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縱橫通信中報亮相:通信基本盤穩固,低空經濟佈局取得階段性成果

2025-09-01 08:30

8月28日晚間,縱橫通信發佈2025年中報,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7.97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174.08萬元,同比增長45.81%。

報告期內,縱橫通信堅持穩健經營與創新佈局並舉,通過穩固數字基建業務、大力發展數字營銷業務、積極佈局低空經濟產業,構建了「數字基建、數字營銷、低空經濟」三位一體的業務生態。

通信主業穩健,數字基建與數字營銷雙輪驅動

公開資料顯示,縱橫通信成立於2006年,為國內專業的信息通信技術服務提供商。就通信主業來看,目前已形成了包含5G新基建、政企行業數智化服務的數字基建業務,和全域數字營銷業務兩大板塊。

據工信部報告,2025上半年,通信業運行基本平穩,電信業務量收保持增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有序推進,5G、千兆、物聯網等用户規模持續擴大。截至6月末,5G基站總數達454.9萬個,比上年末淨增29.8萬個,佔移動基站總數的35.7%,佔比較一季度提高1.3個百分點。

報告期內,公司5G新基建業務保持穩定發展,重點項目有序推進,重點省份業務中標近10億元。而由於年初新中標項目合同簽訂時間為5月至6月,項目實施起步時間晚,拖慢了交付節奏,致使上半年該業務收入較去年同期下降,為1.99億元。

不過,鑑於充裕的在手項目訂單,上述小插曲預計不會對公司全年業績造成影響。根據業務特性,縱橫通信提供的是從項目實施與交付到網絡運維與優化等全方位一體化服務,隨着后續項目的推進落地,下半年將迎來收穫期。

全域數字營銷業務上,今年以來,縱橫通信將提升該業務盈利能力作為工作重點,在流量複用、用户標籤分析、營銷內容創作等方面積極應用AI大模型技術,優化產品和流量組合,提升運營效率。同時,持續拓展營銷品類,為頭部短劇平臺、小説平臺等提供推廣服務,拓展與品牌商家的合作。報告期內,全域數字營銷服務業務實現收入5.15億元。

低空經濟破局,三大業務方向均獲顯著進展

依託過往積累的市場資源和政府合作經驗,縱橫通信在夯實原有通信主業的同時,積極佈局低空經濟賽道的數智化建設、轉型、升級機會,開闢第二增長曲線的同時,也與主業形成效益協同。

去年7月,縱橫通信收購獅尾智能100%股權正式切入低空經濟賽道。據悉,獅尾智能的核心團隊曾任職於霍尼韋爾航空航天部門,負責過C919國產大飛機載人飛控技術的核心研發工作。獅尾智能首創的城市高樓無人機自動巡檢,已被寫入中國航空學會《低空應用場景白皮書》,併入選杭州市2024年低空經濟十大應用場景。

縱橫通信明確,公司的低空經濟業務以自主飛行為中心開展,重點聚焦高安全等級的機載航電飛控系統研發(智能飛控),同時推進低空交通新基建業務(智能空管)以及無人機自主巡檢業務(智能場景),形成技術+基建+場景的閉環。

報告期內,上述三大業務方向均取得顯著進展。智能飛控方面,公司航電飛控系統研發穩健推進,在硬件和算法迭代方面取得階段性成果;機載視覺輔助降落(VLS)系統完成驗證機首飛。

智能空管方面,與蒼南縣人民政府合作簽約,共同成立浙江縱橫飛空科技有限公司,推動峰飛航空大中型無人機V2000在蒼南的落地運營,共建浙南低空經濟產業基地,推動蒼南低空經濟發展在省市乃至全國先行示範。

智能場景上,無人機自主巡檢業務突破當前單一的建築建工巡檢模式,聚焦多行業算法開發,涵蓋水利、交通、警務、能源等領域。同時,公司及獅尾智能與峰飛航空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共建eVTOL生態鏈,將推動eVTOL航空器在空中立體出行、區域低空旅遊觀光、短途客貨運、eVTOL航空器飛行操作人員/安全員培訓以及航電飛控系統研發等產業的發展。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22-2024年中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呈現上升趨勢,預計2029年低空經濟市場規模達13904億元,2035年有望突破3.5萬億元。

華福證券研報認為,縱橫通信作為網絡通信產業領軍企業,積極探索新質生產力業務機會,佈局低空經濟、人工智能等賽道,是飛控系統這一優質賽道里面的稀缺上市公司,在技術和客户卡位上均具備先發優勢。低空經濟新業務與通信主業的協同,有望為公司帶來新的增量。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