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7 17:50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寒武紀營收只有英特爾的1.6%,為何市值可以達到英特爾的75%?寒武紀業務基本面是否足以支撐它在資本市場的表現?
文|《財經》研究員 吳俊宇
寒武紀正在成為中國AI芯片市場不可忽視的一股勢力。
國產AI芯片公司寒武紀(SHA: 688256)8月26日發佈2025上半年財報。財報顯示,寒武紀當期營收28.9億元,同比增長4347.8%;淨利潤10.4億元,同比扭虧為盈,去年同期淨利潤為-5.3億元。
截至8月27日時,寒武紀收盤價1372.10元,總市值5794億元。當日美國老牌芯片巨頭英特爾市值1077億美元(約合7701億元)。按照這個數據計算,寒武紀市值約等於英特爾的75%。2025年以來(1月1日-8月27日),寒武紀市值已上漲116%。近一個月(7月28日-8月27日),寒武紀市值上漲102%。
市場一種常見的討論是,寒武紀營收只有英特爾的1.6%,為何市值可以達到英特爾的75%?寒武紀業務基本面是否足以支撐它在資本市場的表現?
寒武紀是國內新興的AI芯片企業,成立於2016年,目前處於指數級增長初期。英特爾是全球半導體行業的巨頭,擁有悠久歷史和深厚技術積累,在PC和服務器芯片市場佔據主導地位,處於成熟期。2025上半年營收255.3億美元,但同比下降0.1%,淨利潤-37.4億美元,自由現金流連續三年下滑。
寒武紀在資本市場的高估值主要基於未來增長潛力,資本市場對其技術突破和市場空間有較高預期;英特爾估值相對較低且較為穩定,主要基於其現有的業務和現金流情況。
寒武紀的高市值有一定支撐。
它處於蓬勃發展的朝陽賽道。中國AI訓練和推理算力正在爆發。算力總量位居全球第二,佔比超過30%。國際投資研究機構伯恩斯坦(Bernstein)今年8月預估稱,華為昇騰、寒武紀等國產AI芯的地位日益提升。中國AI芯片國產化率將從2023年的17%提升至2027年的55%。寒武紀作為國產AI芯片企業,有望受益於這一趨勢。
在美國對華AI芯片管制的大背景下,英偉達AI芯片獲取難度不斷變大,且隨時面臨斷供風險。寒武紀和華為昇騰、百度崑崙芯、阿里平頭哥、海光DCU等國產AI芯片共同承擔起了國產替代的重要任務。
寒武紀又是國內唯一一家已上市的AI芯片企業,是稀缺標的。
指數化投資的推動力量也不可小覷。寒武紀被納入上證50、科創50、滬深300等多個重要指數。相關指數基金需要按規則買入該股,這為其股價提供了穩定的資金支持。從某種程度上看,指數化投資對寒武紀等算力股的上漲起到了推動作用。它形成了「指數上漲—資金流入—股票上漲」的良性循環。
指數級進步的新貴
寒武紀業績增速極快。2023年營收僅為7.1億元,2024營收11.2億元,2025年上半年攀升至28.8億元。在國產AI芯片公司普遍虧損時,寒武紀在2025上半年實現了盈利。
寒武紀目前在中國AI芯片市場處於何種地位?從銷售量、銷售額來看,寒武紀在英偉達、昇騰、崑崙芯之后,處於第二至第三梯隊。
伯恩斯坦在今年7月一份名為《中國AI芯片供需狀況》的研報指出,2024年寒武紀在中國AI芯片市場份額1%,位居第四,在英偉達(66%)、華為昇騰(23%)、AMD(5%)之后。
國際市場調研機構IDC公佈的2024年中國市場AI芯片出貨量顯示,英偉達出貨量超過190萬片,佔比70%;華為昇騰出貨量超過60萬枚,佔比約23%;百度崑崙芯6.9萬枚、天數智芯3.8萬枚、寒武紀2.6萬片、沐曦2.4萬枚、燧原1.3萬枚,其他廠商的出貨量均未過萬。
寒武紀主要產品包括思元590AI訓練芯片、思元370系列AI推理芯片。思元590性能參數(TPP,總處理性能,Total Processing Performance)接近英偉達A100,略高於英偉達H20。不過,性能參數並不代表實際性能。國產芯片性能受限於開發工具,實際性能通常低於英偉達。
某中國科技公司的一位基礎設施負責人曾對《財經》表示,芯片和開發工具、模型要經過數周、數月深度適配纔有可能充分發揮性能。
《財經》多方瞭解到,目前寒武紀的思元590芯片售價約為6萬-8萬元/枚,八卡服務器不超過100萬元/台。它的定價略低於其他國產主流AI芯片——比如,目前昇騰910系列八卡服務器約為140萬元/台,崑崙芯三代八卡服務器約為130萬元/台,阿里APG16卡智算服務器約為180萬元/台。
