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入職不到30天,OpenAI員工閃辭Meta迴歸,趙晟佳也反悔過

2025-08-27 18:40

(來源:機器之心)

距離 Meta 宣佈成立超級智能實驗室僅過去兩個月,陸續已經有多位研究員離職了。

昨天被爆出離職的有兩位,一位是專注於強化學習的 Rishabh Agarwal(去向未定);另一位是已經在 Meta 工作了 12 年、參與了 PyTorch 構建的 Bert Maher(確定加入 Anthropic)。可參考《一天之內,Meta 痛失兩員大將,小扎鈔能力失效?》。

就在外界還在熱議 Meta 一天之內痛失兩員大將之際,今天又傳出了新的離職消息。

據外媒 WIRED 報道,兩位前 OpenAI 研究員加入不到一個月就重返老東家了

一位名叫 Avi Verma,此前是 OpenAI 的研究員。另一位是 Ethan Knight,他早年也在 OpenAI 工作過,是從馬斯克的 xAI 跳槽至 Meta 的。

另外,Meta 生成式 AI 產品管理總監 Chaya Nayak 也將加入 OpenAI。

有意思的是,據多位直接知情人士透露,在扎克伯格宣佈趙晟佳(ChatGPT 聯合創始人)為超級智能實驗室首席科學家之前,他曾試圖回到 OpenAI,甚至簽署了入職文件。這一細節耐人尋味。

對於這些人員的出走,網友也是看熱鬧不嫌事大:「他們是 Sam 安插在 Meta 團隊里的卧底吧?這反轉也太快了。」

還有人表示:「人才總會向共鳴的地方聚攏。如果同一周內就有兩個人回到 OpenAI,從數學上講,這不是巧合,而是趨勢。缺乏凝聚力的系統,終將從內部崩塌。」

對此,Meta 發言人 Dave Arnold 表示:「在激烈的招聘過程中,有些人會選擇留在現有工作崗位,而不是開始一份新工作。」

並補充道:這很正常。

這些人員的離開表明 Meta 超級智能實驗室的開局並不順利。扎克伯格曾以九位數的薪酬吸引人才加入,這種薪資待遇更常見於職業體育明星而非科技工作者。現在看來,高薪也留不住有抱負的科研人員。

此前,在 Meta 挖角狂潮剛開始時,OpenAI 高層曾明顯感到不安。CEO Sam Altman 在給員工的備忘錄中批評 Meta 的行為令人反感。他寫道:我已經數不清他們試圖從我們這里挖走了多少人去做他們的首席科學家。

現在看來,Sam 的擔憂好像有點多余。

接下來,我們看看這兩位研究員的背景。

Avi Verma

Avi Verma 本科畢業於斯坦福大學。

他於去年 6 月加入 OpenAI ,之后接受了扎克伯格的邀請加入 Meta。現在已重返 OpenAI。

在此之前,他在特斯拉工作了近四年,於 2020 年 10 月以實習生身份開始工作,最終以高級機器學習工程師的身份離職。 

看來,Avi Verma 還來不及把 Meta 寫進簡歷,就已選擇離開。

Ethan Knight

Ethan Knight 本科畢業於斯坦福大學。2018 年加入 OpenAI,致力於 AI 安全方面的工作。之后在特斯拉工作了 5 年之久,在此期間擔任計算機視覺科學家,他是團隊的核心技術骨干之一,深度參與了特斯拉 FSD(全自動駕駛)系統的研發工作。他的工作重點是利用攝像頭和人工智能進行環境感知,這是特斯拉純視覺自動駕駛方案的核心。

他被招入 Meta 的超級智能實驗室后僅任職不到一個月,就選擇離開,回到 OpenAI。

參考鏈接:https://www.wired.com/story/researchers-leave-meta-superintelligence-labs-openai/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