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9 08:52
8月25日晚間,立訊精密(002475.SZ)披露2025年半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45.03億元,同比增加20.18%,實現歸母淨利潤66.44億元,同比增加23.13%。
分業務來看,今年上半年立訊精密三大主業穩中有進,不斷突破。其中,在總營收中佔比近八成的消費電子板塊業務,同比增長14.32%至977.99億元,構築起公司堅實基本盤;同時,在AI算力基建爆發的歷史性機遇下,公司通訊互聯產品及精密組件業務實現營收110.98億元,同比增長48.65%;此外,汽車業務佈局日趨完善帶動該板塊營收增速超公司平均水平——上半年實現營收86.58億元,同比增長82.07%。
在消費電子穩健託底、汽車與通訊業務加速放量的同時,立訊精密在新興板塊佈局全面開花,以機器人、液冷兩大領域為全新增長極,駛入AI時代核心賽道。
今年年初,立訊精密曾表示,機器人將是公司未來增長領域,並已和多家知名公司建立聯繫。此后,立訊精密機器人業務佈局實現「加速跑」,上半年公司積極推動工業機器人導入,並從中抓住通用和工業機器人的產業機會。同時,公司利用機器人賦能產線,構建機器人智能體協作網絡,機器人智能體產線覆蓋率計劃提升至60%,並在智能製造中部署AI質檢單元。
7月19日,立訊精密機器人總部基地項目在常熟開工,該項目總投資50億元,計劃今年年底竣工投產,達產后預計實現年產值100億元。據悉,該項目聚焦工業機器人研發、智能裝備製造及自動化解決方案,將引入AI視覺識別、高精度傳感、高精密傳動等前沿技術,結合立訊在精密製造領域的豐富經驗,打造「無人化」「柔性化」生產線,為長三角乃至全球企業提供智能化升級方案。
機器人項目落地,意味着立訊精密從傳統制造企業向「硬核科技+研發護城河」的高新企業轉型之路,又向前邁出堅實一步。
而另一條火熱賽道——算力基建市場規模在AI模型複雜度指數級增長下不斷擴張。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據,截至2023年底,全球算力總規模達到910EFLPOS(FP32),同比增長40%,其中,智能算力規模增速達136%,遠超算力總規模增速,智能算力逐漸佔據重要地位。同時,據方正證券研報測算,2023年國內算力基建市場規模已達3247億元~3950億元。
在千億級算力基建市場規模中,液冷服務器正成為其中冉冉升起的新星。隨着新一代AI算力服務器功耗的急劇攀升,散熱成為制約算力集羣性能釋放的核心瓶頸,液冷解決方案已從前瞻佈局轉向規模化商用階段。
方正證券研報表示,液冷的必要性與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大方面:一方面,機架高功耗趨勢下——從通算中心的4KW~6kW逐漸增加至智算中心的20KW~40KW,未來逐步發展至40KW~120kW甚至更高,AI集羣算力密度突破50kW/機架,傳統風冷已接近極限;另一方面,在能效提升趨勢下,液冷總利用效率高出空冷15%,能耗大幅降低,且更加節省空間。此外,經濟性角度來看,液冷雖然在初始投資上貴於傳統風冷,但從全生命周期的成本,即TCO角度來看在機櫃功率密度15kW以上時,液冷TCO成本已經低於風冷,成本優勢明顯。
同時,據方正證券研報測算,預計到2028年國內數據中心冷卻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38億元,其中液冷市場規模136億元。
在液冷領域,立訊精密深度參與客户定製化服務器的研發設計與落地組裝,推動液冷服務器及液冷整機櫃、AI加速計算服務器、智能網卡等代表市場與技術趨勢的產品落地,相關產品已實現批量交付。
作為通信領域連接器重要製造商,立訊精密憑藉電、光、熱、電源、系統協同的「五位一體」的完善技術矩陣,以及「多品類零部件+系統級產品」雙輪驅動下的深厚積累,持續深化熱管理等AI基礎設施中的關鍵部件佈局。
今年年初,立訊精密曾透露,公司在熱管理領域已完成產品線的全場景開發和覆蓋,今年該領域產品線營收和利潤均有望超過100%增長,在市場開拓方面,公司不僅將在國內快速導入所有云廠家及設備廠家,還有望突破北美1~2家CSP(雲服務提供商)客户。
三大主業構築的堅實基本盤上,立訊精密正以機器人和液冷為雙擎加速前進,打通「精密製造—系統級產品—智能化解決方案」全鏈條,在AI時代核心賽道持續領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