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3 20:20
8月21日,國內個人衛生用品龍頭企業恆安國際(01044.HK,股價24.54港元,市值284.87億港元)交出一份營收微降、利潤收縮的中期成績單。財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8.08億元,同比略降0.2%;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利潤約13.73億元,同比減少2.6%;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33.3%下滑至32.3%。
中期財報顯示,恆安國際三大業務表現分化明顯:紙巾業務收入為71.74億元,同比增長3.2%,佔比提升至60.8%;衞生用品(含衞生巾和紙尿褲)收入為33.04億元,同比下滑14.4%,佔比降至28.0%;其他業務(含原材料貿易、家居用品及國際業務)收入為13.31億元,同比增長29.6%。
在當日舉行的業績發佈會現場,恆安國際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許清流在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關於公司未來增長品類的提問時稱,近年隨着消費習慣變化,濕廁紙、洗臉巾等品類快速增長,底部抽取式衞生紙等產品通過優化使用方式打開市場。對此,公司已推出含乳酸的洗臉巾等創新產品。未來恆安國際會將趨勢品、明星品單列分類跟蹤市場走勢。
許清流表示:「像紙巾、衞生巾、濕巾這類傳統產品,在材料工藝、使用方法等層面仍存在創新空間,所以我認為不斷開發新品纔是業務健康發展的方向。」
在發佈會現場,恆安國際執行董事兼財務總監李偉梁介紹道,今年上半年紙巾業務板塊增長主要靠提升銷量與產品價格。其中,濕巾業務表現突出,銷售額同比大幅增長23.5%,濕巾業務收入佔紙巾業務整體收入的比例已超過11%。
許清流在迴應記者提問時表示,他在公司2024年年度業績發佈會上曾提及「行業價格戰捲到快卷不動」,今年上半年紙巾業務銷售額增長但銷量基本持平的表現印證了這一行業趨勢。「我們是真的卷不動了,只能靠輕微提價來實現增長。」
上半年,恆安國際衞生用品業務收入下滑主要受行業新品牌入局、傳統渠道客流減少及電商平臺促銷競爭影響。不過,衞生用品業務較2024年下半年環比回升7.3%,呈復甦勢頭。
李偉梁提到,上半年國內衞生用品行業競爭激烈,公司衞生巾和紙尿褲業務均受價格戰影響而出現下滑。但受惠於成人失禁用品市場規模日益壯大,公司成人紙尿褲業務在上半年實現了約1%的增長。高端系列同樣表現亮眼,衞生巾「天山絨棉」系列銷售額達2.9億元,同比增長26.4%;紙尿褲「Q·MO」系列銷售額達3.4億元,按年增長6.6%;其他業務收入同比增加約2億元,李偉梁解釋道,這主要源於期內原材料貿易業務收入增長50.7%至7.4億元。
恆安國際資產財政狀況穩健。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賬面現金高達230億元,較2024年底增長近41億元;儘管銀行貸款也有所增加,但淨現金規模仍達到64.3億元,同比擴張逾6億元。
恆安國際宣佈派發中期股息每股0.70元,與去年同期持平,合計派息約8.13億元。
2025年上半年,恆安電商與新零售渠道銷售收入同比增長7.9%,佔公司整體銷售比例升至34.4%。許清流表示,電商與新零售渠道業績在今年下半年至明年仍將呈增長趨勢,尤其看好「即時零售」銷售渠道,預計將成為新的業績增長極。
毛利率方面,儘管紙巾業務毛利率從19.6%提升至21.9%,但因高毛利的衞生巾業務毛利率從59.5%降至57.3%,加之原材料絨毛漿成本上升,集團整體毛利率同比下降1個百分點。
衞生巾的安全問題是近年來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在業績發佈會現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恆安國際如何在維持高毛利率的同時保證衞生巾產品安全」一事進行了提問。
許清流表示,衞生巾的安全性與毛利率並無直接關聯,高毛利率主要用於支撐衞生巾業務較高的營銷費用,若營銷費用不足,易陷入價格競爭。
中期財報顯示,上半年公司銷售及行政費用同比增長5.7%至26億元,主要用於加大在線營銷投入,推廣公司主推產品。
在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提問時,許清流還強調:「衞生巾安全始終是重中之重,現在全行業均加大衞生巾安全生產投入,國家針對衞生巾的新國標已經出臺,與以往相比更加嚴格。恆安國際針對衞生巾的企業標準一直高於國標。」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實習記者 李旭馗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