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抖音:濫用、誤用AI技術導致消費者權益受損的行為都將受到嚴格治理

2025-09-02 21:23

9月2日,據「抖音電商安全與信任中心」公眾號發佈消息,隨着人工智能(AI)技術在電商內容領域的普及,極大提升了商家與達人的內容創作效率。與此同時,抖音電商近期發現,少數商家和達人存在濫用或誤用AI技術的情況,甚至藉助AI生成誤導內容,損害消費者合法經濟權益,擾亂平臺正常交易秩序。

具體表現如下: 少數商家利用AI技術生成虛假商品展示、誇大不實的功能宣傳內容,誤導消費者購買,造成用户財產損失。利用AI生成虛擬人物冒充真實身份,冠以權威專家、名人的虛假人設進行帶貨,損害消費者信任,違規變現。在商品詳情頁、直播間使用AI生成的虛構測評、編造使用體驗,刻意製造虛假口碑,影響消費者理性判斷。

針對上述情況,抖音平臺通過典型AI內容濫用案例,幫助商家及達人理解平臺的電商AI內容治理規則:

典型違規案例一:AI仿冒名人帶貨

少數視頻創作者利用AI仿冒名人形象、聲音和口型,用於商品宣傳,誤導不瞭解的用户下單購買。例如,有賬號合成某知名運動員父親、哥哥的聲音,並使用相同文案稱「家里要蓋新房」,藉此博取流量。在這些AI合成視頻中,往往掛載駱駝奶粉、土雞蛋、洗衣液等商品鏈接,誤導消費者下單。目前站內已及時處置相關視頻,也呼籲廣大創作者尊重名人肖像權,共同維護平臺的營商環境。

合規解析:創作者不得利用AI生成虛擬人物或仿冒社會名人、特定專業身份(如軍警等),進行帶貨變現,或通過賣慘方式違規營銷。

典型違規案例二:生成違背常識的AI內容

創作者利用AI創作不符合現實或不存在的商品內容,甚至誇大商品大小、量產等,涉嫌虛假宣傳。如,少數創作者在直播間利用AI展示樟樹港辣椒豐收的場景,辣椒的數量、分佈和植株生長規律完全不符合現實農業,並在口播中誇大種苗的量產,誤導消費者下單。

合規解析:創作者不得利用AI生成違背常識、虛構編造等內容,如與農業現實完全違背的內容等。

典型違規案例三:AI內容與售賣商品完全無關

少數視頻創作者利用AI製作與售賣商品完全無關的內容,從而吸引消費者關注。如,創作者實際售賣產品為硫磺潤膚露,但利用AI更改各地方新聞報道畫面作為素材吸引用户關注后,講解推銷相關商品。

合規解析:創作者不得使用與商品無關的虛假或誤導性素材,如篡改新聞報道為虛假商品測評等來吸引關注。

典型違規案例四:缺少AI自主聲明

少數視頻創作者未主動添加AI視頻聲明。

合規解析:用户發佈AI生成的內容時,需自主聲明,不做自主聲明,平臺會根據規則進行識別和治理。

為進一步幫助商家規範使用AI能力,保障消費者購物體驗,抖音平臺提醒商家做好以下幾點:

發佈AI生成內容主動聲明

創作者在發佈作品時,如作品為AI生成內容,應勾選「內容由AI生成」進行自主聲明。若未按要求勾選,平臺將對相關作品進行識別與治理。

合規創作 避免發佈虛假或誤導性的AI內容

不得發佈涉及誤導性的AI人物視頻。包括但不限於利用AI生成虛擬人物或仿冒社會名人,捏造虛假人設、誘導互動,或冒充特定專業身份(如軍警等)進行帶貨、變現等行為。

不得發佈誤導性的AI事物視頻。包括但不限於利用AI生成違背常識或虛構編造的內容,如與事實嚴重不符的商品測評等。

抖音電商提醒,AI技術應在合規前提下合理使用,任何濫用、誤用導致消費者權益受損的行為都將受到嚴格治理。平臺將持續強化風險識別能力,推動人工智能合規應用,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保障良好的電商生態環境。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