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2 18:48
2025年8月18日至20日,以「人機協同催生教育新生態」為主題的全球智慧教育大會在北京舉行。本次大會由北京師範大學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信息技術研究所聯合主辦,吸引了全球多個國家嘉賓、教育管理者及師生代表參會,旨在通過技術革新與教育理念的深度融合,探索智能時代教育變革的全球路徑。
大會聚焦「AI賦能教育新生態」這一核心議題,深入研討了人工智能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的創新路徑。作為中國青少年AI教育的領軍企業,猿編程在大會上展示了創新理念和最新產品,引發廣泛關注。猿編程創始人李翊在《AI時代,如何重塑青少年的未來認知》的主題演講中表示:「人工智能時代,教育的核心使命是幫助學生掌握人機協作的關鍵技能,培養適應智能社會的核心素養。」
這一觀點直指AI教育的本質——在技術高速迭代的今天,教育不應停留在工具使用層面,而需向底層認知能力建設轉型。基於此,猿編程提出了一套系統的青少年AI素養培養體系,為行業發展提供了清晰的實踐框架。
從技能培養到認知發展,首創「4C體系」引領AI教育範式升級
基於八年的一線實踐以及對AI教育趨勢的前瞻判斷,李翊行業首創提升青少年人工智能核心素養的「4C體系」,即「Cognition:提升底層認知能力;Complex thinking:鍛鍊複合思維能力;Cross - discipline:賦能學科融合;Confidence & Driver:促進自我效能」,推動AI教育從單一技能培養向綜合素養培育的範式升級,為青少年構建適應智能時代的核心能力提供了系統框架。
李翊進一步闡釋,真正的AI教育不應止步於技術技能的傳授,而應聚焦認知與思維的深層提升。通過「4C體系」,幫助學生在底層認知、複合思維、自我效能感和跨學科融合四個維度同步發展,幫助學生構建起適應智能時代的核心能力體系。
而編程學習,正是實踐「4C體系」的理想載體——其獨特價值在於提供即時反饋與可見成果,讓AI素養的提升可感、可觸。在猿編程的教學實踐中,學生通過「編寫-運行-調試」的即時反饋循環,能顯著提升專注力、工作記憶等底層認知能力,同時建立「發現問題-拆解問題-算法實現-迭代優化」的完整認知鏈條,強化自主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與此同時,算法設計鍛鍊邏輯與結構化思維,系統開發培養整體規劃意識,讓複合思維能力在實踐中自然生長。更重要的是,每完成一個貼近生活的編程項目,學生都會獲得實實在在的成就感,形成「學習-實踐-收穫」的正向循環,持續強化自我效能感。
「4C體系」中,跨學科融合也是關鍵一環。真實世界的問題往往突破單一學科邊界,而編程的天然跨學科屬性,使其成為知識融合的最佳紐帶。在主題演講中,李翊介紹了學生設計的「自動追光太陽能板」項目,需要理解光電效應(科學原理)、運用光敏傳感器(技術應用)、設計雙向感應結構(工程思維),再通過代碼實現「光強對比-方向判斷」的數學邏輯。在此過程中,學生發現設備抖動問題,最終通過設定合理閾值解決,直觀感受到學科知識聯動解決真實問題的魅力,進而激發對知識本身的內在興趣。這正是「Cross-discipline」理念的生動實踐。
「4C體系」不僅重新定義了青少年AI教育的核心目標,更構建了一套從認知底層到實踐應用的完整培養邏輯。要讓這一先進理念真正落地,離不開完善的產品支撐與場景構建。為此,猿編程打造了覆蓋全場景的AI教育生態,將「4C體系」的每一項能力培養目標,都轉化為可操作、可感知的教學實踐。
全場景AI教育生態落地:從產品創新到體系構建
