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01 10:04
原標題:六個江西人,改寫中國AI史
有沒有發現,最近中國AI產業的大爆發,江西人的分量越來越重。
市值一度突破6000億的AI芯片股——寒武紀,由南昌兄弟陳雲霽和陳天石聯手打造。陳天石個人身家陡增,成為江西*千億富豪。
與宇樹科技齊名的智元機器人,是由江西永新人彭志輝設計的。彭志輝與王興興一起入選央視版「2025年度AI人物」。
字節跳動CEO、江西宜春人梁汝波被《時代》雜誌評選為「2024年度AI領域*影響力的100人」。
「中國自動駕駛*股」地平線,是南昌學霸余凱創辦的。余凱今年還榮登了2025福布斯中國*CEO榜單。
全球*通用型AI智能體——Manus,也是由江西遂川人肖弘發明的。
看到這份「江西AI天團」的榜單,江西網友們都興奮起來了,終於能給「環江西經濟帶」爭一口氣,不用靠彩禮和負面新聞上熱搜。
AI時代,為何江西脫穎而出?
01
「江西現象」最牛的是,幾乎把AI的成熟賽道,全都給跑馬圈地了。
AI目前最成熟的賽道莫過於AI芯片、智能機器人、AI大模型、智能駕駛和AI智能體。而江西人都做到了行業TOP級。
陳氏兄弟創辦的寒武紀,與華為昇騰芯片齊名;
彭志輝創辦的智元機器人,與宇樹機器人不相上下;
梁汝波主導設計的豆包大模型,用户下載量超過了DeepSeek;
余凱的地平線智駕方案,性能超過了英偉達;
肖弘的Manus AI帶火了AI Agent賽道;
……
這六人在AI圈擁有超大的影響力,怪不得有人把他們叫作「江西AI天團」。
最近風頭正勁的,是寒武紀的陳氏兄弟。
他們的人生故事,堪比爽文男主。哥哥陳雲霽,三年級就學完了全部小學數學課程,9歲小學畢業時已經把初中數學課程學完,14歲進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24歲獲得博士學位,42歲成為中科院院士候選人。
陳天石同樣天賦出衆,16歲就進入中科大少年班學習,並在9年之內拿到了博士學位。2020年,斯坦福大學公佈了一份全球2%*科學家榜單,35歲的陳天石在中國大陸地區*。
他們不僅智商高,眼光也堪稱一絕。當很多人還在唱空AI的時候,他們創辦了寒武紀,死磕AI芯片技術,一上來就對標英偉達。
沒想到,寒武紀成立第二年就拿到了華為大訂單,成立第四年就在科創板高調上市,如今股價直超茅臺。兄弟倆都發達了,弟弟陳天石身家直逼馬雲。
陳氏兄弟的故事,再次證明踩中了風口的天才,是時代*的「幸運兒」。
02
與陳氏兄弟一樣,彭志輝也是「天才少年」。
他身上有很多標籤:愛在B站發機器人視頻的UP主,曾年薪201萬的「華為天才少年」,也是如今資本市場炙手可熱的智元機器人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
如果你翻過他的B站首頁(@稚暉君),大概率會被一種「這不可能是人類做出來的事」的感覺擊中:
一臺能給葡萄縫針的機械臂,四個月
一輛可以自動駕駛的自行車,四個月
一臺硬幣大小、能人臉識別、跑Linux的迷你電腦,三個月……
更讓人服氣的,是視頻最后飄過的那句:
電路/結構/設計/軟件/拍攝/剪輯,均由稚暉君一人完成。
什麼是天才?大概就應了《滕王閣序》里頭描寫江西的名句:
物華天寶,人傑地靈。
03
與陳氏兄弟、彭志輝相比,梁汝波、余凱的網絡知名度略低一些,但他們也都是天才級的人物。
梁汝波是張一鳴的大學室友,大學四年兩人共用一套上網設備,成為親密無間的好友。如果説張一鳴是開疆拓土的「皇帝」,那彭志輝就是坐鎮后方的「宰相」。
在字節公司,梁汝波多次充當「先鋒」的角色,開發了今日頭條、頭條號、廣告系統、抖音、TikTok、飛書等核心產品。
