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政策與需求雙輪驅動港股半導體股,上海復旦一度漲近11%

2025-08-28 11:45

財聯社8月28日訊(編輯 胡家榮)今日港股半導體股延續近日熱度。截至發稿,上海復旦(01385.HK)漲7.68%、中芯國際(09981.HK)漲7.02%、華虹半導體(01347.HK)漲4.27%、晶門半導體(02878.HK)漲4%。

image

注:半導體股的表現

消息方面,根據TrendForce預測,2025年中國AI服務器市場中英偉達、AMD等外採芯片比例將從2024年的63%降至42%,本土芯片供應商佔比則有望提升至40%,國產替代已成大勢。此前8月21日,DeepSeek發佈DeepSeek-V3.1大模型,使用了UE8M0 FP8 Scale的參數精度,為下一代國產芯片設計。

再者國務院近日發佈關於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意見指出,驅動技術研發模式創新和效能提升。推動人工智能驅動的技術研發、工程實現、產品落地一體化協同發展,加速「從1到N」技術落地和迭代突破,促進創新成果高效轉化。支持智能化研發工具和平臺推廣應用,加強人工智能與生物製造、量子科技、第六代移動通信(6G)等領域技術協同創新,以新的科研成果支撐場景應用落地,以新的應用需求牽引科技創新突破。

對此天風證券指出,半導體、國產算力及自主可控等領域仍將是未來的長期趨勢。在中美圍繞AI算力芯片的貿易政策持續存在不確定性的背景下,預計國內大模型開發企業與互聯網平臺將逐步提高國產芯片的採購與使用規模。相應的國產芯片供應商及其配套產業鏈企業有望迎來發展機遇。

他們還指出,綜合來看2025年,全球半導體增長延續樂觀增長走勢,2025年AI驅動下游增長。同時,政策對供應鏈中斷與重構風險持續升級,國產化持續推進。

上海復旦績后一度漲近11%

政策面利好之下,今日部分芯片股的表現尤為引人注目。

上海復旦在前一晚發佈的公告顯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8.39億元,同比增長2.49%;淨利潤1.94億元,同比下降44.38%。儘管利潤出現下滑,公司股價卻不跌反漲,盤中一度大漲近11%。

image

注:上海復旦的表現

對於利潤下降,半年報顯示,由於復旦微電確認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增值税加計抵減額及政府補助專項驗收減少,其他收益下降;存貨中部分產品需求下降及庫齡變長等原因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增加,使得報告期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下降。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