自創立以來,猿編程持續深耕青少年AI教育場景,不僅面向家庭用户推出C系列(《編程應用與計算思維》)、A+系列(《高級算法與人工智能》)等課程,面向校園場景也推出AR編程、實物化編程、智能硬件編程等創新產品,為素養培養提供多樣化載體:AR編程打破學習高階編程知識一定需要電腦的限制,以沉浸式體驗讓編程學習更直觀;實物化編程通過手腦協作,潛移默化鍛鍊邏輯思維;智能硬件編程搭配自主研發的「i智造」套裝,讓孩子在模型製作中感受科技魅力,激發探索欲。
在助力中小學課程體系構建方面,猿編程的AI教育創新解決方案覆蓋全國30多個省級行政區3500余所學校,得到了眾多學校的認可。新疆塔城地區裕民縣第三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王曉介紹,學校聯合猿編程構建了「基礎普及+進階提升+實踐拓展」的AI課程體系:基礎階段用趣味故事啓蒙AI概念,如借AR技術講傳統文化;進階開設圖形化編程課,引導學生處理簡單數據;拓展聚焦前沿,開展AI項目式學習,如用機器學習分辨裕民紅花的害蟲。學校經常會用到猿編程的教學雲平臺,其中大模型模塊能定製教案框架、課件素材等,高效滿足教師備課、教學過程及授課中的各類需求,提供智能化支持。
在此基礎上,猿編程進一步升級產品矩陣,於本次大會展出猿創未來人工智能教育平臺(下稱「猿創未來平臺」)與「星瀚」AI教育終端,構建起覆蓋全場景的AI教育生態。
作為校園AI教育的「中樞系統」,猿創未來平臺以人工智能課程核心素養為指引,秉承「4C體系」培養理念,致力於為中小學學生提供全面、系統的人工智能教育。平臺遵循「教-學-練-測-評-管」一體化設計,形成「數字基座+課程體系+AI實驗室+具身智能」四大板塊的協同形態:以數字基座作為統一入口與運行底座,承擔賬户體系、備授課、中臺服務、數據迴流與可視化治理;以課程體系提供結構化的教學目標、內容與活動設計,直連課堂與評價;以AI實驗室提供多模態創作與原理可視化環境,降低教師開課與學生探究門檻;以具身智能套裝把抽象算法「落到手上」,在真實情境中實現項目式學習與能力驗證。四者數據互通、流程貫通,支撐學校在較短周期內實現「即建即用、即裝即教、即學即評」,為教師提供全方位的教學支撐,併爲學生提供沉浸式、互動式的AI學習體驗。
「星瀚」AI教育終端,則是面向青少年的「AI教育助手」。終端搭載AI大模型,配備超大點陣屏、高清觸控屏及20余種傳感器與執行器模塊,支持智能問答、體感交互等功能。學生可通過編程搭配模塊,搭建智能小車、家庭環境監測系統等生活化項目,在學以致用中深化對知識的理解,讓「4C體系」中的跨學科融合與實踐創新能力培養落到實處。
本次大會上,猿編程展出了多個星瀚搭建的互動項目。「AI智慧分揀」項目讓學生通過編程實現貨物按編碼分類,融合視覺識別技術與邏輯判斷;「自動停車」項目通過語音交互與機械控制結合,鍛鍊指令轉化與空間規劃能力;「會學習的機械臂」則讓學生在動手實操與機器自動運行的過程中理解動作序列與記憶邏輯。這些項目讓青少年在趣味實踐中深化對AI技術的理解,在跨學科應用中提升複合思維與問題解決能力。
從單一產品創新到全場景生態構建,猿編程的產品演進始終圍繞青少年AI核心素養的培養。這背后,是其多年積累的硬實力:自2017年成立以來,猿編程聚焦青少年AI教育,累計服務學員600余萬,匯聚計算機科學、腦科學等領域專家,依託700億量級參數的自研教育垂類大模型,為個性化學習提供堅實支撐。
此次在2025全球智慧教育大會上的亮相,猿編程以系統的產品佈局與前瞻的教育理念,展現了中國青少年AI教育的領先成果,為全球智慧教育發展提供了有益借鑑。未來,猿編程將持續完善產品與服務,助力更多青少年成長為適應智能時代的創新型人才,為「人機協同」教育新生態的構建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