2021年,張一鳴準備退居二線,把CEO之位交給梁汝波。在梁汝波的掌舵下,字節跳動展現出新的發展態勢,抖音電商、TikTok、飛書等產品全面開花。
更重要的是,梁汝波還帶着字節跳動完成了從互聯網公司向AI科技公司的轉型。
截至今年5月底,豆包模型日均調用已飆升至 16.4萬億 tokens,是發佈初期的137倍。
在全球AI應用5月產品榜上,豆包排名第四,超越了DeepSeek,同時在IOS下載排行榜排行第二。
根據IDC發佈的《中國公有云大模型服務市場格局分析,2025年一季度》報告,火山引擎在中國公有云大模型調用量的市場份額更是高達46.4%,佔據行業頭把交椅。
與梁汝波類似,余凱是科技行業的「老將」。
2012年,余凱在百度創辦了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這是世界*個深度學習研究院,為中國培養了一批AI創業者,被人稱為「AI黃埔軍校」。
2015年,余凱離開百度、創辦地平線。而后,地平線憑着可靠的技術和過硬的產品,陸續「征服」了理想、上汽、比亞迪、吉利、長安等車企,打敗了以色列芯片巨頭Mobileye,達到了與英偉達差不多的水準。
余凱認為,地平線是一個非典型芯片公司,芯片公司里面最懂軟件算法的、是軟件算法里面最懂芯片的、是做軟件算法+芯片的公司里面最懂車規的公司。
梁汝波、余凱的故事,仍在繼續書寫。
04
有一定爭議性的,可能是肖弘。讀書階段,肖弘就開發了華科版微信校內漂流瓶和微信上牆等軟件,在武漢IT圈混出了點名堂。
AI熱潮興起后,他成立了新公司「蝴蝶效應」,先做出了AI工具產品Monica,而后推出了AI Agent產品——Manus AI。
每一次都站在風口,肖弘把握機會的能力,堪稱*。
然而,在拿到硅谷*風投Benchmark領投的7500萬美元B輪融資后,「蝴蝶效應」宣佈將總部遷往新加坡。肖弘在社交媒體上回應,「想要在全球化的市場里做好產品,有很多不是來自業務本身和用户價值本身的煩惱」。
不管結局如何,肖弘和他的「蝴蝶效應」都在這個AI「狂飆」的年代,留下了不可忽略的一筆。
05
人才輩出的形勢表明,江西,似乎再次站到了時代舞臺的C位。
我的一位江西同事感慨,江西人上一次集體出圈,恐怕還是在宋朝文壇。王安石、歐陽修、曾鞏、晏殊、黃庭堅、楊萬里、文天祥……一串名字星光熠熠。
時代浪潮洶涌,每個地域都在依靠自身的積累,冒出各具特色的商業羣體,成為一大景觀:
河南有「新消費天團」,新鄉人王寧創辦了中國*的潮玩品牌——泡泡瑪特,商丘人張紅超打造了全球門店數量最多的奶茶品牌——蜜雪冰城,許昌人於東來構建了中國口碑*的零售品牌——胖東來。
安徽有「造車天團」,蕪湖人王傳福塑造了全球銷量*的新能源汽車品牌——比亞迪,安慶人李斌搞出了中國售后服務滿意度最高的汽車品牌——蔚來,巢湖人尹同躍打造了出口量*的汽車品牌——奇瑞,六安人余承東做出了堪比BBA的豪華汽車品牌——問界。
湖南有「互聯網天團」,衡陽人曾李青與馬化騰一起創辦了騰訊,邵陽人張小龍開發了中國*的社交應用——微信,湘西人宿華創辦了中國數一數二的短視頻平臺——快手,益陽人姚勁波打造了國內*的信息分類網站——58同城。
湖北有「新能源天團」,黃石人何小鵬以自己的名字定義了一家大型新能源車企,仙桃人雷軍搞出了轟動全網的新能源汽車,荊門人劉金成創辦了全球有名的動力電池品牌——億緯鋰能,宜昌人代德明做出了儲能電池界的大品牌——楚能新能源。
……
這些省份在AI、新消費、汽車製造、互聯網、新能源等重點行業,形成了自己的「小氣候」,影響深遠。他們的成功,説明中國商業依然有巨大的機會,中部省份依然有逆襲的機遇。
英雄不問出處,每個省都可以是時代「弄潮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