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引領端側AI硬件創新,加速全產業鏈垂直整合,藍思科技營收淨利雙增長

2025-08-27 11:48

8月25日,藍思科技(300433.SZ)發佈2025年半年度報告。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29.6億元,同比增長14.18%;實現淨利潤11.94億元,同比增長35.53%;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43.25億元,同比增長28.43%。

受業績刺激,藍思科技股價連續上漲,8月以來已累計大漲超38%,最新市值超1600億元。

近年來,伴隨AI技術的不斷發展,各類消費電子產品加速迭代,從AI手機到AI眼鏡,不論形態還是功能都開始出現新的變化,作為供應鏈的關鍵角色,藍思科技正用技術創新讓這些設計成為可能。

AI加速端側創新,消費電子業務爆發

憑藉深厚的技術儲備、領先的研發能力,藍思科技一直是蘋果、三星、華為等高端消費電子品牌的戰略合作伙伴。得益於行業回暖,今年上半年,藍思科技的智能手機與電腦類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71.85億元,同比增長13.19%。

以手機為例,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已實現連續第二個季度增長,同比增長2%。Counterpoint的分析師預計,隨着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手機與摺疊屏機型的關注度持續上升,這兩大新興趨勢有望為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帶來顯著的增長機會。

IDC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預計2025年全球摺疊屏手機市場出貨量約1,983萬台,同比增長6.0%;至2029年,全球摺疊屏手機出貨量預計將會接近2,729萬台,五年複合增長率達到7.8%。

此前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發文稱,繼三星、華為之后,蘋果已計劃2026年下半年量產其首款摺疊屏iPhone。摺疊屏手機通常採用超薄柔性玻璃(UTG)成為主流趨勢,UTG玻璃因極具加工難度,其價值量較傳統玻璃蓋板有大幅提升。

藍思科技在投資者關係活動中透露,公司作為超薄柔性玻璃的全球核心供應商,深度配合中國大陸、北美、韓國等客户開發和量產相關產品。其中北美大客户的摺疊屏新品開發和驗證均進展順利,已根據客户需求進行產能規劃和投資建設,為摺疊屏新機大規模量產做好準備。

中金公司預計,2025~2026年將有更多廠商發佈摺疊類產品,看好藍思憑藉玻璃+金屬的生產及研發能力,有望在UTG、鉸鏈主軸以及屏幕玻璃支撐件等產品實現突破,推動公司相關業務快速增長。

摺疊屏手機之外,在今年火爆的AI眼鏡賽道中,藍思科技同樣具備光學鏡片、 結構件、 功能模組至整機組裝的全棧式解決方案能力。報告期內,公司成功實現對國內頭部客户AI眼鏡整機的規模化量產交付,相關業務營收同比增長14.74%至16.47億元。隨着未來公司光學相關模組及光波導鏡片逐步導入和產能放量,預計將有效解決行業瓶頸。

新興業務全線增長,具身智能前景可期

技術的領先來源於藍思科技專注的科研及創新投入。

報告期內,由於新項目、新產品、新領域研發投入增加,公司研發費用為16.44億元,同比增長29.15%。截至報告期末,公司有效專利為2,266件,軟件著作權為130件,涵蓋加工工藝、產品檢測、設備開發、新型材料、工業互聯網等多個領域。

憑藉核心技術的支撐,藍思科技已建立起產業化能力體系,並在消費電子之外,抓緊市場擴展帶來的機遇,積極拓展從智能汽車與座艙到智能機器人等方面的全領域應用。

在智能汽車領域,藍思科技已與30余家國內外汽車頭部企業建立了合作,主要產品包括中控屏幕、儀表盤等產品,上半年相關營收同比增加16.45%至31.65億元。

在智能機器人領域,藍思科技也早有佈局,於2016年即成立智能機器人公司,為國內外多家人形機器人公司提供頭部模組、關節模組、靈巧手、軀干殼體等結構件及整機組裝服務,目標打造高度垂直整合的中國最大具身智能硬件核心製造平臺,持續降低人形機器人整機成本,提升供應鏈效率,推動行業向標準化、規模化發展。

今年以來,藍思科技承接智元機器人全系列多款人形機器人業務,並完成對智元機器人旗下浙江智鼎機器人的戰略投資,主營商用智能清潔機器人,致力於AI+機器人的融合創新。此外,公司還與北美機器人頭部客户已確定頭部模組和結構件份額,靈巧手和結構件在送樣過程中。隨着北美頭部客户加快新型號定型節奏,后續進行大規模量產,公司相關模組和結構件有望實現大批量供貨。

國盛證券分析指出,藍思科技作為智能終端全產業鏈一站式精密製造解決方案提供商,一方面具備以結構件及功能模組核心技術為支撐的產業化能力體系,另一方面具備全產業鏈垂直整合能力,未來將深度受益AI技術發展,各條業務線預計全面增長。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