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中央重磅部署「人工智能+」,人工智能ETF半日漲5.82%

2025-08-27 11:51

8月27日上午收盤,市場早盤震盪分化,創業板領漲,科創50指數漲超4%。板塊方面,半導體、CPO、AI眼鏡、稀土永磁等板塊漲幅居前,白酒、煤炭、保險、養雞等板塊跌幅居前。ETF方面,華富中證人工智能產業ETF(515980)半日漲5.82%,成分股中,雲天勵飛-U(688343.SH)漲18.62%,中科創達(300496.SZ)漲16.86%,晶晨股份(688099.SH)漲13.17%。

消息面上,人工智能產業也迎來重磅利好,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提出,到2027年人工智能將與六大重點領域廣泛深度融合,智能經濟核心產業規模將快速增長,應用普及率超70%;到2030年,人工智能全面賦能高質量發展,新一代智能終端、智能體等應用普及率超90%,智能經濟成為重要增長極;到2035年,我國全面步入智能經濟和智能社會發展新階段。《意見》從技術研發、算力支撐、產業融合等多維度為人工智能發展指明方向,尤其強調提升模型基礎能力、強化智能算力統籌,為AI產業鏈注入強勁動力。

相關機構分析指出,此次政策將成為AI產業鏈的強心針,類似2015年的「互聯網+」政策,從上游算力到中游模型再到下游的AI應用有望迎來需求與滲透的全面提升。

長城證券指出,全球AI浪潮推動算力需求指數級增長,國產大模型加速迭代將進一步帶動算力自主化需求攀升。在國產算力基礎設施持續完善、AI芯片技術不斷突破的背景下,算力產業鏈有望迎來廣闊發展空間。

招商證券指出,從中長期角度,建議以周期為軸,供需為錨。關注新科技周期下,全社會智能化的進展(大模型的持續迭代、算力基礎設施與AI生態的完善、AI商業模式的落地、以及AI對消費電子、機器人等賦能),替代周期下相關產業鏈的自主可控(國產大模型、國產AI應用與算力、國產集成電路產業鏈),以及「雙碳」周期下碳中和全產業鏈的降本增效(光伏、風電、儲能、氫能、核電),電動化智能化大趨勢下電動智能汽車滲透率增加。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