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增速與質量並舉:創新奇智2025中期業績背后的增長邏輯

2025-08-26 17:10

在全球經濟復甦與產業數字化轉型的雙重背景下,創新奇智(2121.HK)交出了一份亮眼的2025年半年度業績報告:營收6.9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2.3%;經調整淨虧損668萬元,同比大幅收窄82.1%。這一成績單背后,是公司從傳統AI解決方案向AI2.0工業智能技術體系的戰略佈局,展現了創新奇智在"重構增長引擎"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效。

戰略升維:從傳統解決方案到"一模一體兩翼"

創新奇智的增長復甦得益於去年公司對業務戰略的前瞻性調整。相較於過去依靠定製化AI解決方案的傳統模式,公司已明確構建以"一模一體兩翼"為核心的新技術戰略:以AInnoGC工業大模型為底座,以AI智能體為引擎,以工業機器人和工業軟件為應用兩翼。

這一戰略升級意味着創新奇智正從提供傳統AI解決方案的服務商,升級為AI2.0時代工業智能化解決方案提供者,這戰略調整的背后,不僅針對優化了商業模式,更拓寬了市場空間,建立了更高的競爭護城河。

傳統工業AI主要依靠特定算法處理結構化數據,是「自動化工具」,而大模型驅動的工業智能體是「自主決策夥伴」,其本質是從規則執行到目標驅動的範式革命。創新奇智的"奇智孔明 AInnoGC 工業大模型"作為公司一切技術創新的底層支撐,實現了從業務的單一規則執行向綜合智能的躍升。

更具顛覆性的是,創新奇智針對企業級用户推出的全新AI Agent應用開發平臺,使企業能夠以可視化、低代碼方式快速構建和部署基於大模型的智能化解決方案,縮短開發周期。這一平臺模式不僅大幅降低了AI應用的技術門檻,更建立了可持續的用户生態,為公司長期增長奠定了基礎。

規模化:從單點突破到系統性賦能

過去,工業AI解決方案往往是針對單點問題的定製開發,難以快速複製推廣。步入工業 AI 2.0 時代,大模型憑藉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與跨領域知識融合優勢,實現了產品研發設計、生產製造、採銷存運營管理等全鏈條數據的整合與分析,着力解決系統性問題。創新奇智通過大小模型融合策略,打造AI1.0 MMOC人工智能技術平臺和AI2.0 AInnoGC工業大模型技術平臺,AI雙平臺深度融合,成功突破了這一瓶頸,加速了商業化進程。

以質檢環節為例,創新奇智深度融合多模態大模型與視覺小模型技術,將應用場景從單一質檢,拓展至模型生產、管理、性能判定、質檢應用構建及結果智能分析的全流程,助力客户構建體系化人工智能能力。

在工業機器人領域,創新奇智實現了從傳統感知智能向具身智能的技術跨越。公司圍繞"打造具備高泛化能力、可多場景落地的工業具身智能機器人平臺ChatRobot"的目標,聚焦多模態感知、端到端生成、雲邊協同控制等關鍵技術環節,ChatRobot具身智能技術平臺已完成從第一代本體CR-1到第四代CR-4的持續迭代。

在北方某礦業企業成功落地的翻車機智能摘鈎機器人,標誌着工業機器人進入工業物流領域。隨着與世界頂級工業機器人制造商庫卡機器人戰略合作的深入推進,創新奇智在工業機器人領域的商業化產品落地將進一步顯現。

在工業軟件領域,公司創新性地推出了包括ChatCAD(生成式輔助工業設計)、 AMES(智能製造執行系統)、AEAM(智能企業資產管理系統)、 AEMS(智能能源管理系統)在內的多個智能化工業軟件,從而更有效地監控、分析和追溯生產過程中的關鍵指標,提升工業客户的企業智能化管理水平。

在ChatCAD方面,公司與Bentley聯合推出的iPID(智能工藝管道和儀表流程圖)產品,深度融合頂尖 AI大模型與工程設計經驗,在設計階段能夠提升設計效率10倍以上,在改造階段,可以快速識別老舊圖紙,智能完成改造方案。這一產品有望在石化、冶金、電力、製藥等行業實現商業化應用。

相較於過去的單點技術突破,創新奇智已將戰略重心轉向構建開放協同的產業生態。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工業軟件領域與Bentley、工業具身智能領域與庫卡機器人、AI Agent智能體應用領域與阿里釘釘、亨利加等建立戰略合作關係。

這種生態協同模式不僅拓展了創新奇智的技術邊界和市場空間,也為公司構建以AI技術為核心的產業生態提供了堅實基礎,形成了技術創新與商業落地的良性循環。通過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創新奇智能夠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集成的智能製造解決方案,創造更大的商業價值。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