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上銀基金一周早知道丨新技術層出不窮,AI投資機會如何看?

2025-09-01 18:18

(來源:上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惠軍

上銀基金權益投研部基金經理

本科及碩士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博士畢業於香港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物流管理專業;2022年2月加入上銀基金,歷任上銀基金研究員、高級研究員等職務。擅長分析量子雷達、人工智能等科技行業成長趨勢,目前主要覆蓋電子等行業。現任上銀數字經濟混合發起式基金經理。

市場概況

上周(8.25-8.29)股市表現穩中向好,指數在3800點上方高位震盪。上證指數收於3857.93點,上漲0.84%。深證成指收於12696.15點,上漲4.36%。創業板指收於2890.13點,上漲7.74%。科創50指數收於1341.31點,上漲7.49%上周上證指數繼續創年內新高,逼近3900點。全市場周日均成交金額接近3萬億水平,市場交投較為活躍。

上周上證指數漲幅落后於其他各主流指數,從申萬一級行業看,各行業分化顯著。以光模塊為代表的股票推動通信行業上漲12.38%,同時有色、電子和電新板塊漲幅居前。而紅利屬性較強的煤炭,銀行和交運行業上周跌幅較大,反映了市場風險偏好提升。

熱點聚焦

一、「人工智能+」政策驅動端側AI普及,看好消費電子復甦成長

近期國家層面提出「人工智能+」行動計劃,為AI技術在各行業的深度融合與應用落地注入了強勁動力。與此前集中於雲端訓練不同,本輪AI發展的顯著特徵是向終端側擴散,推動端側AI加速普及。

從需求端看,AIPC、AI手機等新型終端產品密集發佈,預計將帶動新一輪消費電子換機潮。行業分析顯示,2024年全球AI手機出貨量有望突破數億部,滲透率快速提升;AIPC也在芯片廠商和整機品牌的共同推動下,迎來規模化落地元年。這一趨勢不僅帶來硬件升級需求,更將推動終端操作系統、應用軟件及服務的創新變革。

從技術端看,端側AI芯片算力持續提升,部分旗艦移動芯片AI算力已超過50TOPS,能夠支持大模型在終端側的流暢運行。同時,模型輕量化技術和推理優化技術不斷突破,為端側AI體驗提供了有力保障。邊緣計算與雲端協同的發展,正構建起「雲邊端」一體化的AI算力新格局。

投資邏輯上,這不僅是技術升級帶來的產品創新,更是用户體驗變革驅動的需求復甦。具備端側AI芯片研發能力、整機設計創新優勢,以及能夠提供AI應用和生態服務的平臺型企業,有望在這輪「人工智能+」浪潮中率先受益。

二、國產算力主線:短期承壓,長期依然向好

國產算力板塊作為數字經濟的基石,長期成長邏輯依然穩固,但短期面臨估值消化壓力。經過前期快速上漲,部分龍頭公司股價已接近合理估值區間,短期內存在技術性調整需求。市場情緒逐漸從狂熱迴歸理性,資金開始關注業績兑現節奏與估值匹配度。

然而,從長期視角看,國產算力的核心驅動邏輯並未改變:AI算力需求持續爆發,2025年中國AI芯片市場規模預計仍將保持高速增長;自主可控政策導向明確,國企、地方政府等需求主體的「剛需採購」為行業提供堅實基本盤;國內頭部企業在產品迭代、生態建設方面持續進步,正逐步縮小與國際領先水平的差距。

投資策略上,我們建議投資者保持戰略定力,利用市場波動逢低佈局具備核心競爭優勢、業績確定性高的龍頭企業。國產算力從「可用」到「好用」的進程仍在加速,行業龍頭有望通過技術突破和市場份額提升,穿越短期波動實現長期價值成長。

每周關注

Spectrum-XGS——

跨地域AI算力集羣的網絡新範式

一、概念背景:超大規模AI訓練催生網絡新需求

隨着AI大模型參數規模持續突破,單一數據中心在電力、散熱和空間上面臨物理極限,萬卡乃至十萬卡級的算力集羣需跨地域部署。傳統以太網技術在長距離傳輸中存在高延迟、高抖動和性能不可預測等瓶頸,無法滿足超大規模AI訓練對高效協同的苛刻要求。在此背景下,英偉達推出Spectrum-XGS以太網技術,旨在通過"跨區域擴展(scale-across)"模式,將分佈全球的數據中心連接成統一的"十億瓦級AI超級工廠",這被視為繼縱向擴展和橫向擴展后的"AI計算第三大支柱"。

二、核心驅動力:三重技術突破構建網絡新基準

1.性能突破驅動:

Spectrum-XGS通過三大核心技術實現跨越式提升:一是自適應距離擁塞控制,根據數據中心間距離動態優化傳輸策略二是精準延迟管理,使跨站點多GPU通信性能提升近一倍;三是端到端遙測系統,為地理分散的集羣提供可預測的性能保障。測試顯示,該技術可將長距離數據傳輸延迟降低40%以上,尾延迟減少多達5倍。

2.生態協同價值:

該技術推動數據中心網絡架構升級,帶動空芯光纖、相干光模塊和光電路交換機等配套產業創新發展。空芯光纖憑藉超低時延(降低約30%)和超低損耗特性,特別適合長距離AI集羣互聯;高速率相干光模塊需求隨之增長,其技術壁壘集中在光芯片和信號處理算法;光電路交換機(OCS)通過光層直連避免光電轉換,進一步降低功耗和延迟。

