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碳阻跡創始人兼CEO晏路輝:AI Agent,定義下一代碳管理| 36氪2025AI Partner百業大會

2025-08-29 21:18

8月27日,由36氪與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聯合主辦的2025 AI Partner百業大會於北京中關村軟件園盛大啟幕。本次大會以「中國式方案」為主題,分為「中國式方案」和「誰來定義下一個人工智能時代」兩大篇章,圍繞「中國式創新的黃金時刻」「超級智能體能否成為下一代AI的核心形態」「中國式方案重塑世界科技競爭格局」「AI+千行百業融合創新的繁榮景象」四大話題,全方位集中呈現中國AI的最新突破與生態體系,分享中國式AI的成長路徑和未來前景,探索中國式方案的創新模式。

當日,碳阻跡創始人兼CEO晏路輝帶來了《AI Agent,定義下一代碳管理》主題演講。

以下為致辭內容,經36氪整理編輯:

尊敬的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是來自碳阻跡的晏路輝。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個非常垂直的領域 —— 碳中和領域的 AI 智能體(Agent),以及我們在這個方向上的探索與最新成果,希望能給對這個話題感興趣的夥伴帶來一些啓發。

我們之所以投入大量精力、成本研發 AI 智能體,核心是因為要解決的問題 —— 全球變暖和氣候變化應對 —— 本身具有極高的嚴峻性與挑戰性。當前,全球平均温度較工業革命時期已上升 1.55 度,而本世紀末將温度增幅控制在 1.5 度以內是全球温控的核心目標,2024 年這一目標已被突破,應對氣候變化的緊迫性愈發凸顯,各行各業的企業都需在碳減排上採取行動。

從全球範圍來看,已有幾十萬家企業主動或被動參與碳減排。目前,對碳排放披露、報告及減排有直接要求的核心平臺有四個: MSCI、碳披露項目(CDP)、科學碳目標(SBTi)、Ecovadis, 中國企業無論是碳披露、碳減排還是實現碳中和,都與這四大平臺密切相關。過去五年(2020-2025 年), 這些平臺的企業用户增長顯著: 中國企業中設定科學碳目標(SBTi)的數量從 10 +增至 1000 +,參與 Ecovadis 評估的中國企業更是超過2 萬家,越來越多的主體開始關注氣候變化這一關鍵議題。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企業已從 「合規驅動」 轉向 「價值創造驅動」,從被動應對轉為主動行動。在中國,已有 3700 家企業納入碳交易範疇,涵蓋發電、鋼鐵、水泥、鋁冶煉等行業;百度、阿里、騰訊、字節跳動、高瓴、大鉦資本、寧德時代等行業領先企業,也在碳管理領域採取了積極主動的舉措,承諾並逐步兑現碳中和目標。據預測,未來 30 多年,中國為實現碳中和投入的資金規模將達到 140 萬億元,市場空間極爲龐大。

但對企業而言,管理碳排放、減少碳排放仍面臨諸多挑戰。首先是專業門檻高:我做個小互動 —— 聽説過 「碳管理」「碳足跡」 的請舉手?知道 「碳中和」 的請舉手?用過 「螞蟻森林」 的請舉手?(現場觀察)大家能看到,仍有 2/3 的人未對 「碳管理 / 碳足跡」 舉手,足以説明這個領域的認知門檻。其次是數據蒐集難:企業碳數據蒐集需要極強的協同性,需運營層、各部門甚至上下游參與。尤其對頭部企業而言,自身直接排放佔比有限,90% 以上的排放屬於 「範圍 3 排放」(來自上游供應商、下游消費者等),協同難度更大。

針對這些痛點,我們在今年 7 月發佈了國內首個碳中和領域的 AI 智能體 ——Carbon AI Agent。這一產品依託碳阻跡 14 年的行業積累:服務過數千個客户項目,計算過近萬個產品的碳足跡,沉澱了海量企業碳數據。我們希望通過 Carbon AI Agent,幫助企業突破效率瓶頸,實現以往難以想象的碳管理效率提升。

考慮到大家大多不是碳管理領域的從業者,我簡要介紹四個核心應用場景:

第一個是AI 建模。比如計算一部電腦的碳足跡,在沒有 AI 的時代,很多人會感到茫然。而通過 Carbon AI Agent,只需輸入 「計算電腦碳足跡」 這一關鍵詞,它會自動梳理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排放來源 —— 從電腦所需的鋁、塑料、金屬等原材料,到生產製造中用到的汽油、柴油、電力,生成完整排放列表。輸入的信息越詳細,結果就越精準,能幫企業快速建立至少 70%-80% 準確率的初始模型,且支持用户修改調整,解決 「專業門檻高、無從下手」 的難題。

第二個是數據收集與處理。企業碳數據蒐集往往繁瑣且量大,Carbon AI Agent 能將無序數據導入系統,自動排序、生成標準化表格,完成 「髒數據」 清洗,輸出高質量可用數據,大幅降低人工成本。

第三個是CDP 預評分。CDP(碳披露項目)影響力巨大,背后代表着百萬億美元級別的投資 —— 投行、投資機構會通過 CDP 要求全球兩萬多家企業披露碳數據 ,世界 500 強也會依據供應商的 CDP 評級分配訂單。以往企業想提升 CDP 評分卻缺乏清晰路徑,而 Carbon AI Agent 通過訓練優質評分邏輯與數據,能導入企業初始數據給出預評分(如當前為 C 級),並明確 「要達到 B 級需做哪些改進」,幫助企業在資本市場、客户市場獲得更多投資與訂單。

第四個是ESG 報告生成。上市企業做 ESG 報告已經是強制要求,通過AI+ESG的Agent,企業製作ESG報告的時間成本降低90%以上,費用成本相比傳統諮詢方式也能降低70%以上 。

我們的核心產品 「碳雲」 已集成 Carbon AI Agent,為其提供能力加持。在全球碳管理產業競爭中,此前美國、法國等企業領先,而當前我們在 AI Agent 的關鍵功能模塊對比中已處於全球領先地位,贏得了眾多國際客户的認可。這也證明,中國企業在大模型與 Agent 領域,完全有機會打造領先典範。在碳中和這個垂域,我們希望通過 Carbon AI Agent 為國爭光,引領全球碳排放管理水平提升。

之所以能做出國內領先的 Carbon AI Agent,核心在於 「數據積累」——AI 是工具,沒有高質量數據支撐難出好結果。碳阻跡自2011 年成立,2012 年起搭建中國碳數據庫CCDB,目前已沉澱 51 萬條核心高質量數據,基於這些數據持續訓練、迭代模型,才讓 Carbon AI Agent 在今年 7 月成功推向全球。

未來,我們會繼續堅定推進 Carbon AI Agent 的優化,結合深耕碳領域的能力,幫助更多企業做好碳管理。我們公司的使命是 「讓每個產品都有碳足跡」, 我們期望以覈算為起點,幫助企業企業實現氣候轉型,讓消費者瞭解自己的選擇對環境的影響。我的分享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