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高通聯發科旗艦芯片大戰一觸即發,安兔兔超400萬已成「基操」

2025-09-02 07:13

眼看9月的旗艦大戰即將打響,驍龍與天璣兩大陣營的新旗艦芯片也終於浮出水面。

據最新爆料,高通的下一代旗艦處理器將被命名為驍龍8 Elite Gen5,而不是此前猜測的驍龍8 Elite 2,看到這個名字,熟悉驍龍處理器的朋友估計會不小心笑出聲。

在高通驍龍峰會正式召開之前,雷科技也不能確定驍龍8 Elite Gen5就是最終命名,只是從產品宣傳的角度來説,這個名字的可能性確實更高,既可以保留Elite系列的特點,也續上了驍龍8 Gen系列的名聲,更便於高通在不同的市場進行宣傳。

圖源:微博

至於天璣這邊,則是沒有什麼特別的變化,一如既往地沿用以前的命名方式,直接確定新處理器的代號為天璣9500,倒也是方便大家記憶了,不出意外明年應該還會有天璣9500+登場,還是大家熟悉的雙旗艦戰略。

另外還有個消息稱,高通可能還會推出一款命名為驍龍8 Gen5的次旗艦處理器,如果是真的,那麼驍龍8 Elite Gen5的命名方式就很好理解了,就是不知道驍龍8 Gen5的市場定位是否與驍龍8s Gen4相似。

好了,接下來讓我們直接進入正題,看看驍龍8 Elite Gen5和天璣9500的爆料都有哪些值得關注的信息。

驍龍8 Elite Gen5,挑戰主頻極限

驍龍8 Elite Gen5目前已經確定將沿用「2+6」的八大核設計,其中兩個超大核的主頻高達4.61GHz,六個大核的主頻也達到3.63GHz。這個數據的可信度還是很高的,因為其來源於Geekbench網站,基本上就是實測數據,測試設備則是OnePlus PLK110,大概率就是即將發佈的一加15了。

圖源:Geekbench

不過,這台一加15的處理器顯然還處於測試階段,單核及多核性能的跑分都不太對,所以驍龍8 Elite Gen5的單核、多核性能到底如何,目前還不可知,只能從主頻增長的幅度來推斷,單核性能應該有望突破到3500分,多核性能應該可以達到11000分左右。

雖然Geekbench的跑分還沒出,但是安兔兔的得分卻已經曝光,據悉將超過400萬分,比上一代的最高跑分提高約60萬分。當然,早期的工程機跑分也就圖個樂子,基本上只能説明其極限性能的提升,實際的跑分還要等實機上市后才能知道。

值得注意的是,驍龍8 Elite Gen5還有一個「超頻版」,只是官方層面應該會沿用相同的代號。首批超頻版的用户只有三星S26系列,甚至可能是S26 Ultra的專屬,國產安卓手機則會在之后再陸續跟進。

圖源:Tech Talks

對比前代,驍龍8 Elite Gen5的超大核主頻提高了0.29GHz,大核則是提高了0.1GHz,按照這個速度,感覺明年或者后年將有望摸到5.0GHz了。説實話,這個速度很嚇人,如果小雷沒記錯的話,2019年發佈的一代神U驍龍865就是首款主頻超過3.0GHz的手機芯片,而去年發佈的驍龍8 Elite才突破4.0GHz。

如果明年的驍龍旗艦可以突破5GHz,那麼高通將成功達成兩年提升1GHz的主頻的壯舉,如此勤奮的姿態,真希望PC芯片廠商也能學學。

GPU方面,下一代的Adreno 840主頻將提高至1.20GHz,比前代升級1.0GHz,並且將配備高達16MB的獨立GPU緩存。雖然從參數來看升級並不算大,但是如今的手遊體驗瓶頸其實並不在於GPU性能,而是如何在性能、功耗及持續性能釋放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否則再強的性能也是白搭。

整體來看,驍龍8 Elite Gen5的CPU性能升級是此次的一大亮點,同時即將亮相的新一代NPU,預計也會在AI性能方面帶來驚喜。

天璣9500,押注遊戲體驗

接下來看看天璣9500,從目前曝光的信息來看,其性能與驍龍8 Elite Gen5相比也是不遑多讓。天璣9500採用了Arm最新的全大核架構,從之前Arm公佈的數據來看,將由1×4.21GHz Travis+3×3.50GHz Alto+4×2.7GHz Gelas共8個核心組成。

