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楊德龍:本輪牛市行情確立 持續時間預計將超過兩三年

2025-08-23 17:26

  今年中央出臺了多項舉措來提振消費,包括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以及相關部門出臺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當前,消費已是推動我國GDP增長最重要的一駕馬車。上半年,消費增長對GDP增長的貢獻達到了52%,超過了投資和出口的總和。然而,關税問題導致我國出口增長面臨挑戰,未來經濟增長需更多依靠內需。但在固定投資領域,企業缺乏擴大再生產的信心,房地產投資已連續三年下降,固定資產增速難以實現大幅提升。因此,當前經濟增長的關鍵變量在於消費,而要提振消費,最根本的途徑仍是提高居民收入,這一點毋庸置疑。

  居民收入主要分為兩部分,工資性收入與財產性收入。當前諸多行業經營困難,此時向企業主提出漲薪要求,效果有限,因為企業主同樣面臨巨大壓力,許多企業經營舉步維艱,現階段漲薪並不現實。既然工資性收入難以提升,便只能從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入手,但中國居民的投資渠道極為單一,除購房外,主要集中於股票、基金,以及銀行理財、債券基金、余額寶等固收類產品。而真正能為居民帶來財富效應的,一是房價上漲,二是股價上漲。然而,目前我國多個城市房地產市場供過於求的現象十分突出,成交量難以回升。此前甚至有不少城市出現土地拍賣流拍的情況,房地產市場的核心矛盾已非大量庫存房滯銷,而是眾多已售出的房屋因開發商資金鍊斷裂未能完工交付。要知道,許多家庭是掏空六個錢包才購置了房產,若開發商無法按時交房,極易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因此,政府多次強調要全力推進「保交樓」工作,保障購房者的合法權益。現階段,樓市支持政策的重點在於推動市場止跌回穩,在此背景下,要提升居民財富效應,關鍵在於激活股市。

  此次股市上漲可謂「及時雨」,當前市場上漲的趨勢已明確確立,且明年必然會進一步向上拓展空間,大盤正呈現「芝麻開花節節高」的態勢,華爾街有句名言是「模糊的正確大於精確的錯誤」,我們只需敏鋭感知市場趨勢已形成,積極佈局做多即可,不必過度糾結短期波動或具體點位,市場點位無法精準預測,短期走勢會受各類因素干擾,抓住大趨勢機遇纔是關鍵。從資產配置角度來看,當前的核心策略是提高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降低債券等固收類資產的配置比例。提升權益類資產配置,可通過投資優質股票或基金實現。

  具體投資方向上,今年各類投資者均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領域,對於追求長期穩定回報的投資者,可配置銀行、電力等低估值、高股息板塊。前段時間銀行股已創下歷史新高,今年以來漲幅超30%。對於追求高成長的投資者,科技成長股今年表現亮眼。年初至今,我重點建議關注的人形機器人、算力算法、創新葯等科技創新板塊,均實現大幅上漲,且下半年有望延續良好表現。當前我國處於經濟轉型期,科技創新板塊是轉型最大受益者,尤其是人形機器人,作為「AI+消費」的優質應用場景,近期持續成為市場熱點,全球機器人大會、世界機器人運動會等活動吸引了全球目光,多家機器人企業上市也進一步引發市場對該板塊的關注。此外,受益於英偉達股價創新高,其產業鏈相關公司表現出色;而今年我國多款軍事尖端武器亮相,也推動軍工板塊「高歌猛進」。

  還有一類投資方向是金融領域,尤其是券商板塊。在本輪行情中,券商板塊有望領漲,銀行股已創新高,券商行情纔剛剛啟動,且牛市中券商從不缺席。我一直強調「牛市里若不知道買什麼,就買券商股」。近期多隻券商股持續上攻,也從側面印證了市場對本輪行情的信心不斷增強。當然,對於追求穩定回報的投資者,也可從抄底角度配置部分品牌消費品。儘管受政策影響,不少品牌白酒股價持續下跌,但這類品牌消費品行業門檻高、具備品牌價值,且盈利增長穩定,經過一輪下跌后已具備一定配置價值。若下半年大盤進一步向上突破,品牌消費品有望成為抄底資金的重點關注對象,作為「估值窪地」,下半年存在補漲可能。

  本輪牛市既有政策推動,又有資金加持,持續時間預計將超過兩三年。這輪牛市對我國經濟復甦意義重大,將推動經濟逐步走出困境、邁入新一輪上升期。資本市場走強能助力科技創新企業發展,有望催生更多新興產業,如今人形機器人產業蓬勃發展,未來有望成為我國下一個新能源汽車產業,甚至規模更大,開啟10萬億產值的新起點。從發展節奏看,人形機器人未來三年將主要進入工廠、商場、酒店等公共場所,三年后隨着智能化水平提升,可能逐步走進家庭。

  目前這些科技創新企業正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許多人對經濟感到悲觀,源於過度關注傳統行業,古人云「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我們不應緊盯「沉舟」與「病樹」,而要看到「千帆競發」與「萬木逢春」,新興行業朝氣蓬勃,若一味沉浸在房地產產業鏈等傳統過剩產能行業中,自然容易陷入悲觀,但關注這些蓬勃發展的新興行業,便會對未來充滿信心,市場中流傳着「悲觀者正確,樂觀者賺錢」的説法。投資的核心目的是尋找機會盈利,而非單純證明觀點正確。因此,建議大家多關注經濟轉型受益行業的投資機會,藉助本輪牛市實現財富增長,這纔是理性的投資態度。

  市場時隔十年再次迎來牛市,也希望大家切勿錯過這一機會。不過,在牛市中實現財富增長甚至財富自由,必須採用正確的投資方法,秉持價值投資理念,而非像以往那樣追漲殺跌、頻繁交易或跟風炒作。A股市場存在一個「怪圈」:熊市虧小錢,牛市虧大錢。不少人在熊市中投資保守,虧損有限,但到了牛市便開始加槓桿、借錢炒股,最終在行情結束后遭遇鉅額虧損。因此,建議大家務必用閒錢投資,慎用槓桿,最好不使用槓桿,唯有如此,才能保持良好心態,做到「不以漲喜,不以跌悲」。一旦加了槓桿,時間便不再是投資者的朋友,反而會成為敵人。2015年下半年市場大幅下跌時,眾多加槓桿的投資者遭遇爆倉,教訓極為慘痛。希望在本輪牛市中,大家能踐行巴菲特所説的慢慢變富,而非追求一夜暴富。

  過去十年,我曾七次前往奧馬哈現場參加巴菲特股東大會,第一時間將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念分享給廣大投資者,並結合A股市場實際,提出中國特色價值投資的觀點,鑑於A股以散户為主、市場波動較大的特徵,需適當進行倉位管理,而非簡單地長期持有。同時,A股受政策影響較大,因此要深入研究政策,重點關注政策支持的行業,規避政策限制的行業,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好價值投資。

  (作者系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基金經理)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