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2 14:05
整理 | 華衞
近日,有消息人士稱,曾紅極一時的 AI 聊天機器人公司 Character.AI 苦於運營 AI 模型的高昂成本,正在權衡兩個選擇:要麼可能被出售,要麼籌集新的資金。這幾周,該公司與潛在買家、銀行家以及員工進行了磋商。
若該公司被出售,買家將獲得其應用程序和網站,這些平臺上託管着由該初創公司及獨立創作者設計的聊天機器人。這些機器人外形類似動漫角色、名人以及歷史人物。一位直接瞭解相關對話的人士透露,高管們還與投資者探討了「以超過 10 億美元的估值籌集數億美元資金」的事宜。
在裁員 5% 且創始人們離職加入谷歌僅一年后,Character.AI 再次走到了十字路口。
創始人一起跑路后,
員工接管並聘請新 CEO
2021 年,Character.AI 由前谷歌工程師 Noam Shazeer 和 Daniel De Freitas 創立,並迅速成為 AI 熱潮中的佼佼者。據瞭解,該公司總共籌集了 1.93 億美元資金,其中包括 2023 年由安德森・霍洛維茨基金領投的 1.5 億美元 A 輪融資,這輪融資使其估值達到 10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 71.8 億元)。
隨后,該公司的融資之路就不順利起來。有外媒曝出,Character.AI 進入了融資困難期,正在努力尋求 Meta 和其他大廠的併購。
2024 年 8 月,該公司迎來了一次來自谷歌的「反向人才收購」 交易,讓 Shazeer 和 De Freitas 兩位聯合創始人以及二十多名研究人員都離開去到了谷歌的 AI 部門,參與 Gemini 項目的研發。並且,谷歌在這場交易中獲得了 Character.AI 模型的非獨家許可。爲了促成這次的人才迴歸, 谷歌支付了 25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 179.5 億元)的鉅額資金。
在他們離開后,Character.AI 的員工接管了這家如今約有 70 人的初創公司。今年 6 月,Character.AI 聘請前 Meta 和 Brex 高管 Karandeep Anand 擔任首席執行官。
接任后,Anand 帶領該公司轉向娛樂和創意互動領域,將重心從宏大的通用 AI 目標轉向了角色扮演、虛構場景以及旨在提高用户參與度的新功能。本月,這家初創公司推出了一個社交動態板塊,用於分享 AI 生成的視頻以及協作創作的內容,同時還承接了來自 Yelp 和 Webtoon 等品牌的廣告業務。該公司表示,Feed「推倒了消費和創作之間的牆」,並將 Character.AI 推向「AI 驅動的娛樂」。
年入能達 5 千萬美元,
但運營成本「難以承受」
現在,Character.AI 的大部分收入來自為用户提供聊天機器人語音通話等高級功能,每月收費 9.99 美元。
到 2025 年初,Character.AI 的月活躍用户已超過 2000 萬,其中超過一半是 Z 世代或阿爾法世代,女性佔比 55%。用户平均每天在該應用上花費 75 分鍾,每月創建超過 900 萬個角色。這款移動應用的下載量已突破 4000 萬次,其 「場景」(交互式 storytelling)、「阿凡達特效」(動畫頭像)和 「想象」(聊天驅動的視頻創作)等功能保持着穩定的增長態勢。
此外,廣告和獎勵機制也為其收入貢獻了力量。據外媒報道,這家初創公司預計到年底年化收入將達到 5000 萬美元(約合人民幣 3.6 億元),高於上月的約 3000 萬美元。若以 10 億美元的估值計算,該初創公司的估值約為近期收入的 33 倍,與其他 AI 應用程序大致相當。
儘管如此,Anand 承認,公司最近纔開始認真關注 monetization 問題,而 AI 基礎設施的成本高得令人難以承受。在創始人及技術負責人離開后,該公司停止了自主模型的研發,如今依賴於 DeepSeek、Meta 等公司的開源模型。Anand 表示,這些模型比內部系統性能更優,且運行成本更低。然而,此舉雖然降低了研發開支,但 Character.AI 每月的運營成本仍估計高達數百萬美元。
全行業融資放緩進一步加劇了該公司的財務壓力。訓練和運營生成式 AI 模型需要數十億美元的資金,而投資者們正收緊錢袋。另一方面,像 Chai、Janitor AI 和 Replika 等 Character.AI 的競爭對手,又憑藉更少的內容限制(尤其是在不適合工作場合的聊天內容方面)吸引走了部分用户。
派 10% 員工應對監管壓力,
反遭用户抱怨
與此同時,這家初創公司受到了監管機構和立法者越來越多的關注,並正面臨兩起訴訟,其被指控向兒童傳播有害內容。2024 年 10 月,一名 14 歲男孩的母親提起訴訟,指控該平臺促成了有害的情感聯繫,導致其兒子自殺。今年,得克薩斯州檢察長 Ken Paxton 對 Character.AI 和 Meta 展開調查,指控它們以心理健康相關宣傳誤導兒童。
華盛頓的參議員們也對該平臺給未成年人帶來的風險提出了質疑。加利福尼亞州則已推進一項法案,旨在規範 AI 陪伴聊天機器人的使用。參議院第 243 號法案是美國首批試圖規範 AI 夥伴的重要舉措之一,尤其關注其對未成年人的影響。該法案將要求聊天機器人公司禁止使用鼓勵用户使用的獎勵機制,向用户發送聊天機器人並非人類的提醒,並進行定期審計等。
此后,Character.AI 加強了信任與安全方面的工作。目前,其 70 名員工中約有 10% 從事這一領域的工作,該公司還推出了年齡驗證、18 歲以下專屬模型以及家長監管工具等功能。但問題依然存在 —— 有用户抱怨過濾機制過於嚴格,而且該平臺因機器人模仿名人而面臨版權問題。據悉,為緩解這一問題,公司正在探索官方合作模式。
作為現任的 CEO,Anand 將 Character.AI 定位為一個 「多模態用户生成內容平臺」,兼具社交媒體和 AI 樂園的特點。但這一願景能否持續,取決於該公司接下來的發展。
如果 Character.AI 選擇出售,可能會吸引那些希望加強人工智能驅動娛樂業務的大型科技公司。如果選擇融資,新注入的資金或許能讓它有時間改進產品、擴大 monetization 規模並加強安全措施。
無論 Character.AI 選擇哪條道路,都凸顯出一個更大的行業挑戰:消費級 AI 的運營成本高得驚人。即使擁有數千萬用户且收入增長穩健,推理和基礎設施的成本也在削弱其發展勢頭。而且這可能預示着,隨着炒作周期與經濟現實碰撞,其他消費級 AI 初創公司將會面臨怎樣的境遇。
參考鏈接:
https://www.theinformation.com/articles/character-ai-talks-sell-raise-money-year-founders-depart
https://www.pymnts.com/news/artificial-intelligence/2025/character-ai-explores-sale-or-new-funding-amid-rising-costs/
https://techstartups.com/2025/08/20/character-ai-in-talks-to-sell-or-raise-new-funding-as-chatbot-costs-pile-up/
聲明:本文為 AI 前線整理,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