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阿里再變陣:從「1+6+N」收縮為四大業務 全面聚焦「電商、雲+AI」

2025-08-24 12:37

《科創板日報》8月24日訊(記者 黃心怡)阿里巴巴集團官網顯示,其業務被劃分爲四大業務類別:阿里巴巴中國電商集團、阿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雲智能集團以及「所有其他」業務。

其中,阿里巴巴中國電商集團旗下電商類業務包括淘寶、天貓、閒魚、飛豬旅行,即時零售業務包括淘寶閃購、餓了麼,批發業務包括1688。

劃歸其他類別的業務包括釘釘、夸克、高德地圖、菜鳥、優酷、大麥娛樂、盒馬、阿里健康、橙獅體育。

image

與曾經的業務架構相比,阿里集團從原先的六大集團變為三大。除了菜鳥集團被劃分入其他外,虎鯨文娛集團的優酷、大麥娛樂也被劃分到了其他。本地生活集團的業務被拆分,其中餓了麼歸入阿里中國電商集團,而高德劃分到了其他類別。

image

據《科創板日報》從知情人士獲悉,此舉是阿里2025財年年報披露的延續。根據當時年報披露,由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季度起,淘天集團、餓了麼與飛豬將整合成為中國電商事業羣,把電商平臺升級為大消費平臺。同時,菜鳥、高德及虎鯨文娛集團將重分類至所有其他。

阿里本地生活集團的業務拆分早有徵兆。

2024年3月底,俞永福卸任阿里本地生活集團董事長。本地生活集團的兩大業務餓了麼、高德分別設立董事長及CEO。其中,吳澤明出任餓了麼董事長,韓鎏出任餓了麼CEO。高德董事長由劉振飛出任,郭寧出任高德CEO。

虎鯨文娛集團則剛在今年5月從阿里大文娛集團更名而來。此次被調整為其他類別,其業務線未來動向值得關注。就在前幾日,有媒體報道稱,阿里靈犀互娛的匯報對象,已從虎鯨文娛集團的負責人變更為阿里CFO徐宏。《科創板日報》就此事詢問阿里方面,截至發稿暫無迴應。

本次業務板塊調整,意味着阿里集團的「1+6+N」架構正式結束。

2023年3月,阿里集團啟動「1+6+N」的組織結構調整。其中,「1」代表阿里集團,「6」分別是阿里雲智能、淘寶天貓商業、本地生活、菜鳥、國際數字商業、大文娛,「N」為阿里健康、盒馬、夸克等其他重要業務。

從業務進展來看,阿里已經把餓了麼與淘寶閃購整合為即時零售業務,並結合飛豬歸入阿里中國電商集團,形成「即時零售+本地生活服務+電商生態」的協同格局,對於正在進行中的京東、阿里、美團外賣大戰,提供了較大的資源助力。截至7月底,淘寶閃購聯合餓了麼日訂單量已經突破9000萬,日活躍用户數超過2億。

艾媒諮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認為,阿里這次調整是收縮戰線,集中資源佈局優勢業務。

「過去這十年,阿里的業務不停往外擴張膨脹,希望在每個領域都能成為頭部。但事實上成果有限,雖然有個別業務處於領先位置,但第二、第三名也旗鼓相當。比如像雲服務、電商等。此次調整,是阿里在收縮戰線,集中兵力,聚焦核心。」

《科創板日報》記者此前獲悉,阿里集團董事會主席蔡崇信在510阿里日親友見面會上透露,公司將聚焦「電商、雲+AI」兩大核心戰略方向,並稱在未來三到五年所有業務都應以AI為驅動,以突破新的互聯網入口。而在年報中,阿里集團也強調,將在「用户為先、AI驅動」的戰略引領下,將業務聚焦於電商和雲兩大核心領域。

張毅認為,對阿里而言,「電商、雲+AI」兩是其眼下最主要聚焦資源、資金以及精力的地方,藉此能讓整個阿里集團繼續在技術與盈利上保持優勢。

「未來如果相關目標達成,再考慮對前瞻性業務,或者次重要、次優勢的項目,繼續做二次發力。」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