3.戰略佈局意義:

Spectrum-XGS實現了跨地域算力資源的池化協同,使分散的算力節點能像"超級芯片"般高效運作。這不僅緩解了單一數據中心的部署壓力,更開創了全球算力資源靈活調度和高效利用的新模式,為未來算力網絡建設指明瞭方向。

三、未來趨勢:技術迭代與產業升級雙輪驅動

1.技術演進路徑:

Spectrum-XGS相關技術仍處於快速迭代期。空芯光纖當前良率低於50%,成本高昂,預計需2-3年時間實現規模化降本;相干光模塊向1.6T及以上速率演進,硅光技術集成度持續提升;光電路交換機的可靠性和切換速度不斷優化,加速從實驗走向商用。

2.應用場景拓展:

從互聯網巨頭的跨洲AI訓練集羣,向金融高頻交易、國家級科研項目、跨國企業私有云等場景滲透。預計2026-2027年,採用跨地域協同計算架構的AI項目佔比將從不足10%提升至30%以上

3.產業鏈發展機遇:

國內企業光模塊、光纖設備等領域已具備一定技術儲備,Spectrum-XGS技術路線帶來的產業升級,為相關企業提供了切入全球高端供應鏈的機遇在自主可控政策導向下,國內廠商配套元器件、系統集成等環節的市場份額有望持續提升

4.總結:

Spectrum-XGS代表了AI算力網絡向跨地域、協同化方向演進的重要趨勢,其創新不僅解決了超大規模AI訓練的網絡瓶頸,更帶動了空芯光纖、相干光模塊等細分產業鏈的升級機遇。我們將持續關注技術商業化落地進度與產業鏈各環節的突破,把握從"技術創新"到"生態成熟"過程中的投資價值。

每周一圖

面對AI大模型「參數競賽」對算力的無盡渴求,以及製程微縮帶來的成本暴增(從5nm到3nm,成本數倍增長,性能提升卻逐步收窄),英偉達的破局思路與華為有異曲同工之妙:從「單點硬扛」轉向「系統協同」。

Rubin並非單一GPU,而是一個涵蓋GPU、CPU、NVLink交換芯片和硅光子處理器的全棧平臺。其核心創新體現在三方面:

1

芯片架構革新:

首次採用Chiplet(小芯片)設計與4倍光罩尺寸的先進封裝(CoWoS-L),突破了單體芯片的面積和良率限制,實現了更高的性能密度和可擴展性。

2

性能跨越式提升:

據悉,其FP4計算性能較前代有數倍提升,並採用HBM4內存帶寬顯著增加,能更好地支持萬億參數模型的訓練與推理。

3

互連與能效突破:

集成硅光子技術和下一代NVLink,旨在大幅提升芯片間和數據中心間的通信效率,降低延迟和功耗,解決大規模集羣的互聯瓶頸。

這種「系統級」思維,使其通過架構優化釋放了整體潛力,為更大規模的AI訓練與推理提供了更高效、更具性價比的解決方案。

Rubin的意義遠超出一款芯片的成功,它進一步鞏固了英偉達在AI基礎設施領域的生態主導地位,並將為全球算力產業鏈帶來新一輪帶動效應。

1.核心生態主導者:

英偉達憑藉其全棧創新能力(從硬件到軟件CUDA生態)、與臺積電的緊密合作(採用3nmN3P製程),以及強勁的財務表現(第二季度財報超預期,第三季度指引強勁)使其在快速增長的全球AI基礎設施建設中維持了80%以上市場份額Rubin的推出,有望使其繼續引領AI算力發展,並享受行業增長的主要紅利。

2.全球產業鏈擴散:

Rubin的研發和生產離不開全球高端供應鏈的支撐,特別是先進製程代工、先進封裝、高端內存(HBM)、硅光技術等環節。其創新需求將驅動這些細分領域的技術升級和量價提升。

3.關注地緣政治背景下的結構性機會:

一方面,英偉達自身業績增長對特定市場的依賴度在降低;另一方面,地緣政治因素也促使其他地區追求算力自主,這可能為其他區域的算力產業鏈企業帶來發展機遇。

4.總結:

英偉達Rubin架構的推出,是其面對技術極限和市場需求,從單一芯片競爭邁向全棧系統創新的典範。它通過架構革新釋放系統潛力,為AI產業下一階段的發展提供核心動力。對投資者而言,Rubin帶來的不僅是英偉達自身的Alpha,更是審視全球AI算力產業鏈的窗口。其投資邏輯在於:緊密跟蹤生態引領者的技術迭代和商業進展,同時關注其創新所驅動的全球高端製造及供應鏈的擴散機會與結構性變化。

風險提示:

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資料中的信息或所表達的意見僅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人購買基金時應詳細閲讀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説明書和基金產品資料概要等法律文件,充分認識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和產品特性,並根據自身的投資目標、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因素選擇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的產品。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職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本金不受損失,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基金產品存在收益波動風險,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其淨值高低並不預示其未來業績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和其投資管理人員取得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也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我國基金運作時間較短,不能反映股市發展的所有階段。行業、指數過往業績不代表基金業績表現,也不作為基金未來表現的承諾。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