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6 19:33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芯原股份(688521.SH)詢價轉讓計劃披露新進展,37家機構以近「七折」價格認購5%股份。公告發布后的8月26日,芯原股份股價開盤大跌,一度跌超10%,收盤跌9.33%。
值得注意的是,從去年9月24日到今年8月26日,一年內芯原股份股價累計漲近5倍,超477%。
8月25日晚間,芯原股份發佈公告,披露股東詢價轉讓定價情況,初步確定本次詢價轉讓價格為105.21元/股。
圖源:芯原股份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對比8月25日157.90元/股的收盤價,該詢價轉讓定價僅為當日收盤價的約66.63%。這意味着,這是一筆「打七折」的交易。
而根據芯原股份此前披露的股東詢價轉讓計劃書,轉讓價格下限不低於發送認購邀請書之日(即2025年8月22日,含當日)前20個交易日股票交易均價的70%。根據Wind數據,在8月22日前20個交易日內,芯原股份的區間成交均價為117.92元/股。根據這一均價,轉讓價格下限為82.54元。
根據最新披露,本次詢價轉讓擬轉讓的5%股份已獲全額認購,初步確認受讓方為37家機構投資者,涵蓋基金管理公司、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私募基金管理人、合格境外投資者等專業機構投資者。
此前公告顯示,擬參與首發前股東詢價轉讓的有VeriSiliconLimited、共青城時興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嘉興海橙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濟南國開科創產業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共青城文興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富策控股有限公司等六大股東。
上半年虧損3.2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8月22日,和股東詢價轉讓計劃書同時發佈的還有芯原股份的2025年半年度報告。
半年報顯示,芯原股份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9.74億元,同比增長4.49%;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3.20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淨利潤-3.58億元。
對於公司淨利潤的變化,芯原股份表示,第二季度公司盈利能力持續改善,2025年第二季度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9950.51萬元,單季度虧損環比大幅收窄54.84%。
表:芯原股份利潤表主要財務指標(單季度)
數據來源:WIND
不過,21財經·南財快訊記者查閲財報數據發現,今年第一、第二季度,芯原股份歸母淨利潤分別為-2.20億元,-9950.51萬元,對比去年同期-2.07億元,-7782.08萬,虧損同比有所擴大。
對於現階段的虧損狀況,芯原股份董事長兼總裁戴偉民在業績説明會上表示,芯原股份作為平臺服務公司,關注業務規模及增長趨勢非常重要。只要保持增長、達到一定規模,就能夠實現盈利,「規模效應是芯原這類平臺型服務公司的特點。」
8月以來股價累計上漲60%
折價轉讓公告發布后的第一個交易日8月26日,芯原股份股價開盤大跌。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25日收盤,芯原股份自月初以來已累計上漲近60%。事實上,近期AI硬件、芯片等板塊大熱,許多相關概念指數和個股都漲幅顯著。Wind半導體指數8月以來累計上漲21.86%,芯片指數上漲19.35%,ASIC芯片指數累計上漲16.81%。
芯原股份早在2020年登陸科創板時,就曾被稱為「中國半導體IP第一股」。隨着公司業務在業界獲得更廣泛的關注和認可,目前公司已被業界譽為「AIASIC龍頭企業」。
此前,中信證券曾發佈研報,預計ASIC為2025年AI產業鏈的重要方向。
浙商證券也看好ASIC芯片的長期市場前景,指出相較於GPU,ASIC芯片可以在特定場景中實現低成本、高性能、低功耗,具備高專用性和高性價比特徵。據測算,由於ASIC芯片的單價遠低於GPU,約為GPU的1/5,隨着Meta、微軟逐步開始大規模部署自研ASIC解決方案,ASIC總出貨量有望在2026年某個時點超越英偉達。
東吳證券認為,芯原股份當前估值溢價主要是由於公司作為國內頂級ASIC公司,為A股稀缺標的,在技術積累、客户資源及產品落地方面具備顯著優勢。民生證券也表示,芯原股份在ASIC業務上的技術積累和客户基礎紮實,疊加AI與定製芯片浪潮持續演進,2025年起公司ASIC業務有望伴隨AI產業趨勢實現快速增長。
對於后市的長期投資,興證策略則認為,半導體設備,國產算力β行情啟動,國產AI芯片、GPU等核心龍頭率先上漲,與北美算力鏈龍頭相比漲幅仍低,長期繼續關注。同時國產替代全產業鏈受益,行情有望持續深化,產業鏈內部重視向半導體設備材料等上游低位方向的擴散,受益於國產芯片下半年產能放量,具備補漲邏輯。
責任編輯:楊紅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