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吳清最新發聲!國常會、證監會重磅部署!9月A股走勢研判來了→

2025-08-30 14:42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來源:中國商報)

轉自:中國商報

市場頻傳好消息。8月2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在全國部分地區實施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工作。

8月29日晚間,據證監會消息,近日,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吳清在北京召開專題座談會,與部分高校和行業機構專家學者、中國資本市場學會會員深入交流,充分聽取意見建議。證監會黨委委員、副主席李超參加座談。

會議圍繞如何做好資本市場「十五五」規劃,提出了針對性、前瞻性的意見建議。主要包括: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進一步深化制度改革,增強市場功能;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和投資價值,加快培育壯大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戰略資本,推動更多中長期資金入市;進一步健全股票、債券、衍生品、跨境監管等資本市場重點領域法律制度,完善立體化追責體系,嚴厲打擊財務造假、市場操縱、內幕交易等違法違規行為;穩步擴大資本市場高水平制度型開放,優化合格境外投資者制度,支持境外優質企業迴歸A股;等等。

吳清表示,下一步,證監會將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高質量謀劃好資本市場貫徹實施「十五五」規劃相關工作。持續鞏固資本市場回穩向好勢頭,以深化投融資綜合改革為牽引,加快推進新一輪資本市場改革開放,不斷增強市場的吸引力和包容性,積極倡導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理性投資理念。

「專家學者、學會會員作為資本市場領域的重要研究力量,希望大家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用好中國資本市場學會平臺,加強資本市場重大戰略性前沿性基礎性問題研究。」吳清説。

此外,近日,上交所發佈新修訂的上市公司公告格式指南和業務辦理指南。本次修訂充分吸收了在上市公司大走訪中收集到的意見和建議,較大幅度簡化報備文件,精簡公告正文,提升公告格式的友好度。經測算,規則修訂后上市公司備查文件數量將減少50%以上。下一步,上交所將在中國證監會的指導下,持續優化信息披露規則,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和投資者友好度。

A股半年報「成績單」亮眼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8月29日晚間,A股共有5299家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報,4085家公司的淨利潤為正,佔比77.09%,接近八成;淨利潤同比增速超100%的公司達643家。

按照申萬一級行業分類,農林牧漁、鋼鐵、計算機、電子、有色金屬等行業淨利增速靠前。行業板塊多點開花、亮點頻現:龍頭公司持續領跑,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汽車、生物醫藥、基礎化工等行業景氣度持續攀升;受益於AI算力需求推動,一批高科技企業也迎來業績的兑現。

在已披露半年報的上市公司中,營業總收入超過1000億元的共計49家,超過500億元的共計101家,超過100億元的達448家,超過10億元的共計2411家,超過1億元的達5054家。

其中,營業總收入排名前十的公司分別為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建築中國移動中國中鐵中國平安中國鐵建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其上半年營業總收入分別高達1.45萬億元、1.41萬億元、1.11萬億元、0.54萬億元、0.51萬億元、0.50萬億元、0.49萬億元、0.43萬億元、0.39萬億元、0.37萬億元。

從淨利潤來看,中國移動、貴州茅臺寧德時代中國電信工業富聯等多家行業龍頭公司上半年歸母淨利潤均超過百億元。其中,貴州茅臺以454.03億元的淨利潤領跑消費板塊。公司表示,其業績增長得益於市場營銷穩中有進、改革創新持續深化,尤其在科技與數字賦能傳統釀造工藝方面取得突破。

另據「Wind萬得」微信公眾號最新披露,2025第二季度,以滬深300為代表的傳統板塊業績增速走「穩」,科創50等硬科技、成長板塊受技術迭代、行業周期影響,盈利增速波動較大。A股近期進一步呈現「有活力、有分化」的態勢。

△圖片來自「Wind萬得」微信公眾號。

△圖片來自「Wind萬得」微信公眾號。

中國股市上漲潛力被看好

近期,A股市場迎來歷史性時刻。市場總市值首次突破100萬億元大關,創下歷史新高。

9月A股行情將如何演繹?近期,多家券商集中發佈新一階段策略研判,普遍看好接下來的政策延續和流動性改善,並對中國資產長期重估趨勢充滿信心。

華泰證券2025年秋季投資峰會上,華泰證券機構業務委員會主席梁紅表示,全球資產配置正逐步形成更多元化和分散化的趨勢。

「指數仍有上行動力,但波動可能加大。當前處於政策紅利與產業升級共振的結構性牛市中,需警惕高估值板塊回調風險。」格上基金研究員焦冰建議關注以下幾方面信息:8月31日將公佈8月PMI數據,若指數回升至榮枯線以上,將強化經濟復甦預期;美聯儲9月降息概率維持在84%,美元走弱利好外資迴流;3900點是滬指的重要心理和技術阻力位,看能否有效突破。目前融資余額已超過2.1萬億元,創歷史新高,獲利盤集中兑現或放大波動。

國金證券首席策略官牟一凌用「破曉」一詞概括對中國市場的秋季展望。他表示,在國內「反內卷」、債務停止收縮、海外發展製造業的組合下,國內製造業企業的資本回報將會逐步企穩回升,海外企業的資本回報反而可能因此下降。金融資本的流向大大低估了中國的產能價值。

此外,包括高盛、匯豐在內的多家外資投行看好中國股市繼續上漲趨勢,調高中國股市目標位。其中,高盛策略分析:「與周期性宏觀基本面不同,流動性因素和估值擴張一直是全球股市上漲的主要推動力,這點對中國也適用。」而在本月稍早時候,匯豐銀行分析師團隊也因中國國內的流動性充足而上調了中國境內股指的目標。

摩根大通稱,雖然看到投資擁擠的跡象,但認為全球政策寬松和中國流動性激增會提供強大的反向動能。該行分析師巴特拉預計,到2026年年底,滬深300指數將上漲24%,MSCI中國指數將上漲35%。巴特拉分析,中國股票的飆升得到了外國散户投資者的流入以及通過滬深300指數期貨合約的投機型投資者等共同的支持。

加拿大全資公募基金公司宏利基金在本周的分析中也表示,美聯儲降息預期強化,與中國國內近期系列積極政策形成共振,如此流動性的驅動將為A股與港股繼續注入強勁動力。

宏利基金則認為,當前A股總市值與居民儲蓄存款的比值處於歷史低位,顯示資金繼續入市潛力巨大。同時,增量資金結構將有望多元,比如外資回補需求、居民存款遷移等,將共同構成市場增量資金來源。

考慮到降息周期開啟和全球製造業周期啟動在即,牟一凌建議關注同時受益於海外製造業修復,消耗量將長期增長的實物資產,還有投資加速下的資本品,以及長期資產端預計將受益於資本回報見底的保險和券商。

中國商報綜合自證監會網站、證券時報、Wind萬得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