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羅賓遜全球物流人工智能應用延伸至其第四方物流部門:託管解決方案部

2025-08-28 19:48

  自 2024 年初以來,羅賓遜全球物流(C.H. Robinson)開啟業務轉型,其最顯著的證明是公司股價一年多來持續上漲。這一轉型成果得益於多重因素,但貨運市場回暖顯然並非其中之一。

  周三,羅賓遜全球物流股價再創 52 周新高,達到 128.46 美元,僅過去一個月漲幅就約達 24.6%。

  這家物流巨頭的管理層在公開場合始終強調技術創新的成果,並指出人工智能(AI)應用的不斷深化是公司跑贏同行的關鍵原因 ——AI 不僅提升了業務流程的效率,還減少了對人力的依賴。

  羅賓遜全球物流首席執行官戴夫・博茲曼(Dave Bozeman)在與分析師的溝通會議及其他公開場合中,多次重點提及 AI 對公司核心業務的影響,尤其是在北美地面運輸(NAST)部門的貨運經紀業務中發揮的作用。

  不過,該公司本周宣佈,將一款名為 「全天候物流規劃師」(Always-on Logistics Planner)的 AI 驅動工具,應用於其第四方物流(4PL)業務板塊 ——「羅賓遜託管解決方案部」(C.H. Robinson Managed Solutions)。在羅賓遜全球物流的財報中,託管解決方案部與 「羅賓遜生鮮」(Robinson Fresh,主營農產品購銷)等業務一同被歸入 「其他業務及企業部門」(All Other and Corporate)類別。

  託管解決方案部於 2024 年正式成立,但其提供的服務並非全新業務。實際上,該部門的設立是將羅賓遜全球物流已有的各類服務整合在一起,其中包括運輸管理系統(TMS)產品,以及全方位第四方物流(4PL)服務的其他組成部分。

何為第四方物流(4PL)?

  在接受 FreightWaves 採訪時,託管解決方案部總裁喬丹・卡斯(Jordan Kass)表示,「全天候物流規劃師」 並非需要單獨購買的工具,而是作為驅動公司 4PL 服務的技術體系(tech stack)的一部分運行。

  卡斯稱,如今構成託管解決方案部的各類服務,此前本質上是 「純 4PL 業務」。當被問及如何定義 4PL 時,卡斯表示,若向一屋子物流專業人士徵詢定義,「可能會得到 15 種不同的答案」。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客户不想要‘一刀切’的方案,」 他解釋道,「他們需要的是量身定製的解決方案。」

  不過卡斯進一步明確,他將 4PL 定義為 「依託技術指揮中心開展運營,協調眾多供應鏈合作伙伴開展工作」 的模式。

  卡斯提到,託管解決方案部 4PL 業務的服務範圍呈 「連續性梯度」:基礎端是運輸管理系統(TMS)產品 —— 在這一領域,羅賓遜全球物流的競爭對手包括 Blue Yonder 等公司;而在服務範圍的 「另一端」,託管解決方案部還能提供 「全方位服務,覆蓋梯度內的各類需求」,與同行展開競爭。

  更正式的定義可見於公司 2025 年提交的 10-K 文件(美國證監會要求的年度報告):羅賓遜全球物流指出,成立託管解決方案部是爲了 「填補市場空白 —— 如今貨主希望能從單一服務商處便捷獲取 4PL 服務、第三方物流(3PL)服務、託管運輸服務及 TMS 技術支持,而該部門正是為滿足這一需求而設」。

並非簡單的自動化

  卡斯將 「全天候物流規劃師」 描述為一名 「數字同事」:即便沒有人工在場,它也能在后台運行,完成各項任務。

  「工作本身並未減少,」 卡斯表示,「我們只是引入了一位‘數字同事’,負責管理和執行端到端的物流流程,從而更好地保障供應鏈運轉方向的準確性。」

  卡斯強調,「全天候物流規劃師」 與單純的自動化流程不同。「它不只是完成某項任務的自動化,」 他説,「我們關注的是整個流程的完整性 —— 因為如今客户面臨的供應鏈干擾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而可用資源卻在減少。這款工具能為整個流程帶來顯著的增值效果。」

  驅動這一流程的是 「智能體 AI」(agentic AI),卡斯將其比喻為 「一組智能代理(a fleet of agents)」。

  儘管部分智能體 AI 功能源自羅賓遜全球物流在 AI 領域的整體佈局,但卡斯指出,「全天候物流規劃師」 是 「獨特、獨立且全新的工具」。

  不過卡斯也表示,託管解決方案部之所以能推出這款工具(未來也將持續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得益於對羅賓遜全球物流整體技術能力的借力。「更重要的一點是,無論貨運經紀部門還是我們部門,只要開發出某項新能力,由於所有業務都基於同一個技術平臺,客户都能從中受益。」 他解釋道。

系統已投入運行

  目前,「全天候」 功能已整合到託管解決方案部的系統中並投入使用。羅賓遜全球物流本周才正式宣佈該工具的推出,但卡斯透露,託管解決方案部的客户已在其系統中使用該工具約兩個月。

  「在 4PL 業務端,我們的客户已 100% 採用了這款工具,」 他説,「客户對此反響非常熱烈。」

  卡斯對該工具功能的描述,與羅賓遜全球物流其他高管談及北美地面運輸(NAST)部門 AI 能力時的表述相似,也與物流行業從業者普遍提及的 AI 對業務的影響方向一致。

  「如今當客户提出‘我的貨物在哪里’這類問題時,‘全天候物流規劃師’會自動接收需求並給出答案,」 卡斯舉例道。此外,無論客户在何時發送問題 —— 卡斯特別強調,對 「全天候」 工具而言,不存在 「非工作時間」 的概念 —— 都能得到迴應。

  AI 支持者常強調的另一大優勢是,AI 並非獨立完成所有任務。對於員工 「非工作時間」 收到的問題,「全天候」 工具中的智能體 AI 會負責 「戰術層面的執行」,「而我們的物流專業人員則可以專注於他們最擅長的工作:解決複雜問題、為客户節省成本、提升運營表現。」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