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6 18:55
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的突破性進展總能引發全球關注,其中兩個標誌性事件尤為公眾熟知。2016年,AlphaGo與李世石的圍棋對決讓人工智能走進大眾視野,Google Deep Mind的這一成果展現了機器在複雜決策領域的潛力;2022年,Chat GPT的橫空出世掀起新一輪AI熱潮,而其底層的Transformer架構正源自Google2017年的技術突破。這兩次浪潮不僅推動了全球AI技術的迭代,更在中國催生了一批極具活力的創新力量。
計算機視覺時代的四小龍崛起
Alpha Go帶來的技術震撼,直接點燃了中國人工智能創業的第一波熱潮。彼時,計算機視覺技術因在安防、金融等領域的落地潛力備受青睞,曠視科技、依圖科技、商湯科技、雲從科技這「AI四小龍」應運而生。它們以深度學習算法為核心,在人臉識別、圖像分析等領域快速突破,將技術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行業解決方案。從火車站的刷臉安檢到手機的智能相冊分類,這些企業的技術成果悄然融入日常生活,成為中國AI技術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的早期代表。
大模型賽道的六小虎突圍
Chat GPT的爆火讓生成式AI成為新的風口,而支撐這一技術的Transformer架構,早已為中國創業者埋下伏筆。智譜、MiniMax、百川智能、月之暗面、階躍星辰、零一萬物等「大模型六小虎」迅速崛起,它們在通用大模型、垂直領域模型等方向各有側重,推動中國大模型從概念走向應用。不同於「四小龍」聚焦單一技術領域,這些新勢力更注重模型的通用性與多模態能力,既能寫詩作畫,也能輔助代碼生成,讓人工智能的邊界不斷拓展。
從數量爆發到質量追趕的跨越
如今,中國生成式AI的發展已進入「伍佰時代」——505個通過網信部門備案的大模型,彰顯了行業的旺盛活力。數量背后,是質量的穩步提升。以Deep Seek為代表的一批大模型在多項國際評測中表現亮眼,與全球頂尖水平的差距不斷縮小。這種進步不僅體現在技術參數上,更反映在實際應用場景中:教育領域的個性化輔導、醫療行業的輔助診斷、工業生產的智能優化……人工智能正從實驗室的酷炫演示,變成解決實際問題的工具。
從「四小龍」到「六小虎」,從計算機視覺到生成式大模型,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的每一步都緊扣全球技術浪潮。505個備案大模型與日益逼近頂尖水平的技術實力,共同勾勒出一幅充滿活力的行業圖景。這里沒有終點,只有在技術迭代與產業融合中不斷前行的腳步。
https://mp.weixin.qq.com/s/x5FR31JC2Q8vg7XGXKy6X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