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電競+算力雲」雙輪驅動,順網科技淨利潤同比增長近70%

2025-08-25 14:32

8月21日,順網科技(300113.SZ)發佈2025年半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1億元,同比增長25.09%,實現歸母淨利潤1.62億元,同比增長69.22%。

資料顯示,順網科技成立於2005年,以網吧管理系統起家,不斷拓寬互聯網及泛娛樂業態,目前核心業務聚焦於電競科技、互動娛樂、算力、AI等領域。

受業績刺激,財報發佈次日順網科技股價「20cm」漲停,最新市值約186億元。

電競行業供需兩旺

依託多年業務實踐與技術積累,順網科技以科技賦能電競產業全鏈路,業務範圍涵蓋營銷數智化服務、電競服務數智化解決方案以及面向消費者的電競娛樂服務。截至目前,公司核心產品覆蓋全國電競服務行業70%以上市場,觸及全國96%以上城市,與各地2000余家合作伙伴始終保持着良好合作關係。

對於業績爆發,順網科技表示,主要是由於網絡廣告及增值業務收入增長。根據財報,今年上半年公司網絡廣告及增值業務8億元,同比增加30.99%。

面向上游遊戲廠商,順網科技提供以AI驅動的營銷數智化服務,運用大數據精準定位用户畫像,實現遊戲內容的高效分發與體驗升級,已為全國95%以上的遊戲廠商提供線上線下融合的立體化精準營銷數智化服務。

今年以來,版號試點屬地辦理直接使得產品修改和審批加速,版號下發速度逐月上行,行業回暖使得廠商的收入和營銷需求快速增長。

以順網科技為例,公司上半年遊戲業務收入達到2.08億元,同比增長7.37%,控股子公司浮雲科技出版的《指尖戰歌》《浮島時代》已獲得國家新聞出版署發放的國內遊戲版號,目前正積極推進產品上線進度。

從整體來看,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發布的《2025年1-6月中國遊戲產業報告》顯示,2025年上半年國內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1680億元,同比增長14.08%;遊戲用户規模約6.79億人,同比增長0.72%,遊戲產業整體規模和用户數量呈現雙增長趨勢。

步入7月,行業景氣度繼續上行,尤其是端遊。騰訊新遊《三角洲行動》平均DAU破2000萬,同時在線人數達到近20萬的峰值;網易經典端遊《夢幻西遊》在線人數達歷史新高293萬。受益於此,國內單月端遊市場規模也達到66.37億元,同比增長17%。

開源證券分析指出,后續端遊新品儲備眾多,看好新老遊戲共驅下端遊延續高景氣,並進一步拉動網吧、電競酒店等線下流量及遊戲廠商對網吧、電競酒店遊戲平臺的廣告投放增長。

算力雲業務前景可期

聚焦主業的同時,順網科技持續探索前沿技術,推動創新業務落地突破。

隨着人工智能技術的高速發展,各行各業對智能算力的需求與日俱增。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雲計算市場規模達8288億元,年複合增長率超40%。未來,隨着AI大模型的全面落地以及雲計算商業化的全面發展,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張。

面對藍海市場,順網科技在算力及相關領域已積累起領先優勢,陸續孵化並形成了技術矩陣,相關技術產品服務已在行業應用和互聯網應用兩個方向上同時落地,形成統一的、以GPU算力為特色、兼具高可用性與高性能的算力雲服務。

其中,為解決行業算力不好管、閒置多的痛點,順網科技適時推出領先的分佈式GPU算力管理平臺,有效整合多元異構算力池,實現行業海量算力的統一管理和高效調度,將閒置算力轉化為高效生產力,提高電競行業閒時算力的使用率並可向人工智能應用領域提供服務。截至2024年底,順網科技已落地300多個算力雲邊緣機房,擁有多線併發能力和低時延特性,為超過70萬終端提供服務,服務的雲終端數量同比增長21.1%。

憑藉多層次的算力資源和技術儲備,順網科技順勢進軍AI服務領域。公司自主研發的AI算力INFRA平臺——順網智算,提供適配多模態、多場景的AI模型服務。今年上半年,公司通過向浙江智慧網絡醫院管理有限公司增資,共同攜手人工智能在醫療健康應用領域展開深度開發與探索,致力於推動醫療健康服務的智能化升級。

除了醫療行業之外,順網科技子公司浮雲科技依託「大模型+數字人」的創新框架,在司法、税務、政務等多個關鍵領域成功推動多個項目落地,初步實現了人工智能與行業場景的深度融合。報告期內,公司積極參與鳳陽「小崗超腦」建設項目,成功打造「法律數智人一體機」,該項目相關成果榮獲安徽省案例三等獎。

開源證券的研報認為,順網科技算力雲服務持續更新,已在雲遊戲等場景推出電競雲/個人雲等新品,落地場景不斷拓展,隨着各行業示範項目落地,公司AI業務商業化有望加速,逐步打造成公司新成長曲線。

展望未來,順網科技表示將繼續深耕細作電競領域,助力文化科技創新融合;豐富互動娛樂矩陣,持續打造泛娛樂全新體驗;積極探索前沿技術,推動佈局算力、人工智能等新興業務落地突破,致力於成為數智服務引領者。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