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5 14:36
原標題:70后大叔惠州辦廠,市值1900億
當人們熱議着AI大模型如何改變世界時,很少有人會注意到,這場技術革命的真正「戰場」,竟隱藏在一塊塊墨綠色的電路板上。
曾被視為傳統、甚至有些「乏味」的PCB行業,正因AI算力的爆炸性需求,一躍成為科技界最炙手可熱的「黃金賽道」。
PCB被稱為「電子產品之母」,是所有電子產品的「底板」。沒有PCB,芯片和元器件就像沒了地基的高樓。
AI服務器對PCB的要求已遠非昔日芯片可比,這在全球範圍內點燃了一場技術、資本與供應鏈的全面競賽。
8月20日晚,PCB巨頭勝宏科技公告,公司已於2025年8月20日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了發行境外上市股份(H股)並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的申請。
資料顯示,勝宏科技股價從年初41.54元/股,漲至8月15日的230.70元/股,漲幅達到452%,最新市值1900億元,被市場視作「英偉達鏈」重要標的。
勝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勝宏科技)的創始人叫陳濤,1972年4月出生於甘肅文縣。早年他曾任新疆兵團武警指揮部三支隊機關事務長,之后在新疆喀什市二輕局服務公司擔任業務經理。
1996年,陳濤南下深圳打工,進入惠州一家臺資PCB企業,從銷售崗位做起,由於業績突出,不到兩個月就拉到200萬元訂單,迅速升職,直至做到公司董事長助理。
這段經歷讓陳濤深入瞭解了PCB行業,他發現國內PCB行業雖處於起步階段,但市場發展空間巨大,於是萌生了創業的想法。
2003年,陳濤創立勝華電子,主業定位雙面、四層板PCB業務。2006年,他又創立勝宏科技,定位四層及以上印製線路板,彼時勝宏科技已經打進TCL、創維等頭部公司供應鏈。
2010年宏科技資產重組,2015年在A股正式上市,募集資金5.77億元。
剛上市時,股價不足10元/股,當年實現營業收入約12.85億元、歸母淨利潤約1.27億元。
2015年至2024年,勝宏科技的營收同比增速保持在0.58%至35.31%間;對應歸母淨利潤除了2023年同比下滑15.09%外,其他年份同比增幅在12.13%至83.4%。
數據顯示,其去年實現營業收入107.31億元,同比增長35.31%;淨利潤11.54億元,同比增長71.96%。
今年一季度勝宏科技實現營業收入43.12億元,同比增長80.31%;淨利潤為9.21億元,同比增長339.22%。
經營業績突破新高,主要得益於公司堅定「擁抱AI,奔向未來」,精準把握AI算力技術革新與數據中心升級浪潮帶來的歷史新機遇。
陳濤曾透露,公司目標是在2026年實現兩百億。
如果説芯片是「大腦」,PCB就是支撐大腦思考的整個底座。
在過去,這塊「底板」的價值相對穩定。但在AI時代,一切都變了。
驅動AI大模型的「AI服務器」,其核心是GPU(圖形處理器)。它就像一個擁有成千上萬名小學生的「計算軍團」,能同時進行海量運算。爲了讓這支「軍團」高效作戰,它們腳下的PCB「底板」必須進化,其價值也因此被徹底重估。
這場價值重估體現在三個核心層面:
1、複雜度的指數級躍升:傳統服務器的PCB,通常是12到16層的「小樓」。
而AI服務器的PCB,動輒就是20層以上,頂 級的甚至超過30層,是在方寸之間建造一座內部線路密如蛛網的「摩天大樓」。
這不僅僅是簡單的疊加,每一層的設計、對位、壓合,都是對工藝極限的挑戰。
2、材料的「鳥槍換炮」:數據在AI服務器內部的傳輸速度,已經接近物理極限。
爲了防止信號在高速奔跑中「失真」或「衰減」,PCB的原材料——覆銅板(CCL),需要從普通的材料升級為「超低損耗」的特種材料。這種材料的價格是普通材料的數倍甚至十數倍,直接推高了PCB的成本和價值。這好比以前修的是普通公路,現在則必須用F1賽道的標準來鋪設路面。
3、價值量的驚人飛躍(核心數據):這是最直觀的體現。
根據行業測算,一臺傳統服務器的主板PCB價值量大約在200-500美元。而在一臺主流的AI服務器中,僅承載GPU集羣的核心部件——UBB(通用基板)或OAM(開放加速器模組)的PCB,其單價就飆升至2000-5000美元,頂 尖產品的價值甚至更高。
這意味着,AI為高端PCB帶來了超過10倍的價值量提升。這是一個足以讓任何行業都為之瘋狂的「黃金機遇」。
正是基於這樣的背景,全球PCB行業正迎來一個確定性極高的爆發期。
據權威機構TrendForce預測,到2026年,全球AI服務器出貨量將達到236.9萬台,年複合增長率超過29%。
而這背后,AI服務器PCB的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3年的約20億美元,增長至2027年的超過100億美元,短短四年內市場規模擴大五倍,成為整個PCB產業增長最強勁的引擎。
機會雖大,競爭也不小。
PCB行業長期被日韓巨頭主導,日本的CMK、Ibiden和韓國的三星電機佔據全球HDI市場40%的份額。
它們的技術優勢在於超高階HDI(20層以上)和高頻PCB,尤其在5G基站和高端服務器領域。
2024年,日韓廠商的HDI板收入佔全球市場的55%,中國廠商僅佔25%。
此外,歐美客户對供應鏈穩定性和環保標準的要求越來越高,日韓企業憑藉品牌和認證優勢,依然是首 選。
但「中國智造」正在迎頭趕上。
中國PCB企業憑藉成本優勢(生產成本比日韓低20%)和快速迭代能力,逐漸蠶食市場份額。
2024年,中國PCB產值佔全球50%以上,勝宏科技、深南電路等內資企業排名迅速攀升。
勝宏的競爭優勢在於與英偉達、特斯拉等巨頭的深度綁定,甚至被市場視作「英偉達鏈」重要標的。同時他們還在海外工廠(泰國、越南)的低成本佈局。
數據顯示,去年勝宏境外收入佔比達82.95%,HDI板毛利率領 先行業5個百分點。
然而,挑戰依然存在:高階HDI的研發成本高(勝宏2024年研發投入佔營收8%),且日韓廠商在高端設備供應鏈中仍有話語權。
據Prismark數據,勝宏科技位列全球PCB供應商第13名,中國大陸內資PCB廠商第4名。據中國印製電路行業協會(CPCA)2024年排行榜,其位列中國綜合PCB企業第9名。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4年末,勝宏科技AI算力卡、AI Data Center UBB&交換機市場份額全球第 一。
對於整個中國PCB產業而言,勝宏科技的舉動也具有風向標意義。它標誌着中國的電子製造業,正在從過去依賴成本優勢的「中低端賽場」,勇敢地邁向由技術和資本主導的「高端賽場之巔」。
陳濤曾説:「PCB這門生意,不光鮮,但沒有它,電子世界就無法運轉。」如今,隨着新能源汽車普及、AI算力爆發、5G和雲計算落地,PCB行業正在迎來一場「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