寒武紀的主要客户包括中國大型科技公司、電信運營商、政府部門等。它的客户集中度較高,2025年客户集中度高的問題有所改善。這表現在,寒武紀2024年最大客户佔其營收近八成,但2025年最大客户佔其營收僅有四成。
寒武紀2024年財報曾披露,第一大客户佔其年度營收總額的79.2%,該客户是公司長期合作伙伴。不過寒武紀公佈未披露該客户其他信息。
到了2025上半年,寒武紀前五大客户應收賬款和合同資產期末余額(企業尚未收到的錢,還需要完成其他履約義務纔可以收款)合計佔總額的85.31%。前五名客户的佔比分別是42.5%、18.0%、8.9%、8.4%、7.6%。寒武紀並未公佈披露這些客户的具體信息。從市場佔比看,最大客户佔了寒武紀的小一半營收來源。
早在2023年,寒武紀曾和中國移動等組成聯合體以7.53億元中標浙東南數字經濟產業園數字基礎項目。中國移動曾披露,截至2023年12月,有12個省公司、超過70個AI業務完成寒武紀思元系列AI芯片的遷移。
伯恩斯坦預計,寒武紀2025年收入可能超過100億元,幾乎是2024年收入的十倍。該銷售額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將提升至4%。
不過,一位半導體產業鏈人士對《財經》表示,這個預測偏樂觀。2025年,百度崑崙芯3代、阿里APG智算芯片等國產AI芯片都在大規模出貨。國內客户通常會優先採購華為、百度、阿里等大型科技公司的AI芯片,寒武紀面臨的競爭很大。
一位國資背景投資機構人士此前的看法與上述半導體產業鏈人士不同,他曾對《財經》表示,政企客户通常不想被單一供應商綁定,寒武紀是大型科技公司之外的一個好的選擇。
支撐寒武紀股價上漲的一個核心因素是——市場長期傳聞,字節跳動是寒武紀第一大客户。今年3月,有消息稱,字節跳動向寒武紀下單了4萬枚單價2.5萬元的思元580芯片,總價值達10億元。字節跳動第一時間否定了這件事情的真實性。
和字節跳動之間的傳聞和關聯,為寒武紀帶來了巨大的想象空間。
伯恩斯坦今年4月研報提到,寒武紀2024年向字節跳動交付了約2萬-3萬片思元590芯片,預計2025年的出貨量將增至15萬片。
《財經》就「字節跳動是否是寒武紀第一大客户」向字節跳動發出了置評請求。截至發稿前,字節跳動方面未對《財經》做出迴應。
一位半導體產業人士對《財經》解釋,谷歌通過自研TPU(一種AI芯片)替代了一部分英偉達AI芯片,這降低了谷歌的訓練、推理成本。目前,市場一種期待是,寒武紀和字節跳動形成類似關係。字節跳動帶動寒武紀的出貨量,並在大規模使用中解決寒武紀的軟件適配問題。但這種設想尚無明確依據,且並沒有落地。
寒武紀的高市值合理嗎?
寒武紀誕生於2016年,這家年輕的芯片公司成立至今不到10年。它最新的營收只有英特爾的1.6%,市值卻飆升到了英特爾的75%。
市場的常見疑問是,寒武紀被高估了麼?結論是,在美國AI芯片管制出口管制不斷強化,國產替代又是未來趨勢,以及中國政企客户不願意依賴單一供應商的大背景下,寒武紀現在高市值有其合理性——稀缺性,造就了寒武紀的高市值。
一位中國科技公司戰略規劃人士直言,寒武紀是國內唯一一家已上市的AI芯片企業。華為昇騰、百度崑崙芯、阿里平頭哥雖然也在提供AI芯片,但它們都沒有上市。燧原科技、壁仞科技、摩爾線程、沐曦等和寒武紀幾乎同期起價的AI芯片創業公司,目前又都處於IPO(首次公開募股)階段。因此,寒武紀目前是中國A股市場AI芯片賽道的稀缺標的。
在A股市場,和寒武紀最具可比性的是海光信息——這是中國市場唯一一家上市的服務器CPU(中央處理器)廠商。它在2025上半年營收55億元,同比增長45.2%;淨利潤16.1億元,同比增長33.9%。海光信息的營收、淨利潤均高於寒武紀,但市值卻低於寒武紀。一個重要原因是,海光信息過去所處的CPU賽道被認為成長和想象空間低於AI芯片。
英特爾市值僅比寒武紀高25%,一個重要原因是,它連續四年營收下滑,管理層頻繁變動,長期需要為芯片代工業務輸血,公司目前虧損嚴重,並不被投資者看好。
市銷率(P/S,即市值/營收)是評估成長型企業市值合理性的一個重要指標。市銷率越低,一般説明企業可能越被低估。截至2025年二季度,寒武紀、海光信息、英特爾的市銷率分別是111倍、33倍、4.2倍。
不過,資本市場最終總會迴歸均值,公司業務基本面永遠是決定股價的核心因素。
美國政府2024年末開始,限制臺積電16nm以下AI芯片對中國代工。此后,寒武紀AI芯片主要依賴中芯國際的7nm工藝代工。
寒武紀能否持續獲得大客户的採購和支持,能否抵禦華為、百度、阿里帶來的競爭壓力,以及未來工藝製程能夠持續演進迭代,決定了它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