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瑪仕度肽上市即脱銷,信達200億的目標就靠它了?

2025-08-29 19:33

8月27日,信達生物發佈半年報: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59.53億元,同比增長50.6%錄得淨利潤12.13億元,上年同期虧損1.6億元。

近60億元的總收入中,52.34億元是產品收入,同比增長37.3%;除此以外還有一筆6.66億元的授權收入:今年1月初,信達生物實現了DLL3 ADC產品的海外授權,從羅氏手里拿到了8000萬美元首付款,比恆瑞同期BD的DLL3首付款多了一點點。

表面看起來,信達已經相當不錯了,但距離2027年200億元的營收目標還有不少距離。

減肥藥瑪仕度肽可能是信達生物最大的機會。今年6月底,瑪仕度肽在國內獲批減重適應症,信達上下從此全員轉入「推廣模式」。7月時,信達生物董事長俞德超還發朋友圈,稱瑪仕度肽已經賣脱銷,公司正在加班生產。

8月28日的業績會上,信達生物管理層再次強調了瑪仕度肽的市場成績:雖然瑪仕度肽上市銷售的時間還比較短,但公司目前收到市場的反饋「非常不錯」,有信心將這一品牌打造為「減重領域的標杆」。

8月29日,信達生物領漲創新葯板塊,截至收盤,股價漲超7%,來到97.2元/股。

基本盤維持較好增長

信達生物並沒有在財報中披露已上市產品的具體銷售額,僅表示:信迪利單抗在內的主要產品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

PD-1至今是信達的看家品種。目前國內市面上PD-1類相關產品已經達到24個年治療費用也早就被打下來。因此這兩年市場上唱衰PD-1的聲音不在少數。

但從幾家上市公司的半年報表現看,PD-1還遠未到達天花板君實生物今年上半年特瑞普利單抗國內創收9.54億元,同比增長42%。

信迪利單抗是第一個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的PD-1抑制劑。去年信迪利單抗銷售額5.2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8.19億元,佔當年信達生物產品收入的46%。但還是及不上百濟的替雷利珠單抗。

不過信達有一套自己的算法。俞德超今年8月在西普會上表示:信迪利單抗在24個PD-1類產品中「支數份額排第一」市場反饋極佳。可見信迪利單抗雖銷售差那麼一點意思,卻依然是信達生物的臺柱子。

健識局拍攝於2025西普會現場

健識局拍攝於2025西普會現場

除了信迪利單抗,生物類似藥也是信達生物一大基本盤。

西普會上俞德超表示,公司的貝伐珠單抗在12個已上市VEGF單抗中市場份額第二,利妥昔單抗在7個已上市CD20單抗中市場份額第一趕在生物類似藥集採來臨前,信達生物應該還能享受最后一波增長。

除此之外,信達代理的塞普替尼也是市場第一,佔據RET-TKI產品市場份額的70%。

塞普替尼是2022年3月信達從禮來引進的品種,2023年3月在國內實現商業化上市。目前來看,塞普替尼的成績遠超基石藥業引進的同類產品普拉替尼給信達生物帶來不少代理收益。

去年至今信達陸續上市的新葯如KRAS G12C抑制劑氟澤雷塞片、ROS1抑制劑他雷替尼、三代EGFR-TKI利厄替尼等,進一步豐富了信達生物的產品組合,也為其貢獻了一定收入。

接替PD-1的下一個大藥

在信達生物商業化上市的5款新葯中,最受市場關注的無疑是瑪仕度肽。

瑪仕度肽由禮來與信達生物合作開發,今年6月底在國內上市,成為全球首個獲批的GCG/GLP-1雙靶減重藥物,也是國內第二款獲批上市的GLP-1雙靶點減肥藥目前,瑪仕度肽最低規格定價630元一盒,實際治療費用比司美格魯肽高些,低於替爾泊肽。

今年8月,信達生物首次參加西普會,主要就是爲了推介瑪仕度肽。

健識局拍攝於2025西普會現場

健識局拍攝於2025西普會現場

俞德超在會上稱,信達生物能取得現在的成績,主要就在於踩準了全球醫藥界兩大現象級靶點——PD-1和GLP-1言外之意,瑪仕度肽會成為支撐信達生物未來數年發展的下一個大藥。

業績會上,信達生物管理層表示:對於瑪仕度肽的推廣,公司重點放在品牌構建以及全渠道佈局上。目前的渠道除了覆蓋傳統的公立醫院、民營醫院體系外,公司正在積極拓展電商平臺以及零售藥店終端。

8月29日,健識局發現瑪仕度肽還未上線京東大藥房,但在阿里醫療健康服務單家最高銷量已經有8000+,在京東平臺最高銷量則為7000+而早就上市的司美格魯肽、替爾泊肽在京東平臺銷量已經是20萬+、9萬+的量級。

2027年,司美格魯肽類似藥就可能陸續上市,這兩年對信達生物來説是重要的市場窗口期。

信達生物並未給出對瑪仕度肽的具體銷售預期。不過,2027年200億元的營收目標,應當主要就靠瑪仕度肽了。

生物類似藥集採即將到來。今年1月,安徽擬牽頭開展全國生物類似藥集採的消息傳出。信達生物曾迴應:「公司2027年200億元的目標是在假設集採發生的情況下達到,不會受到影響。」根據管理層預計,最早在今年年底,生物類似藥集採就可能對公司財務造成影響。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