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押注AI時代,Keep上車了

2025-08-26 14:45

從OpenAI o1的發佈,再到年初DeepSeek R1的引爆,架構創新讓AI真正實現了全民普及。近日,二者又先后發佈了工程業務能力更強的GPT5和DeepSeek-V3.1,大模型與生成式AI正來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過去半年多,市場情緒也從該不該入局AI,變成了AI一定會改變很多行業。然而,相比於此時才決定入局的,真正的贏家早就已經浮出水面了。

8月25日,Keep(03650)發佈2025年上半年業績報,報告期內,Keep實現營收8.22億元,非國際財報準則下經調整淨利潤1035萬元,錄得毛利4.29億元,毛利率由上一年度同期的46.0%提升至52.2%,實現大幅增長,提前兑現了年初預計2025年實現扭虧的目標。

AI是當前這一代人能看到的最后一輪真正意義上的革命,但仍有許多人看不懂其中的意義,Keep們又是如何做到的?

AI價值正從「技術競賽」轉向「場景賦能」

實際上,今年中以來,AI市場普遍有一個感受:大模型一個接一個的發,版本更新越來越頻繁,甚至眾望所歸了近兩年的GPT5都發布了,但市場的爆點卻並不明顯,GPT5的發佈會甚至被用户噴成了「篩子」,「大失所望」「發佈會PPT做錯了」等都成了槽點。

而在8月21日,DeepSeek-V3.1發佈時,官方的命名方式似乎預示着這又是一個「小更新」,即便其官方也提到,這是「邁向Agent時代的第一步」,並且其首次採用V系列和R系列模型混用的模式,有更長的上下文記憶,更強的編程和工程能力……

市場還是不滿意的拋出了一個觀點:技術的進步又要原地踏步了嗎?可能,大家的關注點都錯了。實際上,幾個月之前,不止一位行業人士曾對我們表達,當前的模型能力已經非常優秀了,但真正的變革性AI應用需要一定時間纔會出現。

有心的人已經發現了,就在這個月里,互聯網應用市場早已暗流湧動。

高德宣佈全面AI化,新版APP里AI能力隨處可見,內部為此祕密研發了5個多月;而專注於英語學習的多鄰國,也高舉高打引入AI能力,其聯合創始人兼CEO Luis von Ahn在全員信中表示,AI不僅提升生產力,更能幫助Duolingo接近其「優質教學」的核心使命。

更別提,押注時間早、決心更為強烈的Keep,早在DeepSeek R1引爆市場的第一時間,就堅定不移的表態All in AI。

很快,有着十年運動行業數據與場景壁壘的Keep,在今年3月就推出了運動健康垂直領域的專屬模型Kinetic.ai,作為業內首個垂類專屬AI模型,Kinetic.ai基於4億用户及其龐大的運動數據訓練而來,可以專門為用户量身定製運動方案。

而仔細觀察會發現,這些當前熱門的AI應用,都不是單純的大模型公司或AI技術公司,他們的優勢是懂用户、有場景、有數據燃料,AI在其中發揮的作用是助燃劑,而在這個助燃劑的輔助之下,他們的業務邏輯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還是拿高德來説,過去AI搜索得到的是確定性的需求,但AI高德挖掘的是潛在性需求,是用户還沒說出口的需求,但因為AI的激發,這部分需求被提前滿足了。這樣做不僅能帶來業務上的增量,還能因為更優異的使用體驗,從而進一步增強用户粘性。

AI化后的Keep亦是如此,過去打開Keep,人們習慣於先刷其主頁的推薦內容,亦或是基於自身的減脂塑型需求,去主動搜索其平臺上的課程,這些提前預設好的課程難免有些侷限性。

但現在,人們打開Keep,面對的更像是一個「多面體教練」,會去引導、激發更多用户設想不到的需求。Keep在今年3月同步上線了AI教練卡卡,給用户更定製化的健身規劃和回答,並且隨着其多模態能力的不斷升級,逐步加入了語音指導與圖片識別等功能,越來越接近真人。

