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9 20:53
來源:投資家
作者 | 鋭眼哥
最近的A股,有兩大核心熱點:AI和稀土。
AI這邊,英偉達叫停中國版特供AI芯片H20生產的消息,直接刺激了資金爆炒國產替代的熱情,有「中國英偉達」之稱的寒武紀被推上神壇,市值一度突破6000億元。
稀土這邊,則是板塊全面開花,多隻股票暴漲。
北方稀土,股價暴漲
8月25日,金力永磁20cm大號漲停,包鋼股份漲停,北方稀土幾乎漲停。產品跟稀土永磁關係密切的金風科技、中鋼天源也都漲停。
8月27日,稀土板塊又爆了,北礦科技漲停,北方稀土盤中一度漲停,市值逼近2000億大關,前天20cm漲停的金力永磁,盤中也一度大漲超過15%。
稀土板塊,這是要比肩AI的節奏?
現在是8月底,上市公司半年報披露的密集期。稀土永磁板塊市值最大的北方稀土,在8月26日晚,披露了半年報。
上半年,北方稀土營收188.66億元,同比增長45.24%;淨利潤9.31億元,同比大增1951.52%;扣非后淨利潤8.97億元,同比狂增5644.93%。
一般來説,公司淨利潤增速高於扣非后淨利潤增速是普遍現象,但北方稀土正好相反,其扣非后淨利潤增速是淨利潤增速的近兩倍,這隻能説明公司主業景氣度爆棚了。
北方稀土的股價也充分反映了業績,最近兩個月從24元漲到54元,短期漲幅高達125%。
截至8月20日,北方稀土股東數量為57萬戶,這些投資者應該已經賺麻了。
北方稀土在公告中提到,公司業績增長主要得益於鐠釹等主要稀土產品銷量增加、均價上漲,其中稀土金屬產品產量同比增長28.10%,稀土功能材料產量同比增長16.65%。
產品量價齊升,北方稀土作為全球最大的輕稀土產品企業,這次徹底吃飽了紅利,真的是賺爆了。
同行中,金力永磁大約在一周前發佈了半年報,公司營收35.07億元,同比增長4.33%;淨利潤3.05億元,同比暴漲154.81%;扣非淨利潤2.34億元,同比飆升588.18%。
其它稀土永磁股中,寧波韻升上半年淨利潤1.08億元,同比增長179.83%;五礦發展淨利潤1.07億元,同比增長111%,盛和資源、廣晟有色扭虧為盈。
包鋼股份,跟北方稀土深度綁定
前文提到,A股稀土永磁股市值第一的是北方稀土,其「兄弟公司」包鋼股份業績也爆了:
上半年營收313.29億元,同比下滑11.02%;但淨利潤1.51億元,同比增長39.99%,扣非淨利潤1.07億元,同比大漲67.98%。
包鋼股份的業務比較混搭,一部分是鋼鐵業務,一部分是礦產資源開發業務,其中就包括了稀土精礦,還有一部分業務涵蓋黑色系副產品、冶金設備製造等。
在上半年鋼材價格下跌的情況下,包鋼股份淨利潤還能大增,稀土板塊的貢獻居功至偉。
上半年包鋼股份稀土精礦產量21.11萬噸,均價1.87萬元/噸,同比增長14%,已經連續多個季度漲價;生產稀土鋼新材料101.71萬噸,創出新高,佔鋼材總銷量14.6%。
在稀土出口管制的背景下,7月份,包鋼股份的稀土精礦價格再度上漲,這又會刺激到下半年的業績。
這里要重點説下包鋼股份和北方稀土的關係。二者同屬包頭鋼鐵集團,截至2025年二季度,包頭鋼鐵集團持有包鋼股份55.38%的股份,是其第一大股東;北方稀土持有包鋼股份0.58%的股份,是其第六大股東。
包鋼股份擁有全球最大的稀土原料基地、年產能45萬噸的內蒙古白雲鄂博礦的採礦權。包鋼股份負責開採鐵礦及稀土原礦,並將稀土精礦獨家供應給北方稀土。北方稀土則主要做稀土分離、冶煉及深加工業務。
2024年,包鋼股份和北方稀土共同出資成立了內蒙古包鋼鑫能源有限責任公司,相互整合資源,強化產業鏈的協同。因此,兩家公司在業績、股價上的協同效應也非常強。
比如,今年7月10日,包鋼股份和北方稀土共同宣佈,將2025年三季度稀土精礦價格調整為不含税19109元/噸,季度環比上漲1.51%。
7月11日,包鋼股份、北方稀土就來了個集體漲停。
也正是從這天起,包鋼股份開始密集接待多家券商、基金等機構的調研,公司的董祕、證券部門忙得不可開交。
稀土行業規範發展,最重要的長期利好?
對稀土行業來説,最近利好消息不斷。
前幾天,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暗示9月份降息,這對資源行業是利好。我們也能看到,這幾天有太多的小金屬股票都在大漲。
國內方面,近期多部門正式發佈《稀土開採和稀土冶煉分離總量調控管理暫行辦法》,一是強調要控制總量,超指標生產違法;二是對於不按合規產能生產的企業,以及未能夠被有關部門確定為稀土生產的企業,進行供給減量;三是要求企業建立稀土產品流向記錄,錄入國家統一追溯系統。
很明顯,國家出手了,更加嚴格管理稀土行業,這也是在「反內卷」大背景下對稀土行業作出的進一步規範監管。
稀土被譽為工業維生素、新材料之母、工業黃金、戰略金磚、超級工業味精、國防科技基石,享有各種美譽,對半導體、航空航天、國防軍工等高科技領域有着重要作用,然而稀土在中國長期卻賣着「白菜價」。
幾十年前,因為缺乏分離提純技術,中國只能以「原礦」形式低價出口稀土,稀土礦石價格甚至低於沙子。
而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利用中國的稀土礦加工成導彈導引頭、手機芯片等高科技附加產品,價格翻漲幾百倍以上。
2000年前后,中國的地方稀土小廠遍地開花,非法盜採猖獗,造成了嚴重環境污染和嚴重資源流失。
2010年后,國家通過六大稀土集團整合資源,淘汰落后產能,並實施出口配額制度。
到2015年底,六大集團控制全國大部分稀土採礦權及冶煉分離產能,並使得非法稀土開採大幅減少。
2016年,《稀土行業規範條件》規定了最低生產規模,並強制採用環保工藝,關閉不符合標準的企業,稀土行業加快技術替代與綠色轉型。
與此同時,中國加強對稀土出口的管制,實行「總量控制+動態管理」。
一套組合拳下來,稀土漲價明顯。以氧化鐠釹價格為例,從2010年的每噸10萬元漲到了2025年的每噸63萬元。
總體來看,通過「集團化整合+環保倒逼+動態管制+技術升級」的方式,中國從被動輸出廉價稀土原料的國家,升級為掌控全球稀土供應鏈的主要國家。
目前中國掌控了全球絕大部分稀土分離產能,並在新能源汽車永磁電機、軍工材料等稀土高端應用環節佔據重要地位,形成了「資源-技術-市場」的閉環。
隨着稀土重要性的進一步增強,稀土行業、稀土公司的一舉一動都會成為資本市場的關注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