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科技股反彈遇冷:AI熱潮與降息預期之間的搖擺

2025-08-25 20:30

 

降息前景正在提振房地產、銀行、製造業等多個市場板塊。然而,華爾街最受歡迎的「七巨頭」科技股——亞馬遜、谷歌母公司Alphabet、蘋果、Meta、微軟、英偉達和特斯拉——的前景卻顯得更加不明朗。

這些市場領頭羊近期遭遇了多重壓力:人工智能潛力的質疑、不斷拉高的估值,以及來自此前不被看好的板塊的競爭。

未來幾天,科技板塊將迎來一次關鍵考驗: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英偉達(NVDA.O)將公佈財報。投資者從中獲得的信息,可能決定該板塊能否進一步上漲。

43歲的約書亞·博耶爾表示,他最近將對英偉達、微軟(MSFT.O)和Meta Platforms(META.O)等大型科技股的持倉削減了約25%。這位來自菲尼克斯的投資者認為,這些股票的價格相對於盈利已顯得昂貴,而過去幾個月已經帶來了可觀回報。

「每當我看到這些股票變得頭重腳輕時,我就會毫不猶豫地套現一部分。」 他説。

他並非孤例。即便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上周五通過暗示9月可能降息引發了市場普漲,科技股全周仍下跌1.6%,落后於能源、材料和房地產等板塊,這些板塊均上漲超過2%。

數據顯示,散户投資者——科技公司的最狂熱擁躉之一——也開始變得謹慎。摩根大通(JPM.N)的一份報告顯示,他們在上周二科技股大跌時,成為兩個月來首次淨賣出股票的羣體,尤其是Palantir(PLTR.N)、Alphabet(GOOGL.O)和博通。

這種懷疑情緒呼應了今年早些時候的更劇烈反轉。當時,DeepSeek推出一款低成本新模型,震動科技投資者,單日蒸發了1萬億美元市值。

分析師指出,納斯達克自4月8日低點以來已上漲約41%,將部分科技巨頭的估值推至極高水平,市場早已具備回調條件。與此同時,頑固的高通脹數據和日益惡化的就業市場讓投資者緊張不安,許多人原本預期鮑威爾在上周五講話中會對降息保持謹慎。

這些不安情緒還因OpenAI GPT-5的平淡發佈而加劇。該產品原本被宣傳為「博士級專家」,但未能解答基礎數學問題或執行簡單任務,甚至因其冷淡的語氣以及將用户問題分配給不同模型的方式而招致批評。

OpenAI CEO阿爾特曼將當前AI投資熱潮比作20多年前的互聯網泡沫。Meta暫停了AI大規模招聘。而麻省理工學院一份研究報告稱,數百家企業的AI應用並未帶來顯著的營收或利潤增長。

「氛圍已經變了,」風投公司Decibel合夥人傑西卡·萊昂説。她在一篇博客中指出,OpenAI曾承諾推出超級智能的GPT-5,並用「死星」預告片造勢,但結果只是一個‘模型路由器’。

與此同時,投資者預期降息將提振受特朗普政府貿易戰和移民政策衝擊的經濟,這可能會帶動今年落后於科技巨頭的板塊,如房地產。

66歲的羅德·普爾表示,他今年沒有增加科技股持倉,而是買入了杜克能源、房屋建商DR Horton以及兩隻醫療保健基金。周四,他又買入了沃爾瑪,押注在經濟壓力持續時能獲益。

「歷史告訴我們,這些熱潮不會永遠持續下去,」 他談到AI投資時説,「我更願意選擇防禦型投資。」

市場波動還受到季節性因素影響。8月中旬是股市的傳統淡季,華爾街人手不足,專業投資者外出度假,成交量減少,使得市場在清淡交易日更容易出現大幅波動

一些投資者認為,近期的走勢正好體現了投資新技術的風險:公司仍在努力開發模型,並探索如何將其轉化為利潤。

「這就是AI趨勢的縮影:一會兒大漲,一會兒冷水潑下,」eToro美國投資分析師佈雷特·肯韋爾説。「這是兩三步前進,一步后退的過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