅高達60.43%,成為市場表現最好的核心寬基。

01

牛市確立?


近期A股持續上漲,成交額也隨之放大,關於牛市是否已到的討論也相當熱門。

樂觀和謹慎之聲都有,例如有拿出技術性指標的,即指數上漲超過20%,技術層面屬於牛市階段也有比較關注宏觀經濟指標的,對牛市觀點會相對謹慎一點。

本着理性分析的角度,想要説清楚這個問題,還是得有數據作為依據。

有券商對此做了相當詳實的歷史和現今數據對比,選取了過去8次的行情(含本輪),對比A指數的變化提供了一些有數據支持的結論。

首先説明,報告選用的指標,既有全球通用的,也有中國特色的,一共10大指標,包括市值與GDP之比市值與居民存款之比成交額換手率交易擁擠度盈虧比回撤風險兩融規模及佔市值之比開户數量變化新發行基金份額變化ERP股債收益差

儘管有的指標偏高,接近過去幾次大漲行情,如交易擁擠度、盈虧比、兩融規模及佔市值之比但也有不少指標仍偏低,有繼續增長的空間。

市值與GDP之比市值與居民存款之比

報告對比2007年10月、2015年6月的高點市值/GDP曾超過1本次截至8月29日,比值為85.6%。如果以行情終點的比值減去行情起點的比值,本輪行情比值變化為18.5%,歷次行情中比值變化幅度偏低

同樣是截至8月29日,市值與居民存款之比為73.2%,如果以終點處市值與居民存款之比減去起點處市值與居民存款之比,變化幅度為15.7%,歷次行情中偏低

又如成交額回撤風險

從成交額來看,本輪行情從起點的1.6萬億,最大上行至3.19萬億,最大值與起點的比值在2倍左右。最近的三次大漲行情,倍數分別達到4.7倍、3.0倍、7.2倍。

截至8月29日,回撤風險為5.9%,此前七輪行情都在10%以上。最近的三次分別是13.1%、14.1%、14.7%。

還有一些相當接地氣的指標,如開户數量變化ERP公式為:1/PE –債券收益率,計算wind全A相比十年國債的ERP

本輪行情,4月-8月,開户最多的一個月開户265.03萬戶,相比起點的192.4萬戶,倍數為1倍。此前幾輪行情,倍數都超過2倍2014-2015年,達到31.9倍。

從每輪行情的ERP變化幅度來看,本輪行情已經下行(起點-終點)1.58%,下行幅度屬於偏低水平。2014-2015年行情,下行幅度達到4.97%。

對於牛市是否已到的討論,可能仍然存在各方意見不一致的地方,但從各方數據和指標來看,市場已處於較好上漲期並且向上趨勢未變這個説法,暫時看還很難證偽。

02

基本面反轉?


除了上述指標,我們也可以迴歸到基本面,做一些驗證。

恰逢中報已披露完畢,就以近期較為熱門的創業板指、中證A500為例。

根據Wind統計數據,創業板指100只成分股2025年上半年整體業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中位數區間8%-12%之間,較2024年同期的低個位數增長有明顯改善表明需求端正在逐步復甦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率中位數區間,落在5%-10%相對2024年H1多數為負增長,今年H1成功實現了由負轉正的轉變,標誌着創業板頭部公司盈利能力的底部修復趨勢基本確立。

同期,中證A500成分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中位數區間,落10%-15%之間增速高於以大盤藍籌為主的滬深300指數,顯示出中小型企業在經濟復甦初期更具經營靈活性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率中位數區間,落在12%-18%。這一增速水平不僅顯著高於2024年同期,也大概率跑贏滬深300指數,彰顯了中盤股的業績彈性。

關於增長原因,兩個指數成分股都受益於受益於國內經濟內生動能修復新質生產力政策紅利持續釋放技術升級帶來的毛利率改善等。

如創業板權重較高的高端製造(工業機器人、航空航天)、新能源(龍頭公司技術優勢擴大)、生物科技(CXO、創新葯)等細分領域,企業訂單飽滿雖然也有公司要面對價格競爭加劇,通過技術創新和成本控制,保持了毛利率的穩定甚至小幅提升,護城河深厚的龍頭公司表現尤為突出。

又如中證A500大量工業、材料、可選消費等周期性行業公司隨着國內宏觀政策託底、地產鏈逐步企穩,這些處於產業鏈中游的企業訂單改善,盈利能力隨之修復。另外,大宗商品價格總體平穩,部分中下游製造業公司的成本壓力得到緩解,毛利空間有所修復。

當然,需要承認的是,因為比較基準是2024年同期低基數,所以2025年的增長在數據上顯得更為亮眼。

但不論如何,兩大有代表性的指數成分股的整體業績盈利增速都走出了連續多年的低谷,確認基本面企穩回升的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創業板指漲35.38%,領漲市場主要寬基創業板ETF(159915)最新規模達到1023.57億元,斷層第一。

儘管領漲,但從估值水平來看,創業板指數最新市盈率為40.75倍,處於上市以來34.57%分位點。

相比於滬深300、上證50等寬基指數,創業板指帶有鮮明的成長風格,也是科技成長的代表性指數,從行業分佈來看,創業板佔比較高的行業包括信息技術(40.4%)、工業(30.9%)、醫療保健(10.6%)、金融(7.8%)等。

跟蹤中證A500指數新一代超級寬基,A500ETF易方達(159361)最新規模達到198.9億元,規模大、流動性好而且股息率去到2.36%,高於10年期國債收益率。 

03

結語


價值和成長,一直都是股票市場最為關注的兩大主題。

一個代表穩健,一個代表發展;價值股多見於行業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例如工業、信息技術、消費、原材料等往往具有較高的規模和穩定性,成長股則集中在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高成長潛力的行業中例如新能源、生物醫藥、電子、高端裝備等新興行業。

兩者互為補充,共同構建攻守兼備的投資策略。

如果將創業板看做科技成長股集中地,那中證A500則為價值股集中地。對於投資者而言,中證A500指數可能提供了更高的安全邊際和更廣泛的復甦參與度;而創業板指則提供了更高的長期增長潛力和政策想象空間。

需要再次提醒的是,基於與時俱進並且充分考慮中國經濟轉型特點,A500除了價值股,也兼具不少成長股,尤其是「新質生產力」方面的公司,這令到指數在攻守之間更具平衡性,彈性方面也可以有更好的表現。

更重要的是,兩者都處於業績改善估值修復大趨勢中,有阿爾法,加上A股牛氣濃烈、全球流動性寬松的大貝塔,值得繼續跟進。

在當前時點,兩者均已展現出中長期配置價值,投資者可根據自身資金屬性、風險偏好和投資目標予以選擇,也可通過借道ETF,來實現收益與風險的平衡。(全文完)

參考報告:華創證券研究所9月1日發佈的報告《【華創宏觀】牛市進程:十大觀察指標》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