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完成三期擴產,年產600台固晶機,芯片封裝設備研發商「微見智能」獲超億元B輪融資 | 36氪首發

2025-08-26 11:59

文 | 張冰冰

編輯 | 阿至

36氪獲悉,微見智能封裝技術(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微見智能」)近日完成超億元B輪融資,新投資方包括前海金控、明勢創投、力合科創,老股東海通開元、分享投資追投,深渡資本繼續擔任本輪獨家財務顧問。資金將主要用於產品研發,面向AI時代對傳輸、存儲、計算等未來先進封裝方向,加大研發和產品佈局力度。

「微見智能」成立於2019年12月,專注於高精度複雜工藝芯片封裝設備研發和生產,主要產品為MV全系列高精度固晶裝備,支持第三代半導體芯片(氮化鎵、碳化硅)封裝工藝需求,是光通訊、5G射頻、商業激光器、大功率IGBT器件、存儲等領域核心芯片封裝的關鍵裝備。

2023年到2024年,「微見智能」相繼拿下國內外頭部光模塊客户訂單,營收連年以倍速增長。2025年7月,「微見智能」完成三期交付中心擴產,投產后將實現600台固晶機產能交付。

一、固晶機「國產崛起」的技術與時機

固晶是封裝環節的第一步,也是決定性的一步。固晶機的工作流程是一個高度精密的自動化過程:吸取微小的裸芯片,通過高精度視覺系統進行識別和位置校準,將芯片按設計位置精準貼裝到基板上,通過銀膠或焊料等方式進行粘結。

固晶的精度直接決定產品性能,在光通信模塊中,激光芯片和光纖之間的對準必須要在微米以內,如果固晶機精度不夠、光路對不準,信號傳輸效率就會急劇下降,甚至完全失效。因此,精度是固晶機要跨越的第一道技術門檻。

曾經,國產固晶機成品精度都>10μm,5μm以內高端市場由美國、日本等國際頭部廠商壟斷。「微見智能」對標全球領先產品,研發生產1.5μm級系列高精度固晶機,目前設備能做到合計誤差控制在1.5μm以內,實際芯片產品量產貼裝精度達到±3μm,貼裝力控精度優於10g±1g。

「微見智能」固晶機

然而,技術的突破並不意味着市場的快速打開。「微見智能」1.5μm系列產品2020年研發成功、2021年走向市場,「微見智能」CEO雷偉莊坦言,當時的市場並不好做。「2022年以前我們很痛苦,設備能力超前,但客户覺得貴。」

2022年底,AI的爆發帶來了市場的轉機。AI需求的爆發顯著帶動光電傳輸芯片的市場需求,並對專用的固晶機提出更高要求,為提升效率,固晶機需在高速運行下保持高精度和穩定性,這對運動控制、視覺定位和減振技術提出了極高要求。

「微見智能」抓住了AI算力的機遇。「2022年我們完成了一些標杆客户、種子客户的驗證,在2023年需求來的時候,我們正好趕上這個時機。但凡再研發晚一點,都趕不上第一波,那就趕不上國產替代的第一輪。」在雷偉莊看來,如果不能在第一輪就進入市場,「國產替代」的機遇就容易發展爲「替代國產」的競爭。

近年來,更多業內企業已經進入10μm級產品競爭,但雷偉莊認為,在整機核心性能上,同行的差距依然存在。「國內整機、工程方面的技術可能很快,但我們這種設備,機械運控底層技術的進展其實並不快,我們所掌握的核心部件能力,同行還沒有趕上。」

面對競爭,「微見智能」一方面拓寬產品線,在精度層面,向上拓展到0.5μm的亞微米級別產品,向下拓展到10μm級產品,拓寬市場空間;另一方面跨行業擴張,面對AI、5G、大數據驅動的傳輸、存儲、計算芯片需求,研發新產品,打造第二增長曲線。

二、從性能效率提升,到解決方案優化

AI 算力的爆發式增長對先進封裝技術提出了多維度的嚴苛需求,「微見智能」在鞏固光通信領域優勢之外,加快存儲、計算兩個方向佈局,打造「傳存算」產品矩陣,滿足AI芯片在算力堆疊、高內存帶寬、互聯密度提升、異構集成等方面對先進封裝的要求。

在實際市場應用中,固晶機的量產能力和性能效率尤為重要,因為芯片的價值在前道工序中已經累積得很高,封裝失敗意味着所有前期投入的浪費。

總結近兩年「微見智能」最大的進步,雷偉莊認為是其設備的量產能力:「我們做得最多、進步最大的是在客户產線上的量產表現。我們的設備不僅高精度,還具備高稼動率、高良率、低人工干預率,這意味着穩定和高效。量產的客户對效率要求非常高,效率就是他們的錢。」

據介紹,「微見智能」設備可以做到不需要原廠人員到場交付,設備發貨到客户現場,客户調試兩三天就可以量產。並且因為設備基本不出故障,售后也不需要原廠人員在場。雷偉莊將其總結為「3天投產,0原廠交付」,從性能效率到整個解決方案實現優化。

目前,「微見智能」已服務全球十大光器件廠商、光模塊客户中的7家,未來兩年預期增速保持在60%-100%。

2023年,「微見智能」實現1.5μm級高精度固晶機出口歐美市場。當前,聚焦東亞、東南亞、美國等芯片重點市場,「微見智能」佈局海外交付體系,構建本土團隊,擁有本地化交付能力和技術支持能力,出口訂單佔總體超過20%。

因市場需求增長,「微見智能」三期交付中心擴產提前完成,已於7月投產,四期產線正在推進當中。未來將完善光通信優勢領域產品矩陣,加大「傳存算」等第二增長曲線產品研發投入,實現新增長曲線的商業閉環。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36氪未來產業」,作者:張冰冰,阿至,36氪經授權發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