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華創金融 徐康團隊】聯易融科技25H1:擬大額回購彰顯公司信心,國際業務有望打造第二增長曲線

2025-08-29 13:39

(來源:小康金融)

事項:

聯易融科技發佈2025年中報。25H1實現營業收入3.75億元(同比-9.3%),歸母淨利潤-3.80億元,經調整淨利潤-3.72億元(24H1為-1.89億元)。

評論:

收入有所承壓,毛利率同比下行。25H1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75億元(同比-9.3%),淨調整淨利潤-3.72億元。減值損失2.70億元(同比+66.4%),剔除減值后經調整淨利潤-1.02億元。毛利率下降至56.0%(同比-14.9pct),主要由於產品結構改變,同時基於市場環境,採用更加靈活的定價策略所致。

擬進行大額回購,彰顯公司信心。公司公告,承諾在未來12個月內進行不少於8000萬美元的B類股股份回購,彰顯公司信心。此前,2024年3月,公司公告擬動用不超過1億美元回購不超過2023年6月13日已發行股份的10%。2025年6月6日,公司公告註銷1.48億股前期已購回股份。

供應鏈金融科技融資額增長27%,多級流轉雲業務增長動能強勁。公司以SaaS服務模式為主,按促成融資額的一定比率收費,融資額為收入關鍵影響因素。25H1,供應鏈金融科技業務促成融資額1987.2億元,同比+27.4%,增量主要由多級流轉雲貢獻。25H1,佣金率同比下滑0.07pct至0.18%。拆分業務來看:

(1)電子債權憑證業務:25H1,促成融資額1592.2億元(同比+38.6%),主要由於聚焦於非地產客户的多級流轉雲融資額持續高增。多級流轉雲(客户為核心企業)融資額為1332.3億元(同比+54.4%),佔25H1總融資額比例提升至65.5%。報告期內,為多家企業落地了訂單融資等「弱信用鏈接解決方案」;E鏈雲(客户為金融機構)融資額為259.9億元(同比-9.2%),主要由於公司主動壓降了E鏈雲的部分低毛利業務。同時加速推進AI Agent核心模塊迭代,已在超過24家金融機構進行SaaS或本地化部署交付。

(2)資產證券化業務:25H1,促成融資額為395.0億元(同比-3.8%)。AMS雲(客户為核心企業)融資額為298.7億元(同比-20.2%),主要由於資產證券化市場有所下行,導致融資額承壓。ABS雲(客户為金融機構)融資額為96.2億元(同比+166.3%),高增速主要由於低基數效應疊加進一步深化大基建行業的客户滲透。

助力金融出海,有望成為公司第二增長曲線。25H1,跨境雲促成融資額48.4億元(同比+13.9%)。依託於「Go Early」及「Go Deep」雙引擎戰略,通過與Infor、Amazon、Shopee等12家平臺深入合作,跨境云爲超過1100家平臺中小商户提供一站式數字化跨境貿易融資服務,並通過服務中國企業出海,助力中國企業「走出去」。25H1公司在英國及美國設立運營中心,加速佈局海外業務。

穩定幣業務生態長期佈局,蓄勢待發。1)首創可編程貿易代幣DTT,與BIS、渣打銀行打造Project Dynamo平臺,通過智能合約與標準代幣協議深度結合實現貿易金融條件支付的自動化執行,在當前國際背景下需求有望增長。2)打造貿易金融資產化代幣平臺ABT(類RWA平臺),攜手新加坡金管局、渣打銀行將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入池,並於新加坡交易所完成了業內首筆貿易資產的代幣化產品。展望未來,隨着全球數字資產市場的蓬勃發展,公司有望通過「穩定幣+」戰略,或持續落地支付、融資等全鏈條業務佈局。

核心企業客户開拓加速,地產融資額佔比持續下降。截至25H1,合作核心企業2565家(較年初+19%),合作金融機構389家(較年初+3%);核心企業客户1206家(較年初+25%),金融機構客户146家。客户結構方面,多元化行業佈局提升公司業績韌性。25H1,融資額排名前五的行業為:基礎設施/建築(佔比33%)、電力設備(佔比13%)、房地產(佔比7%)、商貿零售(佔比6%)、計算機/互聯網(佔比6%),地產行業佔比較2024年下降7pct。

投資建議:略。

風險提示:過橋流程信用風險持續加大、經濟增長動能不足、監管變動、供應鏈金融市場增速不及預期、行業競爭導致費率大幅壓降等

數據追蹤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