即使極限主頻與驍龍8 Elite Gen5比仍有差距,但是提前曝光的安兔兔跑分也超過了400萬分,如果消息屬實,那麼就説明天璣系列的IPC性能又有了不少的提升。另外,據一些微博博主爆料,OPPO和vivo都會在頂配機型上採用最新的1TB 4-Lane UFS 4.1閃存,跑分有望再提高一些。

圖源:微博

雖然天璣9500的Geekbench數據還沒有公開,但是微博博主數碼閒聊站在幾個月前曾經曝光過天璣9500工程版的Geekbench測試分數,單核得分超過3900分,多核得分則超過11000分,在單核性能上甚至超過了驍龍,直逼蘋果的A19 Pro(説實話存疑,單核性能飆升太多了)。

不過,天璣9500最大的提升還是GPU性能,從目前已知的信息來看,新一代Mali-G1-Ultra MC12 GPU對比前代在GPU效率和光線追蹤性能上提升約40%,可以在手機等移動終端上提供100FPS的高刷光追遊戲體驗。

從天璣9500的曝光信息里不難看出,這次聯發科與Arm選擇押注遊戲市場,也是希望可以進一步擴大天璣系列在遊戲手機市場的份額。小雷在過去的半年時間里測試過多款主打遊戲體驗的中端性能旗艦,天璣9400+的整體表現給我留下了不錯的印象,所以對天璣9500的遊戲性能還是非常期待的。

圖源:推特

而且,從CPU架構來看,天璣9500應該沒有追求極致的性能表現,而是將重心放在了優化CPU效率上,預計在續航方面也會有着不錯的表現。如果説去年的天璣9400將天璣系列的性能上限拉高了一大截,那麼今年的天璣9500則是側重於穩定,進一步提升用户的實際體驗。

至於更詳細的消息,大家可以等待后續雷科技參加天璣9500發佈會后,帶回的一手信息。

不要只關注CPU和GPU,AI性能纔是關鍵?

目前,首批天璣9500和驍龍8 Elite Gen5旗艦都已經基本確定,不難看出手機廠商們都對新一代旗艦芯片挺滿意的,在影像性能等方面都做了不少的升級,並且也暗示將會在AI應用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其中一個信息其實非常值得大家關注,那就是不少手機廠商選擇放棄使用1英寸版本的主攝,回到傳統的超大底賽道。這個消息在一個月前就已經有了,彼時不少人都吐槽旗艦手機的「性能倒退」,但是結合新一代旗艦處理器的特性,雷科技覺得大家可以暫時放心了。

1英寸主攝的優勢在哪里?無非就是大底帶來的更高進光量,可以提供更好的信噪比和動態範圍。但是,這些優勢同樣是計算攝影的強勢區間,隨着處理器的AI性能進一步升級(天璣9500的NPU性能估計是前代的兩倍),你會發現即使傳感器面積變小了,實際的影像體驗卻並沒有變差,甚至可能更好。

看到這里,估計不少讀者要罵了:「縮水還有道理了?」,其實倒也不用如此極端,1英寸大底固然好,但是也犧牲了手機的手感,而且對於多數人來説,現在的手機影像性能都是過剩的,在體驗更好的情況下,沒必要去糾結參數。

説起來,小雷也看到不少奇怪的評論,似乎有些網友覺得手機的AI性能提升都是噱頭,遠不如CPU和GPU性能提升來得實際。這個觀點其實並不對,因為現在的手機系統早就開始與AI深度融合,你看到的AI應用只是其中的表層體現。

圖源:谷歌官網

這麼説吧,OPPO等廠商前兩年就開始利用AI來優化系統的體驗,AI會根據用户的使用習慣來優化系統的性能調度,提升手機的流暢度和續航表現。另外,AI早就開始介入影像、遊戲等各種應用場景,比如iQOO的超清+超幀併發技術,可以讓玩家在手機上體驗到2K 144Hz的遊戲畫面,這些都是AI的功勞。

可以説,如果沒有AI支持,純靠GPU跑2K 144Hz遊戲的話,你的手機怕是能直接來個過熱降頻表演。所以,很早之前雷科技就提出,以后的手機芯片將不再以CPU和GPU的性能為核心,而是變成CPU+GPU+NPU(AI)的三極局面,其中任意一個落后,都會對體驗造成影響。

這也是雷科技對下一代旗艦非常期待的原因,從目前驍龍和天璣曝光的信息來看,AI性能的大提升是板上釘釘的事情。相對的,在遊戲、影像以及日常等方面的實際體驗也會迎來顯著的升級,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雷科技」,作者:雷科技,36氪經授權發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