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01 16:04
2025.08.28 中國·廣東
協同·創新·韌性
2025應急通信能力提升研討會
2025年8月28日,由廣東省應急產業協會、數字減災廣東區域服務中心聯合海能達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星途智聯科技有限公司、廣州鑫宇視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協同·創新·韌性——2025應急通信能力提升研討會」在廣州珠江賓館隆重舉行。本次會議聚焦應急通信技術的前沿發展、標準協同與實戰能力提升,旨在為廣東省乃至全國的應急通信體系現代化轉型提供新思路、新方案。作為協辦方之一和應急通信領域的領先企業,海能達圍繞極端場景下的通信保障需求,分享了極具實戰價值的「空天地一體化」應急通信方案,為廣東省應急通信體系的現代化升級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與路徑參考。
NO.1
極端場景通信挑戰突出
加快建設「空天地一體化」
應急通信系統
廣東地處沿海,自然災害頻發,應急通信系統常面臨「斷路、斷網、斷電」等極端條件的嚴峻考驗。如何實現快速、可靠、全覆蓋的通信支援,成為影響救援效率的關鍵。隨着「十四五」應急體系規劃明確提出「構建全域覆蓋、立體高效的應急通信網絡」,廣東省也積極推動5G-A、衞星互聯網、AI邊緣計算等新技術與應急場景的深度融合,加快建設「空天地一體化」應急通信系統。
會議伊始,廣東省應急產業協會會長翁冠雄在致辭中強調,廣東應急通信產業正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亟需通過跨行業協同和技術創新提升整體韌性。他表示:「廣東作為應急產業先行區,應充分發揮本土科技企業的創新能力,共同推進衞星互聯網、輕量化終端、智能組網等技術在應急救援中的規模化應用。」
NO.2
深耕廣東市場
以「極簡方案」與創新技術
共建應急通信新生態
海能達市場與解決方案中心總經理張學軍在主題分享中指出,傳統通信手段在這些場景下存在明顯短板,亟需通過技術融合與方案創新,構建快速響應、高可靠、易部署的新型通信能力。張學軍圍繞「極端場景應急通信的極簡方案」展開分享其三大核心優勢:一是固定場所快速響應,通過預置設備和標準化流程實現「秒級開通」;二是超遠距離一鍵連通,支持跨區域、跨層級的無縫指揮調度;三是智能自組網協同,即使在無公網環境下仍可構建本地通信網絡,保障關鍵語音與數據傳輸。「這套方案不僅‘好用、易用、耐用’,更在多次實戰演練中驗證了其高可靠性和適應性。」
海能達廣東區銷售總監吳軒在採訪中指出廣東是海能達戰略佈局的,公司在本地化研發、場景適配和服務響應方面持續加大投入。吳軒強調,對於市場我們是樂觀的態度,中國市場對商業與行業通信終端,應急場景中寬帶融合產品等多線需求持續釋放。海能達憑藉在融合通信、應急通信、執法記錄等領域的深耕,為合作伙伴提供了更多成長空間與價值挖掘機會。
在方案層:場景定製,倒推產品;
在覈心層:海能達自研芯片和標準制定;
在終端層:依託智慧工廠的強制造能力,以上構成海能達全球領先專用網絡和解決方案提供商的核心底座。
未來行業智能化的專網,不是炫技,不是堆技術,而是解決問題,為用户真正帶來降本增效,這也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NO.3
跨行業協同是核心
通過常態化聯合演練
提升協同效率
在圓桌對話環節,多位專家就「跨行業協調難點與對策」展開深入討論。吳志強少將指出,信息不通、標準不一是當前跨部門救援中最常見的「協調死結」;曲國勝總工程師則認為,應通過常態化演練提升協同效率;魯周勛博士從能源行業角度出發,呼籲建立跨行業應急預案聯動機制。海能達倡議,應加快建立跨行業、跨部門的技術標準與聯動機制,通過常態化聯合演練提升協同效率。
面對衞星通信企業網翎的提問,張學軍也表示,海能達始終持開放合作態度,願與衞星通信、無人機、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夥伴協同創新,共同打造「空天地一體化」的通信解決方案,為廣東省乃至全國的應急管理現代化提供全方位支撐。
NO.4
立足廣東,服務全國
海能達持續賦能應急通信未來
此外,會議在户外演示環節中落下帷幕,海能達技術負責人李國樑現場展示了海能達四足機器人的專網通信+人工智能創新方案,吸引了眾多與會者駐足體驗。
本次研討會不僅是技術成果的展示平臺,更是產業協同與創新方向的風向標。海能達表示,將繼續深耕應急通信領域,以「極簡」理念推動技術普及與實戰應用,助力廣東構建更韌性、更智能、更高效的新型應急通信體系。未來,海能達將進一步加強與政府、行業協會及生態夥伴的合作,推動應急通信從「單點技術突破」邁向「系統化能力賦能」,為粵港澳大灣區防災減災事業貢獻更多專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