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頂級大行集體看多:法國政治地震?這是買入歐股的良機!

2025-08-28 18:30

 

AI播客:換個方式聽新聞 下載mp3

音頻由釦子空間生成

華爾街頂級策略師表示,法國再次面臨政府失敗的風險,但這已經被市場消化,不足以動搖歐洲股市相對於美國股市近二十年來最好的表現。

雖然法國總理貝魯本周一就預算分歧意外決定發起信任投票,這動搖了投資者的信心,但來自高盛、花旗集團和摩根大通資產管理的市場策略師們表示,鑑於德國史無前例的財政改革以及歐洲整體強勁的經濟增長前景,這場風波蔓延到歐洲其他地區的風險很低。

歐洲那些面向國際市場的行業,例如奢侈品製造商,也有望從全球貿易緊張局勢的緩解中受益。在最初的拋售后,一些最大的法國CAC40指數成分股,包括路威酩軒(LVMH)、愛馬仕(Hermes International SCA)和歐萊雅(L'Oreal SA),都已經收復了本周的跌幅。

花旗集團策略師比塔·曼泰(Beata Manthey)説:「很容易就能説又一場政治危機意味着‘拋售歐洲’,但基本面已經消化了看跌情景。歐洲的投資理由一直基於德國,而這一點依然穩固,同時法國資產正在消化一定的政治風險溢價。

以美元計算,今年以來歐洲斯托克600指數的表現已經領先標普500指數近13個百分點,這是自2006年以來的最大領先幅度,主要得益於德國龐大的支出計劃、更強的歐元以及第一季度資金從美國資產流出。儘管該指數近幾周未能突破3月的歷史高點,因為投資者紛紛重返美國科技巨頭,但投資者目前對歐洲經濟變得更加樂觀。

高盛策略師莎倫·貝爾(Sharon Bell)表示,該行經濟學家認為,目前巴黎的政治危機不會對增長產生影響。她説:「在歐洲市場背景下,這似乎不是一個大問題。這肯定在人們的預期範圍之內。法國的脆弱性一直存在。

在貝魯的行動后,法國CAC40指數在兩天內下跌了3.3%,法國和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的息差也達到了4月以來的最高點。到了本周三,部分跌幅似乎已經被控制住。巴黎基準指數上漲了0.4%,而歐洲斯托克600指數在連續兩天下跌后趨於穩定。

這種韌性部分源於歐洲長期盈利前景的改善,儘管美國提高了關税。數據顯示,由於製造業走出了長達三年的低迷,歐元區的私營部門在8月以15個月以來最快的速度增長。

與此同時,法國巴黎銀行資產管理公司的投資組合經理兼策略師索菲·惠恩(Sophie Huynh)表示,自3月中旬以來對盈利預期的持續下調,為分析師們開始上調預期奠定了基礎。她補充説,樂觀的經濟數據和中國經濟向好,對市場走勢而言「比政治不確定性更為重要」。

惠恩説:「如果真要説有什麼影響,那我們可能會在歐洲股市中看到很好的切入點。

到目前為止,巴黎政治事件的最大影響一直在債券市場,法國和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的息差首次擴大到80個基點,這是自4月以來的首次。PGIM固定收益公司表示,這個息差實際上已經使得法國國債收益率與美國國債相比顯得很有吸引力。

PGIM固定收益公司的全球投資策略師吉列爾莫·費利塞斯(Guillermo Felices)在彭博電視臺表示:「我們不能否認風險有所增加,市場也明顯表現出一些焦慮跡象,但想到法國,這並不是我們不習慣的事情。」

摩根大通資產管理的首席國際固定收益投資官伊恩·斯蒂利(Iain Stealey)表示,如果息差擴大到85個基點,該公司也會認為這是一個潛在的買入機會,因為德國更寬松的財政政策可能會阻止息差進一步擴大。

在貨幣市場,交易員們也認為法國國內的動盪蔓延到更廣泛的歐元區的風險很小。存託信託及清算公司(Depository Trust & Clearing Corporation)的數據顯示,周二,看好歐元重新上漲的合約需求旺盛。

本周的動盪是2024年6月事件的續集,當時法國總統馬克龍宣佈提前舉行大選,最終導致了一個無法有效運作的懸浮議會。自那時起,法國CAC40指數下跌了3.2%,而歐洲斯托克600指數同期上漲了近6%。

在過去的一年里,投資者還剝離了法國股票相對於德國DAX指數的估值溢價。目前,法國CAC40指數的遠期市盈率為14.8倍,略低於德國DAX指數——這在過去十年中並不常見。

銀行、高速公路運營商和能源公司是持續政治動盪中風險最大的行業,因為它們的收入更大一部分來自國內。但總體而言,花旗的數據顯示,法國CAC40指數約有80%的成分股銷售額來自海外,這意味着像賽諾菲(Sanofi SA)和道達爾能源(TotalEnergies SE)這樣的大型企業面臨的盈利風險很低。

La Financiere de l'Echiquier交易主管戴維·克魯克(David Kruk)説:「對我來説,法國的局勢並不會從根本上改變歐洲股市的整體漲勢。它實際上可能會鼓勵一些逢低買入。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