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以質築基、AI助力 麒盛科技的睡眠產業生態雛形已現

2025-08-26 11:01

8月23日,麒盛科技(603610.SH)公佈了2025年上半年的「成績單」,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59億元,同比微增0.07%;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1.06億元,同比增長24.18%;基本每股收益0.30元,同比提升25%。公司銷售費用管控收效明顯,同比下降18.90%。帶動毛利率同比上升0.88個百分點至33.79%。

自公司明確將「智能化」列為戰略核心以來,公司將研發資金重點投向傳感器技術、睡眠數據分析算法及智能牀墊與家居生態聯動系統。今年上半年,麒盛科技研發費用7761.63萬元,同比增長4.84%,佔營收比重5.32%。

提升經營質量、產能提質、關税突圍——當需求端尚未走出地產后周期陰影,麒盛科技實際行動告訴市場:真正的競爭不是「內卷」,而是「升維」。

柔性產業鏈從容應對海內外市場 AI加持推動服務升級

半年報顯示,公司年產400萬張智能電動牀總部項目研發中心及生產配套廠房項目(二期)內部裝修流程有序推進,預計2025年年底前能夠投入使用。公司年產400萬張智能電動牀總部項目(三期)也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目前主體結構已經完成,已進入外牆立面施工階段。項目建成后,可以進一步加強公司技術自主可控性,增強供應鏈穩定,提高公司盈利能力,提高公司產品智能化程度和迭代能力,強化核心競爭力。

2025上半年,美國激進的關税政策給全球經濟帶來了挑戰,全球供應鏈格局進一步重塑。面對當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的加深,公司積極佈局海外工廠以靈活應對關税政策變化,同時加速拓展國內市場,尋求新的營收及利潤增長點。

在關税「蹺蹺板」下,麒盛科技的越南+墨西哥雙保險生效。公司提前兩年的海外產能佈局開始兑現紅利。

公司已構建中國智能製造基地與越南、墨西哥組裝工廠協同發展的柔性供應鏈體系,實現對美國市場的靈活供給。截至目前,公司從越南出口的智能電動牀產品適用於鋼鋁「衍生品」產品清單及對等關税;公司從墨西哥出口的智能電動牀產品適用於鋼鋁「衍生品」產品清單,其余部分符合USMCA協議政策,從而得到關税豁免。雖然越南、墨西哥工廠關税税率相較2024年有所上升,但仍遠低於從中國出口至美國的關税。

2025年1月,公司攜旗下智能牀產品亮相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展CES2025,公司智能牀搭載先進的傳感器和AI算法,能夠實時監測用户睡眠狀態,提供個性化睡眠體驗。其創新的設計和科技感十足的功能,成為展會現場的一大亮點。

舒福德品牌「東進」同樣處於加速度,公司加速拓展國內市場,打造品牌認知,以尋求新的營收及利潤增長點。公司3月在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AWE)上發佈全球首款AI睡眠智能體,通過AI算法、傳感器創新與醫療資源整合,專為解決睡眠呼吸暫停(OSA)、心律失常、精神壓力等健康問題設計,將智能牀升級為「健康守夜人」,真正構建了從硬件到服務的「閉環體驗」,同時也標誌着智能牀從「被動監測」向「主動健康管理」的跨越式升級。

從賣牀到「定標準」「造職業」服務生態閉環逐步成型

當同行還在卷價格,麒盛科技早已換了賽道——卷「標準」、卷「人才」,用生態壁壘將「賣牀」的單一邏輯升級為「睡眠健康全鏈條服務」的系統能力。

2025年1月,公司參與制定的國家標準《智能牀》(GB/T45231-2025)正式落地,於2025年8月正式開始實施。作為智能家居中的重要品類,近年來,智能牀市場需求不斷增長。然而,由於此前缺乏統一的國家標準,智能牀行業存在概念混淆、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此次國家標準的發佈,不僅填補了智能牀行業的行業標準空白,也將為智能牀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有力保障。而伴隨着標準的規範與引導,智能牀行業未來有望進一步健康發展。

2025年7月,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聯合發佈新職業信息,「睡眠健康管理師」工種位列其中。北京大學睡眠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呼吸睡眠醫學科主任韓芳教授指出,這一工種的確立影響深遠——它預示着我國睡眠疾病防控將實現從「被動治療」到「主動干預」的跨越,標誌着我國睡眠健康服務邁入職業化新階段。

麒盛科技參與申請的「健康睡眠管理師」職業下增設「睡眠健康管理師」工種順利通過審覈,正式進入公示階段。這不僅是嘉興首次成功申請新工種,更標誌着公司在睡眠健康領域的創新實踐獲得國家層面認可,為行業人才體系建設和產業升級注入新動能。

中國睡眠研究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18歲及以上人羣睡眠困擾率為48.5%,超3億人有睡眠障礙,其中需要積極干預的達1.5億;而專業睡眠服務人員缺口超10萬人,社區睡眠管理服務覆蓋率不足5%,市場發展前景可謂藍海一片。

在人才培養方面,公司秉承「創造智能美妙的生活體驗」的使命,與西湖大學「科研創新服務於全人類」的願景深度共鳴,雙方於今年4月正式達成戰略合作,共探睡眠科學與神經健康的創新突破,開啟產學研融合新篇章。雙方將在阿爾茨海默病研究以及青少年睡眠研究項目上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協同創新。同時,公司還將設立「員工訪問學者專項」培養計劃,選派優秀員工赴西湖大學實驗室開展科研學習,定期舉辦學術講座與技能培訓,提升團隊的創新能力與科研能力。

從「賣牀」到「定標準」,是將企業技術優勢轉化為行業話語權;從「賣牀」到「造職業」,是將產品價值延伸為服務價值;從「賣牀」到「做科研」,是為未來的技術迭代儲備動能。這三條生態路徑,共同構建了麒盛科技的「睡眠健康生態閉環」——標準規範行業,人才連接用户,科研驅動技術,最終實現「從牀到睡眠解決方案」的升維轉型。當同行還在爭奪「智能牀銷量第一」的頭銜時,麒盛科技已經站在「睡眠健康服務第一」的賽道上,提前佈局了未來10年的競爭優勢。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