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新股消息 | 國星宇航再次遞表港交所 發射全球首個由12顆AI智算衞星組成的AI智算衞星星座

2025-08-26 07:05

智通財經APP獲悉,據港交所8月25日披露,成都國星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國星宇航)遞表港交所主板,國泰君安國際為獨家保薦人。該公司曾於1月27日向港交所遞表。

1f810871-5407-4ae0-b195-56e5638555d0.png

據招股書披露,國星宇航是中國商業航天行業的全鏈條參與者,戰略重點在於衞星與相關服務以及星基解決方案。公司以商業航天及人工智能(「AI」)為核心優勢,設計及生產商業衞星,確保穩定運行及管理,並提供定製星基解決方案,以滿足客户的多樣化需求。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以2024年收入計,公司在管理衞星行業全價值鏈的所有中國民營商業航天公司中排名第二。作為於中國AI智算衞星研究、設計與生產的領先者,公司於2018年12月發射了中國第一顆AI應用衞星,並於2024年2月發射了中國第一顆AI智算衞星。於2025年5月14日,成功發射了全球首個由12顆AI智算衞星組成的AI智算衞星星座。

據介紹,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國星宇航自主開發了6顆AI有效載荷、4顆AI應用衞星和16顆AI智算衞星,同時成功完成了14次太空任務。其中,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XSD-15成為全球首顆驗證在軌運行AI大模型的衞星。

財務方面,於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及2025年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收入分別約為1.77億元、5.08億元、5.53億元、2.41億元人民幣;同期,年/期內虧損分別約為9090.7萬元、1.39億元、1.77億元、1.92億元人民幣。

國星宇航稱,虧損狀況主要是由於以下因素的綜合影響:(i)相對較高的研發開支,(ii)衞星及相關服務的毛利率波動,及(iii)相對較高的管理費用,主要包括非現金的股權激勵安排。同時,公司收入由2023年的5.08億元增加9.0%至2024年的5.53億元,主要由於衞星及相關服務的收入增加,主要歸因於全部或部分確認了於2024年發射的六顆AI衞星的收入。該等衞星銷售的增加反映了客户對公司技術進步及能力的認可,特別是在AI智算衞星的領域。

06944167-838e-4d0c-92d2-9a838ccf76a6.png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