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9 22:08
隨着港A股牛市愈演愈烈,市場的波動正日漸加劇,此時兼具防禦與成長彈性的資產受到機構的看好。
基於這一邏輯,一方面既要瞄準高股息資產帶來的安全邊際,同時也要沿着眼下AI、消費、新質生產力等市場主線方向挖掘價值機會。
近日,美的集團(000333.SZ/00300.HK)發佈中期財報,呈現出一份表現不俗的經營成績單。
財報數據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523億元,同比增長15.7%,實現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260億元,同比增長25.0%。
在外部環境複雜多變、市場競爭持續加劇的背景下,美的此次亮眼的業績表現,無疑為外界觀察行業內優質企業提供了一個絕佳樣本。同時公司所具備的高股息與成長性特徵也讓其成為眼下市場不容忽視的價值標杆。
值得一提的,近日美的洗衣機荊州工廠獲WRCA(世界紀錄認證機構)認證,成為「世界卓越的首個多場景覆蓋的智能體工廠」,這同時也標誌着行業首個智能體工廠正式落地。
這背后不僅是美的的技術和智能製造能力在全球範圍內獲得認可,更暗含着其對未來製造業的深刻理解和戰略佈局,不妨就此進一步探討其長期成長的機會所在。
「智能體工廠」背后藏着美的業績成長密碼
首先來看到美的這份半年度成績單。
美的業務佈局涉及To C與To B兩大分部,涵蓋多個業務條線。財報顯示,上半年智能家居業務板塊實現營收1672億元,同比增長了13.3%。新能源及工業技術板塊實現營收220億元,同比增長28.6%;智能建築科技板塊實現營收195億元,同比增長24.2%;機器人與自動化板塊實現營收151億元,同比增長8.3%。
公司各大業務齊頭並進,進一步深挖這背后的支撐邏輯,此次獲世界紀錄認證的「智能體工廠」成為一個絕佳的觀察切面。
為什麼這麼説?
首先,「智能體工廠」不僅是其技術和智能製造能力的展示窗口,更是美的集團各大業務協同發展的核心底層支撐。這種底層技術架構為其各個業務板塊帶來了顯着的協同效應。
以美的洗衣機荊州工廠來看,該工廠14個智能體覆蓋了38個核心生產業務場景並依託「美的工廠大腦」進行協同,深度融合美的製造經驗、大模型技術與具身機器人技術,具備從感知、決策、執行、反饋到持續優化的端到端能力。透過這一微觀視角,可以清晰看到在家電業務板塊上,智能體工廠的高效生產模式使得美的能夠更快地響應市場需求,提供高質量的產品。
而根據美的洗衣機荊州工廠的實踐結果,其顯示在多個製造業核心場景,智能體能以秒級響應完成傳統人工小時級任務,平均提效80%以上,其中排產響應速度提升90%。顯然,這種效率提升可以直接轉化為更高的生產能力和更低的單位成本,助力其家電等相關業務獲得更快速的發展。
而再關注到,機器人與自動化業務。
智能體工廠中的人形機器人和自動化設備的應用,不僅提升了生產效率,還為機器人與自動化業務提供了實際應用場景和數據支持。目前,美的集團依託自有製造工廠與產線,已經實現人形機器人從實驗室到場景應用的跨越,在注塑車間完成階段性調試,並與工廠業務系統形成業務閉環。
例如,美的的兩款自研人形機器人「美羅」和「美拉」已分別進入智能工廠和智能家居場景應用。其中,「美羅」作為公司自主研發的面向工業場景的人形機器人,其能夠自主執行品質首檢、DMS巡迴會議、TPM巡檢、EHS巡檢等高頻次任務,實現實時響應與全流程自主決策。
另外美的打造的玉兔-AI巡檢機器人也已經在實驗室上崗,其通過多模態數據空間感知,具備類人化環境感知能力,精準理解複雜工業場景。其從單一動作向多工序、多任務銜接發展,完成自主巡檢、診斷及實時處理的全鏈路閉環,使異常處理進入秒級時代。
顯然這種在具體場景和實驗室的實際應用也為美的自身機器人業務的技術迭代和市場推廣提供了有力支持。換言之,通過在智能體工廠、智能家居等場景中的實踐,美的能夠不斷優化機器人的性能和功能,提升其在市場中的競爭力。
其次,通過工廠大腦和多智能體的協同運作,美的實現了從生產管理到供應鏈管理、產品研發等各個經營核心環節的全面智能化和自動化。
一方面,在生產端,美的打造的工廠大腦每日處理30億條工業實時數據,為智能體的聯動提供了強大的數據支持。通過數據驅動的智能化管理,美的實現了生產全流程的優化和提升。這種數據驅動的管理不僅提升了生產效率,還減少了生產浪費和庫存成本。
另一方面,在產品研發上。通過分析生產數據和用户反饋,美的能夠更快地進行產品迭代和優化,響應市場需求,以此不斷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此外,在供應鏈管理上,智能體工廠通過部署大量的傳感器和智能設備,能夠實時監測供應鏈的各個環節,並藉助大數據分析和AI算法,為供應鏈管理提供精準的決策支持。藉此,美的則可以提前預測原材料的供應波動,及時調整採購計劃,避免生產中斷,有效提升供應鏈的效率和靈活性。
再者,「智能體工廠」不僅提升了美的自身的生產效率和市場競爭力,也為美的帶來了新的業務增長機遇,推動了整個產業鏈的高端化。
憑藉深厚的行業積累,美的的智能體工廠解決方案不僅服務於自身,同時也能夠向其他工業企業賦能,通過提供技術和智能生態的支持,其為全球製造業提供「全流程無人干預、全要素自我進化」的可複用的智能體工廠新範式。
換言之,通過幫助其他企業實現生產流程的智能化和自動化,美的也將藉此獲得更多的業務機會,打造新增長曲線,不斷擴展其在智能製造領域的市場份額。據悉,美的綠色工業已經賦能了60w+工業企業,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此刻為什麼必須重新定價美的?
