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政銀企協同發力,助力「人工智能+」行動落地海滄

2025-08-28 18:38

近日,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要加強人工智能算力、優化人工智能應用環境,並要求金融機構加大對人工智能發展的支持力度,培育經濟發展新動力。在此宏觀政策的精準指引下,弘信電子快速響應,於8月28日在海滄區政府相關領導見證下,與國家開發銀行廈門市分行(以下簡稱「國開行廈門分行」)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意向合作額度100億元。

此次合作不僅標誌着「政府+企業+金融」三方聯動的廈門範式加速形成,也意味着金融活水將為算力產業注入強勁動能,推動數字經濟與新質生產力的發展邁上新臺階。這既是弘信電子發展歷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更是一次與國家戰略同頻共振、深度落地的生動實踐。

簽約儀式在國家開發銀行廈門市分行隆重舉行。海滄區政府領導及相關部門代表,國開行廈門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曾麗卿,黨委委員、副行長潘景南、王成斌、張文兵出席。全國政協委員、廈門市工商聯主席、恆興集團董事長柯希平全程參與並見證簽約。弘信電子集團董事長李強,集團副總裁周江波,上海燧弘華創總裁毛燕,攜泰達生物董事長孫莉、中貝總經理湯海濱及聯達科技董事長黃智輝等產業鏈企業高管,與弘信集團管理團隊共同出席,見證這一歷史時刻。

響應國家戰略號召,政企銀聯動共譜發展新篇

這次戰略合作的順利落地,得益於海滄區政府的高位統籌與精心謀劃。近年來,海滄區政府始終以前瞻眼光和開放姿態,積極佈局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持續完善政策環境和產業生態,為本地企業提供堅強保障和廣闊舞臺。正是在這一強有力的政府引領下,纔有 「政府搭台、企業唱戲、金融賦能」的廈門創新格局,也形成一套可複製、可推廣的「海滄方案」,為全國其他地區發展數字經濟、培育新質生產力提供鮮活範例。

作為直屬國務院領導的政策性金融機構,國家開發銀行始終肩負着服務國家戰略、引領產業升級、護航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使命。憑藉中長期信貸、投資等金融業務具有集中、大額、長期、批發的特點,國開行不僅是國家重大項目和戰略新興產業的金融保障者,更是推動科技自立自強、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中堅力量。此次合作充分展現國開行廈門分行對弘信電子在柔性電子與綠色算力兩大核心賽道的高度認可與堅定支持,也為企業實現技術突破、產能升級和生態構建提供長期、穩定且高能級的金融支撐,體現出國開行「金融國家隊」在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中的使命擔當與核心價值。

厚植產業根基,弘信電子彰顯硬核實力

弘信電子集團成立於2003年廈門火炬高新區,在廈門各級政府的關懷與支持下,始終心懷產業報國之志,深耕實業、鋭意進取,從一家註冊資本僅150萬元的小微企業成長為「柔性電子第一股」,再到如今躋身中國第三方算力市場的領軍企業與「東數西算」標杆典範,旗下子公司燧弘華創已成長為「AI 獨角獸」企業。

近年來,公司前瞻性構建起「算力底座+大模型+AI應用」的全棧生態,具備從算力芯片採購、服務器整機生產、算力網絡組建、算力調度與運營管理到維保服務的全棧服務能力,全面支撐人工智能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作為紮根廈門的本土龍頭企業,弘信電子始終懷揣「根植廈門、建設廈門、服務廈門」的初心與責任,堅定不移地發揮自身在柔性電子與綠色算力領域的優勢,致力於把更多核心技術、優質資源和創新成果注入廈門,為廈門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創新高地貢獻「弘信力量」。

金融賦能產業,奠定合作堅實基礎

弘信電子與國開行廈門分行合作的達成並非偶然,而是基於弘信電子在AI產業金融領域的先行探索。公司率先與廈門國際銀行達成合作,實現廈門市首單算力資源融資業務;上海燧弘華創也成功獲得江蘇銀行5000萬元「算力貸」授信這一系列先行實踐,為金融支持數字新基建提供創新路徑。弘信電子以實際行動驗證算力資產的金融價值,為此次獲得國開行廈門分行支持奠定堅實基礎。

國開行廈門分行之所以將目光鎖定弘信電子,深刻原因在於其在AI新基建領域的獨特競爭優勢和明確的戰略地位。百億級授信是對弘信電子佈局和硬核產業實力的最高級別認可。弘信電子並非固守單一矩陣,而是高瞻遠矚地構建以「柔性電子」為基石、以「綠色算力」為增長引擎的「雙輪驅動」戰略佈局。這種模式完美融合公司在傳統產業的增長積澱與面向未來新質生產力的前瞻視野,公司的全產品矩陣,從傳統優勢領域的高端柔性電子,無縫延伸至「超節點、液冷、邊緣算力、算力調優與調度」等前沿AI技術,形成「軟硬一體」創新解決方案,精準契合AI時代的核心需求。 

強強聯合,打造國家級AI創新高地

在戰略合作框架下,弘信電子將重點服務廈門市「4+4+6」現代化產業體系,計劃將原佈局於北上深的核心研發力量整體遷入廈門海滄,進一步夯實本地研發根基。同時,公司將攜手國內領先的芯片企業、大模型公司以及泰達生物等頭部企業,在海滄共建高水平研發中心,打造集基礎研究、技術攻關與成果轉化於一體的創新平臺。通過研發資源的集中與優勢互補,弘信電子不僅持續提升在綠色算力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更以更強勁的技術引擎賦能廈門AI產業發展,加速形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研高地與產業策源地。

此外,弘信電子擬在海滄與火炬高新區共管區域重磅打造「雲創算谷」——一個引領福建、輻射全國的國家級人工智能創新高地。通過發揮產業號召力,計劃吸引超過10家以上的AI領域上市公司入駐,聚集芯片、大模型、核心硬件、算力租賃、AI應用等上下游企業,形成「上下樓就是產業鏈,下樓抱團打羣架」的算力+集羣,從而將抽象的算力轉化為具體的產業集羣。該項目致力於助力廈門實現跨越式發展,為福建建設數字經濟強省、為國家人工智能產業升級貢獻「海滄方案」,助力中國智造服務金磚國家與「一帶一路」沿線市場,最終為人工智能產業升級貢獻獨具特色的「海滄方案」。

國開行廈門分行將充分運用固定資產貸款、流動資金貸款、股權投資、債券承銷、債券投資等產品,支持弘信電子柔性電子和算力板塊發展。同時將加強母子公司協同,充分利用國開金融、國開證券等子公司平臺,為弘信電子發展提供綜合金融服務。

本次弘信電子與國開行廈門分行的戰略合作,一次不僅僅是商業合作,更是一項服務於國家戰略的深度實踐。它以「政府搭台、企業唱戲、金融賦能」的廈門創新格局,探索出一條算力與金融深度結合的發展之路,推動算力資源真正轉化為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作為廈門本土龍頭企業,弘信電子將在海滄區政府與國開行廈門分行的堅實支撐下,繼續肩負使命,以實際行動為廈門AI產業注入強勁動力,加快推動算力與新質生產力的深度融合,匯聚起推動中國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在簽約儀式后,弘信電子集團董事長李強博士應邀作《星際之門上甘嶺戰役重演》主題分享。他以全球AI競爭與國家戰略為背景,強調算力是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引擎,並結合公司「All in AI」戰略實踐深入闡述產業機遇與路徑。整場演講高屋建瓴、立意深遠,不僅展現弘信電子的戰略格局,也為廈門算力產業發展注入信心與動力。

(弘信電子)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