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5 07:57
在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9月將要降息之后,市場情緒得以稍為放松;但接下來,美股將面臨新的一項考驗。那就是:要評估過去幾年推動上漲的主要因素是否還有動能,即對人工智能的狂熱追捧。本周,美股市場將迎來最重磅的財報——英偉達(NVDA.US),該公司將於周三盤后(周四晨間)公佈最新季度業績。
上周五,開盤時市場情緒較為低迷,標普500指數原本勢將連續五天下跌,或是自 1 月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連跌態勢。華爾街交易員此前一直減少押注美聯儲即將降息,但鮑威爾的言論消除了這些擔憂,推動標普500 指數飆升至 5 月以來的最佳單日表現,距離歷史最高點僅差不到兩點。
對於AI熱潮,交易員們希望英偉達能夠緩解人們對AI領域投資的擔憂,並切實證明股市近期的上漲並非僅僅是技術股的泡沫現象。
據Steward Partners財富管理部門的執行董事Eric Beiley稱:「英偉達對於股市至關重要,因為任何進一步增強的勢頭都足以點燃這個市場,使其沸騰起來。。潛在的風險在於,如果這些AI投資未能取得成效,且其前景較為謹慎,那麼這可能會導致市場波動。」他持有該公司股票,但在其股價大幅上漲后,他已開始增加對衝措施。
英偉達的佔比規模在標普500指數中位居榜首,佔比近 8%,其在人工智能發展領域的核心地位使其成為整個市場的風向標。這家科技巨頭的產品無處不在,其 40%的營收來自 Meta(META.US)、微軟(MSFT.US)、Alphabet(GOOGL.US)和亞馬遜(AMZN.US)——這些公司均位列標普500指數的前十大權重股之列。
所有這些因素使得英偉達的季度財報以及其未來的展望成為一場重要的市場事件。
壓力重重
Bokeh Capital Partners首席投資官Kim Forrest説道:「目前的壓力依然非常大,過去幾年,市場的漲勢很大一部分都是基於英偉達及其合作伙伴的基礎建立起來的。所以我有點擔心。」
這並不是説投資者對英偉達的業績結果毫無頭緒。在財報季初期,其大型客户所公佈的業績大多較為穩健,包括承諾將增加此前投入的數十億美元用於資本支出。這對這家芯片製造商的盈利狀況和前景而言是令人鼓舞的。
B. Riley Wealth首席市場策略師 Art Hogan指出:「通常情況下,當人們開始質疑科技股時,英偉達就會在兩周內發佈報告,這種情況確實屢見不鮮。英偉達有可能成為一股積極的推動力量。」
上周五,英偉達的股價上漲了 1.7%,結束了連續三天的下跌態勢,這是其一個月內最長的連跌紀錄,目前該股票距離其 8 月初創下的歷史最高點僅差不到 3%。華爾街分析師預計,英偉達在第二財季的調整后每股收益將為 1.01 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48%,營收將超過 460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 54%。
當然,一份強勁的報告能夠推動英偉達的股價上漲並帶動市場走高,而任何失誤——無論是實際發生的還是被誤解的——都可能使這一漲勢戛然而止,並給市場帶來重大的下跌壓力。據數據,期權交易商已將股價在漲跌6%的可能性納入考量。
雖然較低的利率應當有助於像英偉達這樣的成長型股票的表現,但它們並不能解決市場估值過高所帶來的問題。標普500指數的市盈率約為未來盈利的 22 倍,高於其 10 年來的平均市盈率19倍。而英偉達的市盈率約為其綜合未來市盈率的 34 倍,低於其過去 5 年的平均市盈率 39 倍。
高估值風險
Beiley表示:「估值已經高得驚人了。然而,投資者卻依然視而不見,他們抱有期望,認為這些人工智能領域的熱門公司會繼續取得出色業績。」
英偉達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在於,其產品能否在中國市場銷售。特朗普政府近期批准英偉達和AMD(AMD.US)恢復在華銷售,但條件是它們需將銷售額的 15%上繳給美國政府。然而,此前據報道,隨后中方不鼓勵中國企業使用英偉達專為在中國銷售而設計的H20芯片,於是該公司告知供應商停止生產。
Jonestrading首席市場策略師Michael O’Rourke表示:「市場此前的預期是,英偉達最終會獲准重返中國市場,但現在的問題是,美國政府方面稱之所以允許 H20 的銷售,是因為其已近乎過時,而中國對此表示不滿。中國還擔心美國會利用英偉達的芯片在華技術中植入后門。」
華爾街的分析師們長期以來一直看好英偉達的股票,他們認為目前無需擔憂。僅在過去一周內,負責該公司的 79 名分析師中就有至少 9 人根據對該公司季度報告的良好預期上調了目標價,平均目標價超過 194 美元,據收集的數據,這使得英偉達股票的平均目標價較上周五的 178 美元有約 9%的上漲空間。
當然,英偉達的報告並非是本周唯一可能引發市場波動的因素。交易員們還將密切關注周五公佈的PCE數據中的通脹情況。不過,對於該公司業績可能引發潛在拋售的擔憂,正主導着市場情緒。
Beiley説:「我感到擔憂。當前經濟正面臨關税壓力,就業增長也出現放緩態勢。因此,這些高價股票一旦有負面消息傳出,就極有可能大幅下跌。而且整個市場也容易受到集中風險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