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調研| AIDC供電核心邏輯是什麼,應該重點關注什麼環節?(附股)

2025-08-28 21:08

(來源:京城夜讀)

AI電源的本質邏輯是什麼?

無論是MGMT開始向NV批量供貨、還是各種公司HVDC進展傳言,還是SST等下一代電源技術,背后脈絡極為清晰,即機櫃功率的不斷提高催生電源技術不斷迭代升級,給了國內公司越來越多的機會。我們認為,HVDC這條線上ASIC公司(Meta、谷歌、微軟、AWS)等放量可能較英偉達更早,對應上市公司的業績也可能更早釋放。重點關注HVDC主機、PSU模塊、DCDC模塊、半固態開關等環節。

供電方案的演化帶來設備哪些變化?

OCP(開源計算計劃)是四大CSP廠商合作成立的組織,先后發展了ORV1~ORV3若干供電架構。為應對AI服務器的需求,Meta又在ORV3基礎上提出了HPRV1~V4等若干架構。逐漸實現了:

機櫃功率等級:12.6kW→20kW→93.5kW→190kW→300kW→800kW

電源輸出電壓:12V→50V→±400V(800V)

PSU模塊功率:700W→3.3kW→5.5kW→12kW→30kW

備電形式:外置鉛酸→內置BBU

超級電容:成為標配

Meta聯合微軟提出Mt.Diablo方案,通過±400VHVDC直接進櫃、液冷母線、sidecarPSU、BBU、CBU全集成方式,一舉將單機櫃功率提升至800kW+級別。

節奏上看,ASIC±400V方案放量早於英偉達800V方案

谷歌24年10月首次公開±400V技術概念,計劃於2026年Q3開始部署,MetaPrometheus項目將於2026Q1開始部署,均有望使用±400VHVDC方案(即Diablo400)。而英偉達800VHVDC方案主要將與RubinUltra芯片進行適配,放量可能要到2027年。SST則可能更晚。

2025年四大雲廠合計資本開支有望超過3000億美元,儘管仍採購了大量GPU,但后續算力競爭進入GPU+ASIC雙軌時代較為明確。英偉達優勢主要在CUDA+NVLink生態,而ASIC陣營優勢主要在更好的規模化經濟性,推理成本低30%-40%。

產業鏈趨勢是什麼?

目前國內先發企業(MGMT、OLT等)通過PSU切入海外AIDC供應鏈,同時,頭部企業也正在向一次電源(HVDC、UPS等)和三次電源(DCDC等)切入,力求完成全覆蓋。

哪些投資方向較為明確?

HVDC主機:產業鏈最明確方向,500kV以上級別機櫃必須採用,麥格米特禾望電氣中恆電氣科華數據陽光電源盛弘股份

BBU:ORV2以上版本機櫃與PSU均為1:1配置,AI服務器必備,蔚藍鋰芯、麥格米特等

DCDC:HVDC實現800V直入機櫃,必須增設800V→50VDCDC環節,麥格米特、歐陸通新雷能等。

超級電容:ORV2版本開始即提出超容進櫃,江海股份等。

半固態/全固態開關:直流無過零點開斷困難,電力電子固態開關有望推廣,良信股份等。

此外,在HVDC放量前,PSU功率提升也是確定路徑,且具備「通脹效應」,麥格米特、歐陸通、中國長城等。

SST將採用高頻變壓器取代工頻變壓器,高頻磁材等

示:以上內容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