AI應用市場正越來越接近爆發,即便是在全球有着7億周活的OpenAI也意識到一個迫切的情況:只做對話的AI應用註定天花板很低,他們甚至為此聘請了一個應用業務CEO。除此之外,OpenAI一直在悄悄佈局AI應用生態,旗下的Startup Fund基金,過去三年出手了20多家公司,覆蓋了醫療、法律、生物、教育科技等眾多垂直領域。

OpenAI是敏鋭的,現在越來越多人意識到,大模型與垂直領域的結合,爆發的能量遠超當前的想象。

垂直AI引爆商業價值 聚焦核心賽道開啟新動能

今年的二級市場,不斷上演着「重生」的故事。

上市第三年的Keep首次扭虧為盈,股價三個月內上漲超80%,據財報,Keep經調整淨利潤率達到1.3%,去年同期經調整淨虧損率為15.5%。

不止如此,因為AI的介入改善了用户體驗,用户規模方面,2025年上半年,Keep平均月活躍用户和平均月度訂閲會員分別為2249萬和280萬,均保持穩定態勢。

Keep可不是個例,已經被稱為時代眼淚的美圖,幾年前還因為多元化業務不利,手機、短視頻、社交、電商等嘗試一個沒成功而股價狂跌,裁員收縮。美圖CEO吳欣鴻在接受《晚點latepost》採訪時覆盤這段經歷時寫到,「2018、2019年,我們鉅虧,當時現金淨流出23億,賬上只有不到30億,意味着我們如果折騰下去,公司很快就彈盡糧絕了。」

AI成了美圖翻身的機會,而且是絕地反擊。因為AI的介入,其修圖能力提升,在用户的視角上,就是變好用了,這也使得其收入邏輯從之前的在線廣告轉變爲了更多依賴付費訂閲,畢竟用户一旦覺得好用,付費意願會大大提升。

Keep也是如此,今年上半年,Keep着重在做系統性的改革,實現了多智能體系統(MAS)基礎設施建設,完成大語言模型與全平臺健身工具服務的深度整合,逐步實現核心運動工具、流程場景的智能化改造,持續優化自研微調模型Kinetic.AI;從技術能力層面構建了以人設、記憶、意圖為核心的Agent底層基礎。通俗的説,它開始會實時理解用户的意圖,精準推薦服務,實現擬人化的教練交互,還有一定記憶能力,至此,其工具鏈和垂類專業服務實現了整合,變成了一整套體系化能力。

因為變得好用,這些首批的AI用户展現出了更強的粘性。據其披露的2025年7月最新數據,AI核心日活躍用户(DAU)超過15萬。其中,AI教練核心功能中的AI飲食記錄作為典型高頻剛需場景,以低門檻的精準交互(用户僅需拍攝餐食照片,即可自動識別卡路里與營養素),展現出顯著的留存優勢:該功能覆蓋了1/3的AI對話用户,並呈現出深度留存特性——次日留存率達50%,對App DAU的留存率攀升至79%。

實際上,如果能看到這些邏輯轉變就會發現,這種繁榮不是一時性的,而是徹底的結構性轉變,因為AI滲透改造,使得這些互聯網公司的經營邏輯變了。

另一方面,也因為聚焦AI,反倒讓過去多元化試錯的互聯網公司找到了更明確、堅定的方向,美團摒棄了多元嘗試,Keep也更加聚焦AI+,讓那些難以與AI結合的,低利潤率的業務完成切割取捨,在大的轉型背景下,這些業務的變動甚至可以看作是利好,而小的數據波動完全在常理之中。

長遠來看,Keep的敍事邏輯與業務形態,都正愈發接近於運動科學以及運動美學,前者涵蓋包括AI教練、AI課程、訓練計劃等在內的AI業務,以及和AI有更好順承關係的智能硬件,包括運動手錶,智能單車等;而后者涵蓋了Keep獎牌等一系列IP合作業務、運動服飾、運動裝備等能夠為運動用户帶來美學感受和體驗的業務板塊。

但聚焦,也讓Keep更加的放開手腳,更快速看到回報。

正如Keep在財報業績溝通會上所言,「我們將持續聚焦於打造運動健康領域的專業AI應用,為用户提供個性化、智能化和科學的服務體驗,重塑差異化競爭優勢。Keep立足於數字化健身發展前沿,藉助AI基座技術的快速進化,以高效的運營效率驅動長期可持續發展與盈利能力提升。」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