美的通過「智能體工廠」證明了三條關鍵價值:
其一,美的把AI真正寫進利潤表,而非停留在概念。
在傳統制造業中,AI技術的應用往往停留在概念驗證階段,難以大規模落地並轉化為實際的經濟效益。然而,透過美的通過「智能體工廠」的實踐,可以清晰看到,其已經成功將AI技術深度融入生產流程,實現了從概念到實際應用的跨越。美的憑藉其全棧自研工業智能中樞系統「美的工廠大腦」如今業已能夠讓各大智能體完美協作、激發最大潛能的,這可以説是全球工業AI里程碑。
而這顯然不僅只是提升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也還直接反映在其財務表現上。透過美的交出的亮眼的業績,不難發現,AI技術的應用已經為美的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
其二,美的擁有全球最難複製的工業數據與場景壁壘。
美的的業務覆蓋智能家居、能源及工業技術、智能建築科技、機器人與自動化、醫療等多個領域,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工業技術體系。
這種多元化的業務佈局使得美的積累了海量的工業數據,這些數據不僅是美的技術創新的基石,也是其難以被競爭對手複製的核心競爭力。
通過「智能體工廠」美的能夠將這些數據進行不斷的深度挖掘和分析,實現經營全流程的優化與升級。這種基於大數據的智能製造模式,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還提升了產品的質量和一致性,響應了市場需求,有助於幫助公司進一步鞏固其在市場上的領先地位。
其三,美的把製造業的規模經濟升級為「數據經濟」。
傳統的規模經濟依賴於大規模生產和成本控制,而美的通過「智能體工廠」將規模經濟升級為「數據經濟」。
在「數據經濟」模式下,美的通過數字化技術和AI算法,實現了生產流程的智能化和柔性化,能夠快速響應市場變化和客户需求,同時也為美的在產品與服務端帶來了顯著的溢價能力。
從市場估值層面來看,資本市場往往對傳統制造業的估值通常給予折價,認為其進入門檻低、競爭激烈。但顯然,美的如今已經構建了全新的競爭壁壘,實現了增長範式的重構,憑藉這一新質生產力,公司也具備了三大價值重估的可能。
首先,是數據資產價值重估。
美的積累了覆蓋多行業的海量工業數據,這些數據資產在報表中並未充分體現。隨着AI時代的到來,這些數據的價值正在加速釋放,資本市場理應對公司這一核心積累予以重新定價。
其次,是場景複雜性溢價。
美的業務橫跨智能家居、工業技術、醫療等多個領域,這種複雜的工業應用場景形成了難以複製的生態優勢。資本市場對於這種多元但協同的生態體系通常會給予估值溢價,由此,美的的顯著優勢也具備重估的可能。
最后,是轉化成本壁壘與未來潛力空間。
美的智能工廠對外賦能的潛力目前仍未放量,后續具備巨大的成長潛力。與此同時,后續一旦這些客户接入美的的工業互聯網體系,遷移成本極高。這種"粘性"創造了持續的現金流,降低了業績波動性,也將持續為公司獲得確定性溢價和高成長溢價,帶來重估的機遇。
寫在最后:從生產產品到生產未來
美的集團的轉型升級之路,是從傳統家電製造企業邁向多元化科技集團的華麗轉身。這一轉變並非一蹴而就,而是基於長期的技術積累、戰略規劃以及對市場趨勢的敏鋭洞察。
在當下,美的的業績表現穩健,其可觀的分紅政策,以及在「科技」與「消費」領域的雙重標籤,使其在市場中具有較高的辨識度。
在牛市環境中,這種獨特的市場定位賦予了其既具備安全性又擁有估值彈性的雙重優勢,使其有望成為市場資金追逐的焦點。
從長期視角來看,美的所積累的「智能工廠」方案預示着其未來發展的巨大潛力。這一方案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突破,更是商業模式的創新。憑藉在智能家居、智慧樓宇、智慧醫療、機器人等多個前沿領域的深厚技術積累和持續投入,美的有望在這些領域實現突破,從而為其打開更廣闊的成長空間。
在全球製造業的舞臺上,能夠同時掌握如此豐富的工業場景、AI技術能力以及垂直整合優勢的企業屈指可數。美的憑藉其在這些領域的全面佈局和深厚積累,已經在全球製造業中佔據了重要地位。
美的的「智能體工廠」不僅是生產效率提升的體現,更是對未來製造業模式的一種探索和實踐,這在為其自身帶來更強勁競爭力的同時,也為整個行業的發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顯然,當下的美的,不僅在生產產品,更在生產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