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30 09:38
財聯社8月30日訊(記者 林堅)在公募降費改革持續深入的背景下,券商研究業務一度承壓,在剛剛全部披露的上市券商2025年半年報中,這一情況有所體現,曾經是券商筆墨較多的業務板塊,如今少了些許曝光。研究業務正經歷一場靜默卻深刻的轉型,各家機構並未收縮戰線,而是以更為務實和多元化的打法,積極應對行業變局。
財聯社記者梳理今年上市券商半年報發現,券商正擺脫對傳統佣金模式的過度依賴,打造非佣金類增長點,通過智庫化、數智化和產業化賦能內部業務與外部戰略客户,已成為券商研究業務謀求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路徑。
過去高度依賴交易佣金的單一商業模式正在被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更加多元、更注重深層價值創造的新生態。目前來看,2025年上半年,不少券商在研究業務方面有了新的動態,且部分是創新動作。
打法一:智庫化升級,深度綁定戰略與經濟
降費衝擊之下,單純以機構分倉為導向的賣方研究模式難以為繼,向更具深度、更具政策影響力的智庫型研究轉型,成為頭部券商的共同選擇。券商研究部門不再僅僅是成本中心,而是成為服務國家戰略、賦能區域經濟發展、提升公司綜合金融品牌價值的關鍵支點。
這一趨勢在多家券商的戰略部署中清晰可見。比如銀河證券持續打造智庫研究,成立了新發展研究院全球南方研究中心,旨在充分發揮研究專業優勢,及時解讀國家戰略政策及趨勢,並積極申報監管機構年度重點課題,將研究能力轉化為政策影響力。
西南證券推動研究所提檔升級為研究院,職能定位從傳統的賣方研究機構向「賣方研究+內部賦能+智庫建設」三維一體延伸。公司新組建的新發展研究部,利用賣方研究資源開展產業研究服務,積極為地方政府和產業客户提供諮詢服務,協同公司打造服務重慶的智庫品牌,實現了研究價值對內對外雙向輸出。
中泰證券則積極探索產學研創新模式,依託與中共山東省委黨校、山東社會科學院、山東財經大學共建的高質量聯合研究中心,積極打造山東省重點新型智庫。公司聚焦山東省重大戰略和重點領域,確定了18項年度課題進行重點研究攻關,使研究業務深度融入地方經濟發展。
廣發證券的產業研究院同樣持續打造產、學、研、投、融生態,聚焦重點賽道深化產業生態圈建設,為各級政府政策制定及產業規劃提供多項研究諮詢服務。其通過深化與科研院校、政府部門的聯繫,建立了科研成果轉化與產業對接孵化的合作機制,發揮了金融賦能科技向生產力轉化的橋樑作用。
南京證券、西部證券等機構也專門成立了產業發展研究中心或類似部門,積極參與相關部門的決策諮詢、項目論證和產業研究工作,報送了大量決策參考及研究成果,形成了對地方政府智庫體系的有益補充。
打法二:AI重塑研究生產與客户服務全鏈條
面對降費帶來的成本壓力,提升人效與研效成為券商的必然選擇。人工智能技術不再僅僅是概念,而是在2025年上半年全面滲透到券商研究業務的生產、審覈、分發和服務的每一個環節。
招商證券正持續打造「AI研究所」,其運用大模型技術持續提升研報審覈質控水平,並迭代智能研究管理平臺,系統性提升研究服務的質量和效率。AI的應用從輔助工具升級為核心基礎設施。
國金證券與中信建投證券不約而同地在半年報中強調了同一方向:大力深化金融科技賦能,探索AI技術應用。二者均通過數字化平臺重構、內容載體創新及數據可視化工具應用,大幅提升研究產品生產效率,全方位優化客户體驗。這表明,數字化已從單點嘗試邁向系統性的流程再造。
西部證券自主研發的智能決策系統VSignals持續迭代,開發了股票分析清單、財報總結、股票AI覆盤、區域經濟等特色功能,向多業務線輸出研究能力,實現了研究能力的內部協同與價值最大化。
廣發證券積極推動研究業務的數智化建設,進一步探索AI智能投研功能應用,並藉助廣發研究門户網站、小程序等構建多平臺、多渠道、多維度的客户服務體系,使研究成果能夠更精準、更便捷地觸達客户。
申萬宏源證券則從內容呈現形式上進行創新,嘗試「脱水研報」這一新型發佈方式。通過化繁為簡,聚焦核心邏輯,進一步擴大研究產品的傳播面,提升研究的品牌影響力與客户獲得感。
數智化轉型的直接成果是分析師人均產出的提升和運營成本的優化。財通證券在報告中指出,其持續健全研究所內控機制,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截至今年上半年,研究所分析師人數同比增長25%。在降費背景下實現團隊擴張,背后必然有效率提升作為支撐。
打法三:深化「研究+」對內賦能與對外聯動
研究業務能否真正創造價值,其關鍵考覈在於能否深度融入公司的業務生態,實現對內賦能和對外聯動的雙重目標。「研究+」不再是一句口號,而是成為驅動券商各業務條線發展的核心之一。
國元證券的研究業務打法頗具代表性,公司錨定「產業研究+產業投資+產業投行+綜合財富管理」黃金賽道,通過繪製產業地圖、深化產研投對接,將研究成果直接轉化為業務機會,形成了清晰的閉環。
浙商證券的研究業務轉型升級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其研究事業部組織架構改革如期完成,形成了以賣方研究、產業智庫、機構銷售、研究投顧四大核心功能為支柱的全新業務佈局,為一個綜合性的研究服務平臺奠定了基礎。數據顯示,其客户數量實現穩步增長,公募及保險客户已達147家,私募及其他客户已達178家,體現了多元化客户服務能力的提升。
長江證券研究所配置了全行業的研究力量,涵蓋5大研究領域、34個研究方向,並秉承價值投資理念,加強產業鏈上下游的互動和深入研究。公司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持續提高在能源轉型、高端製造和科技創新相關產業鏈研究的專業化程度,着力做好「五篇大文章」的相關研究工作,同時順應機構化趨勢,建立服務於中長期資金入市的研究框架及客户服務體系。
中泰證券成立了研究業務委員會,不斷整合各條線研究資源,探索「研究+」賦能模式,推動「三投聯動」(投行、投資、投研)以及研究條線境內外一體化運作,旨在打通內部資源壁壘,形成協同效應。
東方財富證券強調加快證券研究業務發展,並聚焦新質生產力領域,積極為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研究力量。華泰證券、西南證券等多家機構均表示,在進一步做好對內研究服務的基礎上,積極為政府部門與監管機構提供研究支持,拓展了研究的服務外延。
東吳證券積極拓展海外研究市場,擴大全球覆蓋範圍;山西證券在賣方研究方面建立了機構客户統一服務機制,並實現了重點公募基金客户的突破。這些舉措都顯示了券商正以更加開放和主動的姿態,將研究能力轉化為市場競爭力和客户黏性。
這場轉型遠未結束,但方向已經明確。那些能夠將智庫化的戰略高度、數智化的技術效率與產業化的商業深度有機融合的券商,將在新一輪行業洗牌中構建起難以撼動的核心競爭力,或真正實現研究業務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