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從華為Mate到蘋果iPhone,消費電子概念熱得發燙!12只核心股深度拆解

2025-08-26 18:15

(來源:淘金ETF)

近期消費電子概念火力全開:多地推電子產品以舊換新補貼,最高補貼超千元;國補是85折;AI 手機、智能穿戴設備出貨量同比激增 30%+,華為 Mate 70 系列預售破百萬台,蘋果 iPhone 16 供應鏈提前備貨,疊加半導體國產化加速,產業鏈從上游芯片到下游終端全面回暖,細分賽道迎來量價齊升機遇。從近年消費電子的發展進程來展望,可穿戴/AIOT都將會驅動消費電子的下一個黃金5年!

1.長盈精密(300115)

消費電子連接器絕對龍頭,市佔率超 25%,深度綁定華為、蘋果、小米等頭部品牌。其為華為 Mate 70 系列定製的 AI 智能連接器,支持超高速數據傳輸,訂單量同比暴增 80%;同時佈局汽車電子,為特斯拉 Model 3/Y 供應車載連接器,業務佔比已提升至 30%。2024 年 Q2 淨利潤同比增長 45%,毛利率環比提升 2.3 個百分點,隨着 AI 手機滲透率提升,業績有望持續釋放。

2.水晶光電(002273)

光學元件隱形冠軍,AR/VR 核心供應商,為 Meta Quest 4、華為智能眼鏡提供超短焦光學模組,市佔率全球第二。其自研的微晶玻璃棱鏡,透光率提升至 98%,技術領先同行 1-2 年;同時受益於手機攝像頭升級,3D sensing 組件訂單同比增長 60%。2024 年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 28%,其中 AR 業務收入佔比突破 15%,隨着元宇宙硬件放量,成長空間廣闊。

3.欣旺達(300207)

消費電子電池模組龍頭,全球市佔率 12%,客户涵蓋蘋果、OPPO、vivo。其為華為 Pura 880 耳機定製的石墨烯電池,續航提升 40%,訂單量佔華為該品類的 70%;同時動力電池業務快速增長,為理想、小鵬供應 4680 電池,2024 年上半年新能源業務收入同比增長 110%。公司現金流充裕,研發投入佔比 6.8%,在快充、長續航技術上持續突破,雙輪驅動下估值有望重塑。

4.深天馬 A(000050)

中小尺寸顯示面板龍頭,智能穿戴屏幕市佔率全球第一,為蘋果 Watch Ultra 2、華為手環 9 供應柔性 OLED 屏。其自研的 LTPO 技術可實現 1-120Hz 自適應刷新率,功耗降低 30%,已應用於三星 Galaxy Z Fold6;車載顯示業務快速拓展,為比亞迪海豹供應中控屏,收入佔比從 5% 提升至 18%。2024 年 Q2 淨利潤同比增長 52%,隨着穿戴設備出貨量增長,面板需求將持續旺盛。

5.聞泰科技(600745)

全球 ODM 龍頭 + 半導體巨頭,收購安世半導體后形成 「製造 + 芯片」 雙閉環。其為小米 Redmi K80 提供整機代工,出貨量佔該機型的 60%;安世半導體的車規級 MOS 管市佔率全球第三,為特斯拉、寧德時代供貨,2024 年上半年半導體業務收入同比增長 75%。公司深度受益於消費電子復甦與汽車電子化,機構預測 2024 年淨利潤增速超 60%,估值處於歷史低位。

6.兆易創新(603986)

存儲芯片國產替代先鋒,NOR Flash 全球市佔率 19%,為華為、榮耀手機供應存儲芯片。其最新推出的 55nm 工藝 NOR Flash,容量提升至 2Gb,滿足 AI 手機多任務處理需求,訂單量同比增長 90%;同時 MCU 業務切入汽車電子,為比亞迪供應車身控制芯片,收入佔比突破 20%。2024 年上半年研發投入同比增長 40%,隨着消費電子存儲需求回暖,業績彈性顯著。

7.光弘科技(300735)

華為核心代工廠,5G 手機代工份額超 30%,為華為 Nova 12 SE、暢享 70 提供整機制造服務,2024 年上半年華為相關訂單同比增長 120%。同時佈局物聯網設備,為亞馬遜 Echo 智能音箱代工,出貨量佔全球 25%;公司惠州新工廠投產,產能提升 50%,預計全年營收增長 60% 以上。作為華為供應鏈核心標的,受益於品牌復甦,估值具備修復空間。

8.聯創電子(002036)

光學鏡頭全產業鏈龍頭,手機鏡頭市佔率 8%,為 vivo X100、OPPO Find X7 供應潛望式長焦鏡頭。其車載鏡頭業務爆發,為特斯拉 Cybertruck 供應 8MP 環視鏡頭,訂單量超 1000 萬顆;AR 鏡頭技術領先,為微軟 HoloLens 2 提供定製化鏡頭,收入佔比從 3% 提升至 12%。2024 年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長 85%,隨着汽車電子與 AR 設備放量,增長動能強勁。

9.歐菲光(002456)

攝像頭模組龍頭,華為供應鏈恢復顯著,為華為 Mate 70 Pro 供應 1 英寸大底主攝模組,訂單量佔該機型的 50%。其智能汽車業務快速拓展,為蔚來 ET9 供應多攝感知系統,收入佔比從 8% 提升至 25%;2024 年 Q2 毛利率環比提升 3.5 個百分點,擺脫此前虧損困境。隨着華為手機出貨量回升與汽車業務放量,公司有望重回增長軌道。

10.精研科技(300709)

MIM 部件全球龍頭,為蘋果 AirPods Pro 3、Meta Quest 4 供應精密結構件,市佔率超 40%。其自研的粉末冶金技術,可實現 0.01mm 精度,產品良率達 99.5%,領先同行 3-5 年;同時切入機器人領域,為特斯拉 Optimus 供應關節部件,2024 年上半年新業務收入同比增長 300%。公司客户粘性強,訂單能見度高,機構預測全年淨利潤增速超 100%。

11.卓勝微(300782)

射頻芯片國產替代標杆,5G 手機射頻前端市佔率 15%,為小米 14、榮耀 Magic6 供應全套射頻方案。其最新推出的集成式射頻模組,體積縮小 40%,成本降低 20%,已通過蘋果認證;車規級射頻芯片進入比亞迪、大眾供應鏈,收入佔比突破 10%。2024 年上半年研發投入佔比 25%,技術壁壘高,隨着 5G 手機換機潮來臨,業績將持續增長。

12.長信科技(300088)

觸控顯示模組龍頭,智能穿戴屏幕市佔率全球第三,為華為 Watch GT 4、Amazfit 供應柔性觸控屏。其與京東方合作開發的 Micro OLED 屏,亮度提升至 1500 尼特,已應用於 VR 設備;車載顯示業務為特斯拉 Model Y 供應中控屏,收入佔比達 40%,2024 年上半年同比增長 65%。公司深度綁定消費電子與新能源汽車賽道,雙輪驅動下增長確定性強。

以上內容基於公開信息整理,僅供交流參考!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