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30 16:02
《科創板日報》8月30日訊(編輯 宋子喬) 2025年Meta Connect大會將於9月17日至18日在美國舉行。據Meta CTO透露,會上Meta有望發佈帶顯示智能眼鏡Celeste、第三代RayBan-Meta眼鏡以及運動款Oakley眼鏡,並可能展示全新的「元宇宙軟件」,從硬件、交互、軟件層面重新定義AI眼鏡。
Meta被視作智能眼鏡行業風向標,在Ray-Ban Meta現象級爆品推出后,包括谷歌、三星、亞馬遜、Meta、華為、字節、阿里、小米等在內的互聯網大廠、智能硬件廠商甚至傳統眼鏡企業紛紛入局,計劃推出各自的智能眼鏡產品,蘋果被曝正在研發四款AR/XR智能眼鏡。
展望未來一年,多家大廠AI眼鏡和AR眼鏡新品雲集。A股公司如何佈局這一消費電子新賽道?
據《科創板日報》不完全統計,從2025年中報及隨后的業績説明會上看,歌爾股份、藍思科技、瑞芯微等多家公司均在智能眼鏡領域有所佈局,涉及硬件製造、光學顯示、算法、芯片、關鍵零部件等多個環節。
據藍思科技半年報,上半年其在光波導鏡片良率優化與高精度自動化組裝等核心工藝領域實現突破,並成功實現對國內頭部客户AI眼鏡整機的規模化量產交付。該公司接受機構調研時稱,當前AI眼鏡產能瓶頸仍在於核心模組和光波導鏡片產能有限。另外,日前有消息稱,藍思科技將獨家供應Meta新款AI眼鏡核心部件,目前相關部件已在製作中。
歌爾股份在中報中提到,其精密零組件業務及智能硬件業務板塊中的AI智能眼鏡、智能可穿戴等細分產品線業務均進展順利。
瑞芯微在中報業績會上透露,目前已有采用其產品的AI眼鏡客户項目,針對AI眼鏡等運動場景進一步優化了AI防抖、編解碼等技術。
則成電子表示,上半年新開發的AI眼鏡客户實現了量產交付,AI眼鏡類產品項目開始進入量產階段。
卓兆點膠稱,在視覺檢測領域及Meta AI眼鏡領域,均已獲得千萬級量產訂單,量產交付進展順利。
虹軟科技表示,正大力拓展AI眼鏡算法研究與應用,可以提供目前市面上絕大部分主流AI眼鏡視覺人工智能算法產品,已助力多家AI眼鏡公司首款產品發售。根據該公司交流紀要,2025年上半年,其已與5-6個AI眼鏡品牌簽署了合同,其中雷鳥AI眼鏡於2025年第一季度首發,更多的品牌集中在2025年第二季度及以后發佈。
藍特光學的玻璃晶圓產品已經導入多款終端AR眼鏡應用,但行業量產規模尚未達到放量階段,現階段對公司業績貢獻較小。在2025年半年度業績説明會上,該公司董事會祕書鄭斌傑表示,光波導顯示組件作為AR眼鏡的核心組件,是下一階段AR眼鏡規模量產與體驗升級的重中之重。
艾為電子在近期的調研中透露,其產品有應用於相關AR/AI眼鏡中,AR眼鏡結合AI大模型必定迎來新一輪的高速發展,搭載艾為"芯"的AR產品「將陸續與大家見面」 。
格科微透露,上半年已有500萬像素CIS在AI眼鏡項目量產。
消費電子行業正在經歷從「移動計算」向「空間計算」的範式轉移,以AI眼鏡為代表的智能終端設備有望開啟人機交互新範式。隨着國家購新補貼政策落地、AI眼鏡出貨量激增、核心技術突破三重利好疊加,智能眼鏡的市場滲透率逐漸提高。
IDC預計AI眼鏡2025年國內出貨量有望突破275萬台,同比增長107%。Wellsenn XR的展望更樂觀,該機構預計2025年全球AI智能眼鏡銷量350萬台,較2024年增長230%。到2030年,AI+AR技術有望發展到成熟階段,智能眼鏡將進入到高速發展期,2030年全球AI智能眼鏡出貨量有望增長至9000萬台。
東莞證券表示,國內政策加持下,AI終端有望加速落地。8月26日,國務院發佈關於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目標到2027年新一代智能終端、智能體等應用普及率超70%,到2030年新一代智能終端、智能體等應用普及率超90%,到2035年我國全面步入智能經濟和智能社會發展新階段。
華泰證券研報指出,持續看好在AI模型能力提升的背景下,眼鏡這一產品形態作為Always-on交互入口所具備的長期潛力;同時建議關注近期頭部企業新品發佈對產業鏈帶來的短期催化。
該機構建議關注兩大主線:其一,Meta新品發佈或將帶動2025-2026年銷量預期上修,對其核心供應鏈帶來潛在催化,建議關注歌爾股份,供應鏈相關公司包括環旭電子等;其二,AR眼鏡產品拐點將至,關注具有量價齊升邏輯的光學顯示等環節,包括:1)光波導及上游:該機構推薦水晶光電和舜宇光學科技,上游玻璃晶圓、碳化硅襯底環節相關公司包括藍特光學、天岳先進等;2)顯示:該機構推薦豪威集團,相關公司包括JBD(未上市)、華燦光電等:3)鏡片及貼合:相關公司包括康耐特光學、明月鏡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